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矿产勘查中矿体外推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唐振喜
[导读] 摘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是国内对固体矿产进行勘查的标准,在对矿产进行勘查时的划分,以及矿产相关资料储量的计算、矿产储量的划分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质勘查总院  161006
        摘要: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是国内对固体矿产进行勘查的标准,在对矿产进行勘查时的划分,以及矿产相关资料储量的计算、矿产储量的划分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我国当前的地质勘查的标准是对多年来进行的总结,对矿体的外推进行说明。本文针对固体的矿产勘查中外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相关的地质问题处置的尺度进行有效地统一。
        关键词:固体矿产;勘察工作;矿体外推问题
        传统固体的矿产勘查资源储量的计算中,存在矿体连圈时涉及到矿产的外推等地质问题。为了使矿产勘查更加快速的进行,对矿产勘查中的矿体外推的问题进行探讨。矿体的外推介质是储量剖面的计算以及矿体中的水平投影图,依据外推的介质分为沿走向的外推与沿倾向的外推,矿体外推的起点是探矿工程边缘的样品工程,矿体的外推长度可分为 1/2 工程间距的尖推以及 1/4 工程间距的平推,矿体的外推厚度需要小于矿体外推的起点厚度。对固体矿产勘查产生的矿体外推问题进行探讨,有益于对固体矿产进行勘查。
        1.矿产资源的储量分类
        我国现行地质勘查国家(行业)标准中根据“地质工作程度”、“经济意义”及“可行性研究程度”将资源量/储量分为16个类型(表1)。一般而言,矿床“经济意义”的确定依赖于可行性研究的程度,而“可行性研究”程度又取决于“地质工作程度”。根据地质可靠程度的不同将不同阶段的工作成果资源类型划分为“预测的、推断的、控制的和探明的”四大类。预测的资源类型归类为“潜在矿产资源”,其他三类地质工作程度所控制的资源/储量类型归并为“查明矿产资源”。其中有钻孔工程的控制是“查明矿产资源”区别于“潜在矿产资源”的显著特征。根据国标规定,在储量计算剖面中最边部的单个钻孔控制的矿体可沿其产状(走向或倾向)进行合理的外推,并将此部分资源量定义为表1中的“333资源量”。因此相关工作中对矿体外推方式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把握及灵活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2.固体矿产的矿体外推
        2.1矿体的外推介质
        矿体外推的介质分为储量的剖面计算与矿体的水平投影种类。矿体垂直的投影外推的部分不是在投影图上进行简单的外推,而是需要将进行外推的矿体在储量的剖面计算上绘制的,再将此投影至垂直的投影图中,有效地避免了矿体投影产生的失真。当采用地质的块段法计算储量时,会涉及到矿体斜推。由此,是在先进行储量的计算在进行外推,在进行投影。
        2.2矿体的外推方式
        依据间距1/2的尖推或者1/4的平推存在争议,矿种的地质勘查规范中的规定也不相同。存在三种观点:①基本间距1/2的尖推或者1/4的平推;②高一级的工程间距1/2的尖推或者1/4的平推;③相应的间距1/2的尖推或者1/4的平推。上述的三种观点各有各自的特点,但还是存在弊端。第一种的观点没有对资源的储量类型进行考虑,如果采用1/2的尖推或者1/4的平推就会不适合;第二、三种对资源的储量类型进行考虑,但大部分的分矿种的规范只是给出控制的工程间距,探明的工程间距需要依据矿体的情况进行确定,推断的不存在网度的概念,会给资源的储量进行估算带来不便。因此,在不违背矿产的地质勘探规范的情况下,为了对资源的储量进行估算,可从几方面进行掌握:①矿产外推的距离依据规范给出控制的工程间距为标准,②当矿产外推的资源储量是控制时,按间距为1/2的尖推或者是1/4的平推,③但矿产的外推资源的储量是推断的时,可选择控制的工程间距进行。
        2.3矿体外推的参数
        ①矿体外推的起点是由探矿工程边缘样品作为起点进行矿体的外推,在没有进行工程控制的边界上,对矿体进行连续外推是不存在依据的。②矿体的外推长度,不同的介质存在不同外推的方式,因对固体矿产的勘查时产生的时间延续等问题,但当工程的间距是小于标准规范的网度时,对矿体进行外推所依据的是实际的工程间距,依照平推或是尖推的原则就可对矿体的外推距离进行确定,当工程的间距是大于标准规范的网度时,进行矿体的外推主要依据标准规范工程的间距,依照平推或是尖推的原则就可对矿体的外推距离进行确定。以铁矿详查勘查工作为例,根据固体矿产勘查国家标准规定,当其勘查类型为Ⅱ类时,勘查工作中沿走向方向上不同勘探线间距应为200m,同一勘探线上沿矿体倾向布置的钻孔间距为100~200m,即200m×(100~200m)的勘查网度。当某矿床以150m×150m的勘查网度开展详查工作时,储量计算剖面图上矿体沿倾向外推长度所参照的工程间距(实际网度间距)值应为100m,而矿体中段水平投影图上矿体沿走向外推长度所参照的工程间距(规范网度间距)值应为150m。总而言之,矿体外推长度所参照的工程间距值应取自于“规范网度间距值”及“实际网度间距值”中较小的那个数值。
        结语:
        依据对类似地质问题进行的处理,固体矿产的勘查时矿体的外推问题可作为该类问题的总结。主要是对矿体的外推现状以及产生影响进行阐述,从矿体外推的不同方式以及外推的介质和相关的外推参数进行处理分析,完成对固体矿产勘查的产生矿体外推问题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肖克炎,邢树文,丁建华,等.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划分与资源潜力特征[J].地质学报,2016,90(7):1269-1280.
        [2]靳松,易继宁.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制度执行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J].地质论评,2016,62(s1):109-110.
        [3]马晓光,董英旭.固体矿产勘查中矿体外推问题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
        [4]武晗.固体矿产勘查中矿体外推问题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