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低段语文教学成功的法宝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21期   作者:罗素君
[导读] 面对低段孩子的好动,在经过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反思,我终于找到了轻松教学低段的法宝——赏识
        【内容提要】:
        面对低段孩子的好动,在经过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反思,我终于找到了轻松教学低段的法宝——赏识。本文我将从“赏识的重要性”“赏识也需要发现”“赏识需要艺术”三方面来谈谈我对赏识教学的粗浅认识。
 【关键词】  赏识   低段   法宝
        一、赏识的重要性
        一直从事中高段教学,接手一年级,突然觉得自己一切都回归到了零,我较快的语速在说了一长段之后,发现孩子们一脸茫然,我知道我得慢下来,我得适应孩子们;当我看到孩子们上课管不住手脚、眼睛,搞小动作,四处张望,我急得发怒却发现毫无作用时,我知道,我得调整我的教学方式……后来,我读到王东华老师的《发现母亲》,有幸看到了中国“赏识教育第一人”周弘的教育心经,他的育子经历让处于困惑中的我从心底升腾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巨大兴奋.他在书中说道:“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其实,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和成人一样,就是渴望得到赏识。”
        在经过接近两个月的学习、摸索、实践中,我终于找到了轻松教学低段的法宝——赏识。
        小庆,是我班上一个特别好动的孩子,在一次语文课上,我发现他竟在认真地读我教学的拼音,于是,我大肆地表扬了他,并号召孩子们向他学习,没想到因为这一次的表扬,他竟然在这节课表现得非常出色:积极答问,坐姿端正,读写用心,一改平时的懒散、好动,我突然意识到:赏识,才能成为孩子努力表现的动力。我将此心得用到其他同学身上,效果也出奇的好。
        二、赏识也需要发现
        大家可能会想:他表现不好怎么赏识呢?我就想到了一句话:他难道就没有一分钟甚至几秒钟的好表现吗?我想,答案是不可能,不是孩子们没有优点,而是我们教育者缺少一双发现他们优点的眼睛。
        其实,我们除了关注孩子的表现去寻找他们的优点,还需要换一种心态,孩子们表现不好时,我们时时刻刻紧盯着他,会觉得孩子件件事都做得不好不满意,如果,暂时不去紧盯着他不放,去关注其他人,可能过一段时间,你竟会发现,他其实蛮可爱,挺不错的,这就是心态,相信孩子“行”!以这样的心态来看待他们,他们就“行”!
        三、赏识需要艺术
        (一)语言艺术体现赏识
        赏识,若想收到好的效果,老师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它会大大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咱们的老师语言得艺术。

如:“你的小脑袋里都装了些什么呀?太聪明了!”“天啦,你都知道,这太让老师惊叹了!“xxx,你的坐姿是老师最喜欢的,背挺得很直,特漂亮!”“有你这样懂事乖巧的学生,老师很幸福!”
        (二)关注细节再现赏识
        当然,不只是语言,老师对细节的关注,比如一个眼神、一个细小的举动,都会大大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我班学生小鹏,一直以来都特别好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玩小东西,自己的学具不能好好保管,一次品德课上,老师很久没来,他便到办公室里来找我,告诉我班上没人上课,我听后很吃惊,同时,也很感激他的告知,便对他表示了我的谢意,并牵着他的手和他一起进教室,那节课,他听得特别认真,我想,表扬与牵手都有功劳吧!
        (三)小组评价推进赏识。
        低段的孩子们好奇性重,上进而又喜欢竞争,我们完全可以运用赏识性评价让课堂充满进取的活力。
        小组评价就是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孩子们的表现将会令小组得到或扣掉五星,一节课后五星最多的小组,全体成员将加一朵小红花。小红花累积到一定数量可以换成红旗、换成奖杯、得到奖状、奖品。
低段孩子对竞争是有着极大兴趣的,这种小组之间的竞争,让孩子们有了控制自己好动行为的动力与支柱,更起到了同学之间相互制约的作用,也很好地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搞好组织教学,才能轻松达到教学目的,这样的赏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多样活动成就赏识
除了以上方式,个人还在教学中开展了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比如:为了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锻炼孩子们的综合能力,我们班每期开学前一周都会开展“好书推荐”活动。
从假期所读书籍中选择一本最喜欢的书,请爸爸妈妈指导制作ppt(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语句、精彩图片……),下期开校时,向全班同学作“好书推荐”。下期将根据阅读上传的图片和汇报情况评选“阅读明星”,我根据孩子们汇报的表现和暑期上传到班级qq群里的图片,做了一个统计加分,最终评出了“阅读明星”, 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布置了这个作业,而且我想要坚持做六年。我想,这样做下去,孩子提升到的不仅仅是阅读兴趣、阅读广度,还有他的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们想象,一个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使用ppt在很多人面前大方交流的孩子,成年后还会畏惧大型的场合吗,他们将来一定比现在的我们优秀无数倍。
……
        正如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的那样,“真理就平凡得像阳光、空气、和水,我们找不到它的时候,它就是那么神秘,那么高不可攀。我们找到它的时候,它有变得那么亲切,那么自然,仿佛就在我们身边。”,我觉得赏识就应该是牵引低段孩子克制好动、努力学习的动力,赏识就应该是让低段教学成功的法宝。
        【参考文献】:
        1、王东华 《发现母亲之好孩子是教出来的》江西人民出版社
        2、《小学低年级赏识教育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2018.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