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51
摘要:根据近年浙江省衢江上多座船闸基坑开挖、航道疏浚施工经验总结,系统性介绍各类疏浚方案特点。通过对现行成熟疏浚工艺对比,系统性分析各类工艺的的适应性和优缺点,对类似工程工艺选择提出参考建议,助力浙西衢江航运开发。
关键词:疏浚;凿岩;剥岩;工效;质量;成本管控
引言
衢江位于浙江西部,由常山江、江山江在衢州汇合而成,流经龙游至兰溪将与金华江汇合成兰江,是钱塘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全场80Km。近年随着浙江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战略实施,作为省内骨干航道,已完成57KM四级航道建设,通航500吨级船舶,沿线依次建设了塔底、安仁铺、红船豆、小溪滩枢纽(含船闸),当前在建衢江港区、龙游港区,大幅度提高了浙西物流水运能力,缓解沿线320国道陆运交通压力,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笔者根据历年一线施工经验,对现有疏浚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旨在为后续类似工况条件下疏浚作业提供参考,以确保疏浚作业的进度、质量、安全,帮助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成本管控。
.png)
图1衢江航道交通区位图
1 衢江衢州段气象水文及地貌地质
气象条件。衢州地区历年平均降水量1692.2mm,全年分布不均。其中,每年汛期最大连续4个月(4~7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沿线集水面积5424Km2,易引起衢江内水位标高大幅上涨,部分区段5一遇洪水位可最大涨至常水位以上8.0m,水流湍急(3.0m/s以上),对航道疏浚作业产生干扰。其余枯水期内,沿线水位标高比较稳定,受各枢纽发电影响,昼夜水位差±20cm以内。
地形水深条件。衢江蜿蜒穿越浙西金衢盆地,河谷为冲积、冲洪积平原。衢江沿线江面平均宽度200m,局部可达500m~1000m,河道多发育河漫滩、心滩。常水位时,沿线水深大部较浅(0~2m),已建四级航道常水位水深3.9m,为枯水期疏浚利用土石围堰止水、干法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地质条件。近年来衢江流域砂石料大量开采,水下少有卵砾石覆盖层。河床主要为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夹砂砾岩(K2q),浅紫色~紫红色,泥质结构、岩质较软,强度在10~20MPa,深度大,便于机械破碎,为航道疏浚的主要岩质。因泥岩遇水软化特性,实测爆破效果不佳,无法有效剥离,故近年航道疏浚凿岩施工多以机械开挖为主。同时,泥质粉砂岩粘聚性相对较好,止水效果理想,来源丰富,为沿线航道采用干挖法施工提供了便利。
2 现行主要疏浚方案简述
2.1方案一:推土机岩石剥离机械施工
施工机械: 大型推土机带独钩松土器进行岩土剥离,例如山推 375系列、T90型号及以上规格推土机等。
.png)
图2 大型推土机土石剥离施工示意图
剥岩原理:利用液压将独钩松土器压入土(岩)层一定深度,并保持压力,在推土机的行走牵引下进一步加深剥岩厚度。作业过程中,依靠推土机的自重和巨大牵引力,持续对土(岩)层进行切割剥离。
工艺流程:(1)作业面长度50m以内时:设备就位→松土器压入土层→推土机行走→设备空返→工序结束→下一道剥离;(2)作业面长度100m以上时:设备就位→松土器压入土层→推土机行走→设备调头→返回剥离。
产量情况:在泥岩强度在10~20MPa时,产量在90~120m³/h。
工艺优点:(1)岩石剥离能力强,适应岩质广泛。(2)产地宽敞情况,适合开展多机械联合作业,综合施工效率较高。(3)基岩有多个临空面时,剥离效率进一步提高,综合成本低。(4)岩土剥离后,经推土机往返作业碾压,石料充分破碎,无需二次破碎即可满足路基、场地填筑粒径指标要求。(5)较方案二设备故障率低,单月有效作业天数多。(6)剥岩后场地整体平整度较好,减少了后续标高二次处理。
工艺缺点:(1)理论单层剥岩深度1.0m以上,实际剥岩厚度在40cm~50cm,大幅度降低了后续石料装车效率,提高装车成本25%以上。(2)当作业面相对狭小、作业长度在50m以下时,因设备空返导致产量明显降低,剥岩成本增加。(3)作业时需紧跟装车,单位时间产量远低于装车效率,提高装车成本。(4)需提前施做围堰止水;汛期对临时围堰质量要求较高,单月有效作业天数减少,易设备闲置。
2.2方案二:大型挖机液压剥岩施工
施工机械:采用挖掘机快速连接器,将独钩松土器装配在大型挖机上,通过液压作用,对土(岩)层进行剥离。设备规格选择可参考现代R505LVS型挖机。
.png)
图 3 大型挖机土石剥离施工示意图
