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水害处理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陈贤彪
[导读] 摘要:水害作为公路建设工程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路基建设质量影响极大,甚至会对公路的建设质量造成恶劣影响。
        云南云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200
        摘要:水害作为公路建设工程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路基建设质量影响极大,甚至会对公路的建设质量造成恶劣影响。对此,必须积极开展水害处理工作。本文对路基建设工程中水害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进行阐述,指出水害对路基造成影响的机理,并给出一系列水害处理措施,以期提高公路路基建设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水害处理
        前言
        公路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施工中路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公路质量。对此提高公路路基建设质量做好水害处理十分必要。然而,由于公路建设具有路线长、跨度大、露天作业以及受自然因素影响等特点,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时常会遇到浸水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公路建设质量。
        1公路路基施工中水害形成原因及其危害
        由于公路路基施工的具有周期长、露天作业等特点,水害已经成为公路建设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一般来说,水害的形成主要与施工路段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特点相关。水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降雨、地表水浸入、地下水浸入。一旦发生水害将有可能导致路基沉降、鼓包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坍塌画皮等重大事故。对此必须做好公路路基的水害处理工作,确保施工得以顺利进行,提高公路质量。
        2公路路基施工中的水害作用机理
        在进行路基压实的过程中,地基的含水量较少会导致土粒的水膜较薄,分子间的吸引力较大,从而抑制颗粒移动,对压实效果造成不良影响[1]。若土壤含有适量的水则会导致土壤颗粒间的分子力变弱,压实效果较好。而当土壤的含水量超过一定标准后,土壤颗粒间的自由水会增多。而压实过程并不能有效实现多余水分的排除。而这些土壤缝隙间的水分会对土壤颗粒的靠拢产生抑制作用即不利于压实。此外,一旦压实过的地面受到水害浸入会直接导致土壤颗粒间的水膜变厚甚至产生自由水,继而降低土壤颗粒间的黏结情况。具体表现在浸水地面会出现软化,强度大幅度降低。因此,在进行地基压实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地基具有合适的水含量。在做好地基压实后应及时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受到雨水、地表水的侵害。
        3解决水害的具体措施建议
        3.1做好排水工作
        道路积水是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对此必须做好排水工作。在一些施工阶段,如山谷段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水毁问题。排水工作的及时开展是减小这一问题,确保公路路基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路基旁的纵向排水沟的通常,从而避免出现路基拦水而出现积水的现象。以某工程段为例,该工程路段岩隙水较多,降雨丰富,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积水现象,且路基边沟中长期有水存在。在长期作用下,路基质量遭到严重破坏。当施工车辆在路基上行使时出现翻浆。对此,该施工单位积极进行路基两侧的排水沟清理工作并予以加深。事实证明及时排水的效果的确大幅度削减浸水对路基的损害。
        3.2做好填料选择工作
        路基填料是提高路基质量的重要原材料,对于路基防水、提高其坚硬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必须做好路基建设材料的选择工作。在具体选择过程中,必须选择具有较高强度与稳定性的材料。

例如砂性土材料,这一材料的应用可以在让路基获得足够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具有较强的水稳定性[2]。一旦选择不恰当,极有可能对路基建设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如果选择的材料为粉土含量较高的填料,或许在施工初期,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一旦出现水害问题便有可能被破坏。该材料的吸水性能较高然而透水性较差,在出现积水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软化等现象。因此,做好水害处理必须做好填料选择。
        3.3深挖方段做好截水作业
        深挖方段是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情况。在这一阶段,极有可能出现雨水冲刷现象。对此,必须做好截水作业。在制定具体的截水方案选择时,必须根据路段的原始地貌设计相应的排水沟位置。同时,在台阶处也应该设置合适的截水沟从而实现对水流的多次拦截,以减少雨水等水害对挖方边坡形成的冲刷作用,从而提高挖方边坡的稳定性。
        3.4加强填挖交界处的施工管理
        填挖交界是公路路基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段,同时也是易受到水害影响的路段。对此,必须做好填挖交界处的施工管理。按照相关要求对这一路段进行清理。若坡度较大则必须设立台阶并开挖排水沟。避免填方部位遭到水渍破坏。填方处的土质结构本就比较松散,一旦长期遭受水泡极有可能沉降[3]。此外,水可以在原地面与填方体之间形成润滑作用从而降低两者间的抗剪力。因此,做好填挖交界处的施工管理,排除水害是确保填挖交界处不受水害影响,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的重要措施。
        3.5对低洼处积水进行及时疏导
        路基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低洼处,一旦出现降雨等灾害,必须及时做好低洼处的积水疏导工作。在此过程中必须做好排水沟、急流槽、边沟等基本排水措施的建设。从而有效实现对路面低洼处的积水清除工作。倘若遇到排水工作不便开展的区域,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及时降低积水的水位,然后利用渗渠、盲沟等排水设施对剩余积水进行清除。
        3.6做好道路旁的绿化工作
        绿色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重要作用。在公路旁积极开展绿化以及对原有生态进行保护可以有效降低水害对路基的损害。而在进行绿化工作时,必须根据工程段的具体特点选择相应的树木。例如,在高填方路段应选择根系发达、生长速度较快的树种,从而提高水土涵养以降低地面径流对路面的冲刷,从而提高路基的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在公路两侧进行绿化,不仅有利于提高公路路基质量。防止路基被水渍侵害还可以有效改善自然环境、美化市容,为广大人民提供更有优质的生存环境。
        结语
        公路的施工特点决定了在施工的过程中极易受到水渍的侵害。不同路段的自然环境与气候特点也决定了水害治理的方式存在差异。然而无论是在何种状况下,治理水害的基本原则却是不变,即做好排水作业、选择合适的路基填料、做好排水设施的建造。对此,相关的路基建设工作人员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基本的水害治理原则开展水害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鹏.路基排水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
        [2]孙成东.高速公路施工期间路基水害防治措施[J].北方交通,2014(12):92-93.
        [3]相金钧.浅谈山区公路路基的地下水害防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