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随着人们供电量需求的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配电网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对配网调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在过去的配网调度工作中通常采用经验型调度方法,这要求调度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并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应用,经验型调度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快捷地处理配网电力分配问题,但由于工作方式缺乏严谨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配网调度更应采用先进的调度方法才能提高配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通过对馈线自动化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配网调度的工作来探究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式,为配电网络的优化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馈线自动化;配网调度;应用
前言
馈线自动化是通过远程控制馈线分段开关和联络开关对输电线路电压的调节,并能通过开合闸对故障线路进行隔离实现对配电网的电荷转移。馈线自动化调度具有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极大的避免了传统人工经验调度法存在的风险因素,馈线自动化对于配网调度的优势还不仅限于此,利用自动化控制设备完成开关合闸后还能对调度信息有效记录,当配电网输电线路出现同类问题时能够通过电力系统自动调用并运行调度方案。对于馈线自动化在配网调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方式探究应首先对馈线自动化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配电网传统调度方法中存在的弊端分析才能进一步提出馈线自动化调度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馈线自动化技术特点
馈线自动化技术是将配网拓扑结构、输电线路建设、自动化控制设备及电力传输信息综合后利用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对配网进行自动化调度调控,配网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实现不仅能够提高电力传输的稳定性,减少电力故障对电力传输工作带来的影响,同时高度自动化的调度将有效代替人工,极大地减轻调度人员的工作负担。馈线自动化作为配网自动化的关键组成,通过对馈线电流信息的监视并采用远程调控的手段使配网运行及线路传输处于稳定状态,并能在自动化设备的监视作用下及时查找出线路的故障位置点,通过精准高效的定位促进故障检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线路故障造成的大面积停电实际。此外,馈线自动化技术对线路开关和联络开关的远程调控还能实现对输电线路中电负荷的转移,缓解区域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的问题。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电力企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推广使用还需要对过去电力生产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找到合适的衔接点才能促使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有益效果得到真实发挥。
二、配网传统调度方法的弊端分析
过去的配网调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调度工作不够深入、调度管理不完善、调度资料准确性偏低三个方面。在传统的配网调度工作更多的是为了促进输电线路传输稳定,保障电力用户用电安全可靠,这使得调度工作仅仅是停留在电负荷转移和电力资源分配上而未能参与到配网规划工作中,这导致调度工作的随意性较强出现电力故障问题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恢复供电。调度管理不完善是配网调度工作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使得调度工作缺乏约束和标准,调度人员在进行调度操作时出现不合规操作的情况较为普遍,这不仅会使调度工作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同时还容易引发新的电力故障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调度管理设备的落后造成,过去的配网调度通常是由调度人员现场手动操作,调度人员的操作需要受到指令后才能执行由于通信设备的延迟、调度管理设备响应等问题会导致配网调度缺乏一致性,电负荷转移的瞬间电压过高容易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坏。而在调度资料准确性偏低方面,过去的配网调度主要是依据配网图纸来开展调度业务,图纸中接线位置的正确标注将减少配网调度的错误操作情况出现,然而图纸资料在使用或保存过程中容易受到磨损、折痕,反复使用后图纸资料将难以准确指出配网调度操作。
另一方面,在过去的配网调度工作中,调度人员更多的是采用经验法进行调度操作,操作过程缺乏安全性,盲目的操作还容易对配电设备造成损坏。面对配网传统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弊端问题,只有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调度操作的规范性、合理性,使电力调度有计划的执行这将有助于配网调度水平的提升和发展。
三、馈线自动化在配网调度中的应用
3.1促进线路供电稳定性提升
配网调度的目的在于为电力用户提供更为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通过对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应用对配网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控,当监测到输电线路出现短路、电泳情况时可以通过对分段开关的调控及时转移输电线路中的电负荷对故障线路段进行隔离,减少电流过高对周围建筑设施、行人及自身电气设备的危害影响。馈线自动化技术对输电线路供电稳定性的提升作用还体现在故障线路的恢复过程中,过去出现电力故障后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而通过自动化监控设备的有效监督和调控将能第一时间定为到线路故障位置并通过开关闸指令只对故障区域采取停电和应急线路调度来短时间保障人们的生活及工作用电。
3.2利用通信技术实现高效电力信息传输
馈线自动化技术中对于开关合闸及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监控都是通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来传递信号,区别于过去配网调度中无线电信号传输、卫星信号传输方式,现代通信技术具有成本低,信号传输效率高的优势。通信技术高效的电力信息传输能够为配网调度、优化工作提供重要支持,并且在现代通信技术下数据信号传输带宽更为宽松,不会因为短时间内数据传输过多而造成传输拥堵,数据冗余的情况。在与现代通信技术的配合下馈线自动化的调度作用效果将得到充分发挥。
3.3根据输电线路长度、负荷、用户数量选择开关布置方式
馈线自动化在配网调度应用的关键在于根据输电线路长度、负荷、用户数量来合理选择电压-时间型和电压-电流型的开关布置方式。电压-时间型主要应用于主干线路的分段开关布置并且自动化负荷开关在布置时应遵守采用三段一联络的方式,开关数量应尽量控制在4台以内避免开关布置过多影响自动化调度功能的实现。而在电压-电流型的开关布置上应综合考虑用户数量与用电负荷的关系,进而对主干线路进行分段根据分段数量来设置对应的负荷开关,在主干线路出现电力故障问题时可以通过对负荷开关的调整来隔离故障区域进而为非故障区域的电力用户提供用电。电压-电流型的开关布置时应重视通电检测,避免当负荷开关首次合闸后不能将故障信号进行传输,只是起到闭闸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开关布置时还应考虑励磁涌流的作用影响,因此在对主干线路分段时还应加设分段断路器进而缩短电力故障发生时的停电范围。
总结
综上所述,馈线自动化对于配网调度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电力企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馈线自动化的技术应用也应进行一定的突破和创新,找到配网调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通过对先进设备的引进和开关布置技术方法的调整才能促进馈线自动化在配网调度中的可行性提升。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自动化设备和通信设备,这要求网络信号和设备运行状态稳定可靠,因此馈线自动化技术在投入使用后还应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从而确保调度工作能够持续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扬. 馈线自动化在配网调度中的可行性及应用[J]. 云南电业, 2012(7).
[2]蔡建逸. 馈线自动化在南澳配电网调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30).
[3]梁少明. 配网调度中馈线自动化的应用探析[J]. 科技展望, 2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