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52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于安全有了新的定义,在“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的新时代,新的安全文化正在培育形成。当前,安全文化培育已从单一的安全生产领域的组织和个人扩展到全民,“让安全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的愿景使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掀起安全文化建设的浪潮。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企业安全文化在海洋石油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作具体论述,首先分析了安全文化建设效果,接下来详细阐述了企业安全文化在海洋石油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的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我国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海洋石油工程;安全管理;创新应用
引言
从马斯洛的需求论来看,文化的自信是高一层次的需求,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安全生产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回答了如何认识安全生产工作、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中国石油开展安全环保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一直以来,中国石油始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经过二十余年的QHSE管理体系建设,企业的安全环保业绩、基础管理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保持了总体稳定向好的安全环保形势。但目前中国石油安全生产仍处于严格监督阶段,与“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新战略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和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思想不够解放,岗位责任及配套管理要求笼统,安全环保工作与岗位工作结合不紧密,全员主动履职尽责的意识不强,员工素质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等,这些问题也折射出体系建设还没有完全落地,还没有自觉养成习惯、形成企业文化,大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精神没有很好的传承。习总书记讲:“安全事关人民福祉”,安全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但又必须依靠人。要让体系充满持续的生命力、更好的发挥自主驱动和持续改进的效果,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有感领导向人人有感转变、全员参与向全员负责转变”,必须发挥好每一个甲乙方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这就要求必须解放思想、扎实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新梳理制度流程和岗位责任制再造,尤其是岗位责任心的根植,即构建企业的安全文化。其路径和方法是通过细化量化全员岗位责任制,编制《岗位管理手册》,为体系有效落地搭建平台;通过强化能岗配套措施,为全员高效履职提供有力保障;通过科学评估和审核,持续改进体系和岗位责任制的有效性、符合性和可操作性,让“管工作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真正落地,形成习惯、培育文化。
1安全文化建设效果
安全文化建设效果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石油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全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子系统功能,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通过安全文化熏陶、感染,从意识上、思想上、精神上等窗口激发工人心中安全文化因子,从而引发意识上、行为上更加注重安全,降低人的安全不稳定因素。
2企业安全文化在海洋石油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2.1传播安全知识技能,形成安全习惯行为
企业安全文化在海洋石油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之一是传播安全知识技能,形成安全习惯行为。根据安全知识技能传播的顺序,可以形成包括记忆、原理、知识、技能、意识、行动六个方面的一个闭环。安全文化建设,需要达到深化安全记忆、了解安全原理、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形成安全意识习惯、开展安全行动的目标。针对不同主体,紧跟媒体融合发展趋势,运用不同的传播渠道和形式,提供产品服务,达到分众化、精细化安全科普宣传教育的目的。地方政府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充分传播当地记忆,并下沉到社区层面,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使当地居民形成安全认知、偏好、预期和行动。
2.2要建立更加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安全文化在海洋石油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之二是要建立更加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当中,既要推进安全文化宣传工作,也要进行安全制度的建立,通过建立一系列符合海洋石油管理要求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施工人员的行为,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的按照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来进行一系列的操作,通过将安全文化以及制度有效结合,真正的打造一个安全生产的氛围,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2.3培育以石油精神为灵魂的特色企业
企业安全文化在海洋石油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之三是培育以石油精神为灵魂的特色企业。以大庆石油为例,安全文化大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是道德、是素养、是诚信,是员工的职业操守;“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是科学的态度和对法规的敬畏;“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不在场和领导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企业文化,正是有这样的文化,才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安全文化同样如此,安全靠监督是不会长久的,更不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只有培育安全文化才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才是实现企业长治久安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实保障,才是世界一流公司的显著标志。当然,文化的形成需要经历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必须扎扎实实、久久为功,必须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始终坚持以风险管控为核心,以体系建设为主线不动摇,以“转变观念、提升能力、培养习惯”为抓手,注重协调推进职责归位和责任落实,以大庆“三老四严”精神为灵魂,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求实作风根植于每一名干部员工的内心。通过自上而下转变观念和引领示范的“有感领导”,通过自下而上的“全员参与”,坚持不懈提升安全意识和素质能力,完善相应配套机制,让每个甲乙方员工发自内心的自觉想到安全、主动做到安全,让优秀实践做法得以固化和传承,最终才能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企业的安全文化。
结语
总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知识普及和安全文化培育。各级政府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和市场,因地制宜,开展全方位、高频率、立体式的知识传播,走出了一条条安全文化培育的特色之路,努力推动实现防灾减灾意识、知识和技能从被动灌输向主动获取的转变,推动实现“我要减灾”“人人减灾”的局面,形成行动自觉和文化自觉,防患于未然。不文对对新时代安全文化进行探讨,对当前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介绍,并展现安全文化建设特色经验。希望为石油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设做出微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Z].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Z].
[3]宋文杰,魏云峰.塔里木油田安全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