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 袁堂波

发表时间:2020/5/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袁堂波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安全施工管理、工程建设防范不到位等问题,极易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严重威胁施工企业工作人员以及财产的安全性,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身份证号码:37132919830130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安全施工管理、工程建设防范不到位等问题,极易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严重威胁施工企业工作人员以及财产的安全性,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施工企业需要针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实施安全防范策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本文研究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防范策略。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与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或者是施工出现了安全事故,那么遭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施工企业的经济与资源损失,还有可能使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一定的影响。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有多重要。
        1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得到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性问题,企业的管理结构也不健全,再者,在执行的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也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建筑工程的施工队伍,在进行施工安全操作标准的宣传与管理过程中,执行的也不到位,制度的落实力度严重不足,并且相关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根据相关的安全管理操作标准进行。
        1.2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施工技术的建设不能与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平发展相分离。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没有科学的安全管理经验,就不能按照具体施工活动中的标准作业程序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项目的高效性与安全性是建筑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然而,由于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程度和经验水平的差异,缺乏安全管理经验等问题导致安全管理人员无法实现统一合理的安全管理标准与实际要求,不符合现代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的要求,最终导致施工的质量与效率无法得到保证。
        1.3施工过程安全监管力度不到位
        现阶段,中国很多住宅建筑施工部门设有配备完整的安全产品实施确保工人的安全,对工人也没有实施充分的安全教育工作。比如,高层建筑施工一定要配备充分的安全保证,比如安全围栏等,然而一些企业有关的施工设备跟规定不相符,加上疲劳工作,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在安全监控与管理方面,安全监管部门没有进行全面的检查,工作制度也不完善,不到位的工作,设置的监视检查部门形同虚设,这是造成持续安全事故的又一主要的原因。
        2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设,健全责任制度
        根据我国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相关部门需要规范生产安全管理体制,制定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具体行为标准条例。此外,要对相关制度的具体实施工作和监督工作进行合理细致的规划,建立贴合事业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条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国家必须尽快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相关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企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吊销营业执照等,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提高施工人员和企业对建筑安全的认识与风险意识。
        2.2加强人才培养
        坚持人才可持续培养、重视内部培养和外部推荐是提高建筑施工工程项目基础架构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一环。

企业应当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式,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培训,通过远程研修等措施使员工能够接触到先进高效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促进安全建筑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同时,企业应当充分利用大学生生源资源,为大学提高就业与实习支持,给予大学社会实践活动和就业机会,保证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管理人员的可持续发展。
        2.3保证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
        为了进一步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有相应的安全保障设施设备,同时还需要有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来对整个工程流程加以管理。然而无论是对于安全设备的更新,还是聘请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作为建筑工程的承包商,需要加大对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力度,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足够的资金保障,从根本上做好相应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2.4明确建筑工程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引发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础条件,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有效控制危险源,防范安全管理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建筑工程项目的特征、施工内容和外部条件,收集、统计并分析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并识别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危险源。同时,分析已确定的危险源,对安全事故的损失程度、发生概率进行评价,并列出危险源清单,以此为基础制定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实施提供保障。
        2.5增强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
        在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安全管理制度有着特别关键的推动作用。施工企业唯有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把安全监管工作当中企业的常规工作来抓,落实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施工企业才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不败之地。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作能够从两个方面来抓,首先,建设安全监督系统,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可以严格依照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与规定施工。其次,实施标准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监管,建设施工现场安全情况报告制度,需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督查与先期整改施工现场发生的违规违章等行为。
        2.6构建积极的应急预案
        出现施工事故的时候所使用的应对措施就是应急预案,包含各类施救方法、设备保障、安排人员等详细工作。应急预案作为第一时间的应急方法具备特别关键的意义,可以尽可能的降低事故的伤亡率。在拟定应急预案的过程中,要依据不一样的事故特征给予针对性的应急响应,然后完成应急方案的灵活性,当然应急预案单单作为控制施工事故首要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增强管理部门、救治部门、消防部门的大力配合,这样才可以真正完成层次丰富的应急保证措施,总之,作为防患于未然的保证方法,积极的应急预案对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一样具备特别关键的意义。
        2.7实现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的好坏与否不但会对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以,在建筑施工企业现场施工作业安全管理中,必须加快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化管理。也就是说,施工作业管理人员在施工作业过程中,除了需要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之外,还要对作业现场周围环境的安全干扰因素进行观察。其次,施工区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将施工作业中出现的所有事故或者是安全隐患上报,相关的管理人员在看到这些问题时,需要及时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按照施工作业安全管理要求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
        3结语
        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施工工作顺利进行,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基础,因此只有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地优化与完善,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武世伟.浅谈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J].四川水泥,2018(12):219-220.
        [2]毛云山.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居舍,2018(32):112.
        [3]邱继衡.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