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3期   作者:孙燕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和实施,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开始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和实施,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开始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究。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是学生迈入大学的前奏。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中一个必修的科目,有效地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仍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新课程的推进中,很多教师创新和探究出了分层教学的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文主要探究的就是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有效利用分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的策略和方式,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
分层教学模式主要是根据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认知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层次,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有效实现每一个学生的良好发展。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简单的对学生进行一个测试,将数学成绩较好的,在课堂中掌握知识效果较好的学生分为A层次,将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分为B层次,将数学成绩相对较差的,在课堂中很难跟上教师的节奏的学生分为C层次。做好分层教学的基础工作之后,教师就要根据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不同的学习状况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同时进行不同的教学评价,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和指引,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从而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在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还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找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果子吃。
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部分知识时,我先给这节课的教学设定了教学目标,对于A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为:不仅要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还要分别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的定义域、值域、周期、单调性以及奇偶性等等,此外还要灵活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对于B、C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为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分别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的定义域、值域、周期、单调性以及奇偶性等基础性的知识。通过这种分层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明确方向,做好指引,进而使得教学更加有针对性,更有效率。


        二、课后作业的分层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数学知识,还能够让教师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果。课后作业的布置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们都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和探究范围内有效地完成作业,获得相应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椭圆》的相关知识之后,我给学生们布置作业,对于A层次的学生,我主要布置的是一些拓展类的题目,培养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于B层次的学生我主要布置的是基础类的题目加一些拓展类的题目,一方面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思考。对于C层次的学生我布置的作业主要是基础知识,让学生认识来了解椭圆的定义、性质等等,在C层次学生的认知范围内了解基本的知识。这种作业的布置形式可以充分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不再是一刀切,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作业的完成实现进步。
        三、教学评价的分层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客观的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改进。在分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中,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不同的评价,设置不同的预期目标,这样才能够更准确地检验教学效果。
例如,在每节课教学结束之后,我都会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评价和反思,在评价和反思的过程中我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A层次的学生,我会评价其是否有效地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对于B层次的学生我会关注其是否已经全面的掌握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并完成相应的基础性的练习。对于C层次的学生,我会检测其对本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80%,随后在课下补充剩下的20%的数学知识。这种分层次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更好的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尽心解决,进而不断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和开展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普遍选择运用的模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分层教学的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德.尊重个性·分层施教·共同发展——浅谈高中数学走班制分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J].学周刊,2020(04):81.
[2]岑敬晓.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0):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