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月4期   作者:谈美娟
[导读] 探究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的应用效果。
 谈美娟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鹅湖分院;江苏无锡214116)
【摘要】目的 探究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82例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一比一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分组对比患者治疗后血压及血脂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LD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过高情况,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发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
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如未能及时进行治疗缓解患者血管内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内皮功能会有所下降,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1]。药物治疗是其治疗中较为常用的治疗方式,传统治疗中主要的药物为阿司匹林,但是随着治疗用药时间的不断延长,治疗效果会有所下降。因此,需要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2]。为此,我院就引入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并围绕治疗效果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82例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一比一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女占比18:23,年龄跨度36-75岁,平均(53.41±6.53)岁。高血压患病时长1-9年,平均(4.87±2.16)年。研究组男女占比16:25,年龄跨度38-77岁,平均(55.74±6.65)岁。高血压患病时长2-10年,平均(4.93±2.78)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经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研究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仅使用阿司匹林(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治疗,单次用药量为100mg,每天服药一次,研究组使用阿托伐他汀(生产厂家: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258)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的用药方式以及用药量与对照组相同,阿托伐他汀的单次用药量为100g,每天服药一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LDL)指标,分组计算各项指标均值后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率(%)和(±s)描述,行x²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DBP、SBP、TC、TG、HDL、LDL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老年慢性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随着患者患病时间的不断延长,患者动脉血管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且会增加各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3]。众多临床治疗研究显示,高血压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在实际治疗中需要重视对患者血脂水平的控制,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同时需要预防各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阿司匹林是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中较为常用的药物,其在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确保患者血液循环的通畅,降低各类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但是随着阿司匹林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4]。阿托伐他汀与阿司匹林的联合应用在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对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弥补患者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产生的阿司匹林抵抗情况,提升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中一氧化碳合酶的正常表达,提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水平,加强对血管内皮组织的保护,避免其进一步受损情况的发生,提升对血管内皮组织的保护,缓解患者血液硬化情况,有效缩短患者动脉血管内斑块的面积,提升其血液系统循环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LD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在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综上所述,高血压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过高情况,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琴, 徐丽英, 曹化东, 等.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8, 9(4):45-47.
[2]郭小双, 尹泽刚, 严冬梅. 双联抗血小板联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 MCP、 V Eヽadherin 水平的影响[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9, 28(4):450-454.
[3]高海英, 赵惠强. 阿托伐他汀钙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9, 10(1):42-44.
[4]潘小娟.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 2018, 25(10):1278-1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