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5/20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5期   作者:张华
[导读]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绿色生态理念应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与认识。
        华强方特设计院(厦门)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100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绿色生态理念应用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浅见与认识。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要点分析
        引言
        随着建筑设计的持续快速发展,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之中,切实提高了建筑设计总体效果。当前形势下,必须全面把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找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关键,提高设计质量。
        1、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1.1低能耗原则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降低能源消耗。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耗量越来越高,对能源资源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应遵循降低能源消耗原则,提高建筑设计整体效果。在降低能源消耗原则要求下,建筑设计应尽量选择可降解、可再生、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并通过有效技术方法的有效应用,减少室内能源消耗,营造舒适和谐的室内环境。
        1.2系统性原则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涉及要素较多,在设计过程中应将这些要素进行充分整合,使最终建筑设计成果成为一个稳定可靠的系统性整体。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周边具有多种类型植物、微生物等,应在系统性原则要求下,追求不同环境要素之间的和谐共处,共荣共生,讲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高度融合[1]。
        1.3地域性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具有不同自然环境与人文风俗条件,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因此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应遵循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地选取设计方法,充分挖掘本地区本区域自然环境要素的价值,充分运用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方案之中。只有遵循地域性原则,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才能具备个性化特点。
        2、建筑设计中绿色生态理念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忽视绿色生态可持续理念的充分运用
        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绿色生态可持续理念始终占据着关键地位,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绿色生态可持续理念的融入与运用。纵观当前建筑设计实践,普遍存在着漠视绿色生态理念的运用、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这一共性问题,制约着建筑设计整体效果的优化提升。部分设计人员片面地认为绿色生态可持续理念仅仅是低能耗、高环保,割裂了各项可持续发展理念诸多要素的潜在关联,使最终设计方案缺乏可行性与系统性,不利于取得最终整体化的建筑设计效果。
        2.2绿色生态可持续设计方法落后
        建筑设计应与时俱进,及时更新设计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绿色生态可持续设计理念指导建筑设计全过程。实践表明,当前的建筑设计过程依旧沿袭传统保守陈旧的设计思维方法与行为习惯,僵化固化的建筑设计理念根深蒂固,使建筑设计效果长期处于低下水平。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建筑设计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容易造成资源无序消耗与浪费,为后期升级改造带来诸多不利条件。
        2.3漠视因地制宜,建筑设计方案照抄照搬
        自然环境与绿色生态要求的不同,要求建筑设计必须因地制宜,充分运用当地自然气候、水文地质等客观要素。从当前现状来看,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过度借鉴问题,照抄照搬现象严重,忽视与本地区自然环境的充分结合,最终形成的建筑设计方案大同小异,缺乏地域性与差异性,无法彰显自我特色。同时,部分建筑设计方案的形成过程过度讲究经济效益,未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
        3、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3.1注重整体设计
        正如前文所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与整体性特征,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应注重整体化设计,将建筑设计全过程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全面客观审视各项生态环境要素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使最终形成的建筑设计方案具有突出的整体性特征。对此,在设计方案形成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对建筑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全面了解建筑现场中的地形、地貌、水文、植被等客观现状,并收集本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因素,比如历史低温值、高温值、最大降水量等,所有这些因素均是实施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可起到事倍功半的设计效果,任何脱离了整体性设计要求的建筑设计方案均不具备特有生命力与活力。
        3.2强调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应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为最终建筑设计产品赋予更多的地域性价值。以光照条件为例,我国南方地区光照强烈,年平均日照时间较长,因此可充分利用光照条件,转换吸收运用太阳能,将太阳能转换成为可供建筑运行的电能等,降低对传统电力能源资源的消耗与需求。再如,我国西北地区风力较强,风力能源丰富,则可在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风力发电问题,对风能资源进行充分有效利用,并以此为基础彰显地方特色,使最终建筑设计成果与当地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同时,还应根据光照等条件,合理布置绿色建筑遮阳结构,减小太阳辐射产生的眩光。
        3.3采用低环境负荷的新型节能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传统建筑设计模式下难以完成的绿色生态设计任务变得更具可能性,使新型节能技术的采用成为现实。在此过程中,应重点考量建筑能耗问题,将更多新型节能理念融入建筑设计,比如采用智能节水系统、排热回收和蓄热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如图1所示)等。同时,应尽量选择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建筑材料,防止高污染、高能耗材料的运用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方案完成后,应组织专业人员或机构对方案进行评审,找出其不足之处,在进行充分论证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重点优化与改进。
       
        图1 建筑智能照明系统构成示意图
        3.4生态建筑的能量利用
        在我国传统能源结构体系中,电能和热能是最重要的能源类型。而电能与热能的来源则主要依赖于煤炭,在煤炭燃烧过程中则又会散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污染物,为避免该种不良状况问题的出现,应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中,重点突出生态建筑的能量利用,在节约传统能源消耗的同时,采用新型能源模式取代传统能源,充分运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无污染能源,搭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热能系统等。在绿色节能建筑设计中,应宏观着眼,微观着手,综合考虑建筑维修和运行问题,谋求最佳投入方式,实现广义上、深层次意义上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结语
        总之,受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过程等方面要素的影响,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实践中依旧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制约着整体设计效果的优化提升,设计人员应该从建筑设计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提高综合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汪铮,李保峰,白雪.可呼吸的表皮——积极适应气候的“双层皮”幕墙解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8: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