剥岩原理:利用大型反铲挖机的液压工作系统和松土器结合,在岩层上开凿临空面后,发挥挖机的操作灵活特点,对岩层进行整块(片)剥离,在适合的岩层中具有较高的效率。
工艺流程:临空面开挖→剥离表层石块→初步堆放→剥离下部岩层→挖机移位→下一道剥离工序。
产量情况:在泥岩强度在5~15MPa时,产量在80~110m³/h。岩石强度大于15MPa时,产量明显下降,直至无法剥离。
工艺优点:(1)设备灵活,无需反复移机,功率相当情况下,油料消耗仅为推土机1/3~1/2。相同产量情况下,设备租赁及燃油费用之和约为推土机90%左右。(2)对地形适应能力强,对便道、作业面大小要求低。(3)可发挥设备360°旋转优势,单次作业覆盖面大,作业效率高。特别适宜斜坡段基岩开挖。(4)根据实际经验,在无需设备移动情况下,可最大剥岩深度1.0m以上,并能够进行初步归集堆放,大幅提高后续装车效率,降低综合成本。(5)较方案一,更加适合重力式码头基槽、圆弧段航道、面小且需深挖、作业面狭小等工况剥岩作业。
工艺缺点:(1)因设备主要依靠液压系统工作,对岩质适应性能力较方案一差,特别岩石强度达到15MPa以上时,剥岩困难。(2)在气温较高的夏季作业,易发液压油管爆裂情况,故障率偏高,日常维修成本增加,单月有效作业天数少。(3)生产能力对岩质软硬变化较为敏感,波动性较大。(4)航道疏浚时,需要止水围堰配合。(5)对岩石内部含水量较为敏感,含水量增加后,产量降低(6)因基岩以大块剥离为主,开挖后的场地平整度较方案一差,精度不宜控制,二次标高修整费用提高。开挖料用于路基、堆场填筑,需二次破碎。
.png)
图 4 船舶疏浚凿岩施工示意图
2.3方案三:水上大型船舶凿岩疏浚
施工机械:带定位钢桩的平板船驳载大型挖掘机水下镐头机凿岩,另配置装料船舶和泥驳,形成流水作业。为与前述工艺形成对比,笔者根据实际经验,按照小时产量相当的原则,选择一套小松PS650LC-8E0(SE)大型挖掘机(配175型镐头机)和500t平板船组合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
凿岩原理:利用大型挖掘机液压系统,安装专用水下镐头机,对水下基岩松动破碎,实现岩层剥离。
工艺流程:(1)测量放羊→船舶就位→船舶定位钢桩下放→镐头机水下凿岩→移船至下一作业面。
产量情况:在强~中风化泥岩当中,实测水下凿岩产量在100m³~150m³/h。可顺利凿除并剥离强度大于20MPa以上岩石。
工艺优点:(1)无需围堰配合,可直接水上施工。(2)受降雨等不良天气影响小,单月有效作业天数多。(3)施工时通过GPS定位,无需测量工配合,可实现全天候作业。(4)汛期有效作业天数较方案一、二偏多。(5)是现有航道维护性疏浚、航道提升加宽的最佳选择。
工艺缺点:(1)施工综合成本最高,约为方案一、二成本的200%以上。(2)疏浚平整度差,后续二次浅点清理工作量大,水下超欠挖精度控制不易。(3)作业面小时,不利于多点作业面同时作业组织。(4)水下疏浚剥岩石料流失严重,开挖石料实测利用率不足80%。(5)疏浚料含水量大,运输上岸后,需较长时间晾晒,增加临时堆放和二次转运成本。(6)需要修建临时码头配合上料。(7)船舶对水深条件要求苛刻,浅水区作业效率明显降低。(8)泥质粉砂岩具有遇水软化特点,疏浚料上岸后,易形成大量泥浆、弃方,造成成本增加。
3 方案综合对比情况
针对衢江内全~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疏浚凿岩施工,根据上述不同工艺特点,在配置单套作业设备的情况下,综合对比情况如下:
表 1 疏浚方案综合对比表
.png)
经综合对比分析,各类疏浚凿岩方案均存在一定的利弊和适应性。对于施工现场方案选择,建议在工期和水文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地制宜,采用组合方案实施,具体建议为以疏浚干挖法施工为主,局部深水区域采用船舶凿岩配合,施工进度、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最佳。
4结束语
包括本公司在内的多家施工企业,历经衢江航道内多年、多个工地的摸索和总结改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应于类似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在次,特别感谢相关单位同行的大力支持,给笔者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参考资料,愿大家共同携手,共同助力衢江航运事业的更好发展,为浙西经济腾飞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希望通过笔者的总结和分享,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衢江航运的兴衰原因分析》 陈浩 《财讯》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