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 任芳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任芳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工业正处于电价双轨制向市场化单轨制转轨过程中,因此研究如何妥善处理电价过渡期关键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目前我国电力工业正处于电价双轨制向市场化单轨制转轨过程中,因此研究如何妥善处理电价过渡期关键问题,对于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简述了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目录电价和市场化电价含义,分析了目录电价与市场电价并存阶段的典型问题,对现阶段我国电价过渡期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过渡期;电价双轨制;市场化单轨制;交易机制
        1 引言
        电力企业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型企业,电能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种类。在电力企业工作中,电力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针对于此,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已经成为了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内容,直接关系到了我国电力资源分配及运行的科学性与否。
        2 电力营销管理中的电费电价管理
        从实际工作内容来看,电费电价管理难度较大,工作人员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尤其是当前群众用电量增加后,如果仍沿用传统人工处理方式,不仅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精准度难免出错。电力营销就是将电能资源定义为市场上交易的一种商品,改变以往数据交互的能源供给形式,通过强调服务质量与商品价值来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强调市场竞争力。所以电力营销更加强项与经济市场中的信息构建,能够为社会电能输出提供更多选择。而电费、电价的管理需要根据市场消费环境制定,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多元化的电力服务,电力营销经常伴随市场形势而出现变化,所以工作人员也需要综合这些数据对电费与电价进行调整,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经济的最大化,提高用户对企业的满意度。电费的设定决定了群众对于电力营销的认可度,因此需要提高电费管理的精准度,确保企业内资金得到合理应用,保证资金的顺利运作。因此电费、电价管理也是电力企业日常运营中的基础工作,通过核算电费数据可以准确了解经济收益现状。做好管理工作可以精准核算细节,保证每个环节都能落实的更好,从而降低核算事物的风险,也能够避免人工二次排查,加快工作执行效率。
        3 影响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的主要因素
        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业务结构影响,二是政府职能单位的宏观调控影响。首先,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企业在业务结构中,主要的电能供应是以工业用电供应为主,居民日常生活用电以及小型商业用电为辅,农业用电最后,因此在进行集约化电费核算以及电费电价管理时,必须充分将业务结构考虑到其中,以满足用户用电需求量。其次,我国电力企业是以国有为主的,是政府宏观调控工作的重点所在,在进行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时,必须贴合居民用电实际,保证电费电价管理的科学性,才能够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
        4 电力计费管理营销信息化现状及改善优化措施
        4.1 加强数据统计
        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大数据、互联网、计算机等现代化科技正逐渐走进各行各业,在进行电力营销时,精准的数据统计是基础环节。为了确保电价定位的科学公平,需要加强数据统计渠道,全方位了解社会用电形式,为后期工作人员分析提供可靠依据。目前电力企业主要的数据收集渠道就是每个月定期收集的电费汇总报表,能够整合并汇总基础用电数据,收电费汇总报表中的数据覆盖范围广泛,包含了不同用电需求的用户信息,综合不同时段的电量、功率数据。在加强数据统计分析,还需要根据不同需求群体的用电情况及电压供应情况来系统的分层。例如:工业用电、非工业用电、农业生产用电、商业用电等等。

在后续分析时要对同一电压等级的用户进行分层管理,加强最终的统计效果。另外,在开展电力营销之前的数据统计时,还要严格核实现有营销手段,根据现有数据找出电能供应链中存在的疏漏,为后续审查制度的运行提供帮助。做好电力营销数据的统计工作能够帮助工作人员了解受众对于能源服务的意见或建议,并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定更完善的电能供给方案,促进辖区范围内用电安全与稳定性,给电力营销奠定合理、可靠的基础。
        4.2 电力计费管理信息化的方式
        电力计费管理信息化一般都是通过主站系统完成的,也就是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系统。主站系统通过集中器收集的大量用户的用电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后会得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用电方案,该方案尤其针对用电高峰期。主站系统在记录和分析用户数据外,还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工作人员对于用户用电情况的了解,具体表现在主站系统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做出不同的统计方式,便于工作人员的观察。在电量计费方面,主站系统与电力企业内部的结算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将处理过的数据传输给结算系统后,结算系统很快就能计算出具体的用电情况。
        4.3 加快建立完善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
        一方面加快形成“基准电价+浮动机制”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避免形成发电企业单边降价的局面。实现交易电价“能高能低”“能升能降”,使市场化电价能够真实体现电力供需、电网运行、燃料价格等因素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参与主体的市场培训。强化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电力用户对电力市场政策、交易规则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市场主体的市场意识、规则意识、诚信意识、风险意识。
        4.4 竞争定价制度
        竞争定价制度是指买卖双方在电力市场的交易中,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确立电价的方式。这种方法有利也有弊。它的缺点是风险很大,缺乏稳定性,价格变化幅度大。优点在于能够快速地反映出电力市场的供应和需求关系。政府审批制度、协议定价制度和竞争定价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电价制定体系。综合国内外电力改革的实践经验,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电力改革任重而道远,要经历一段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并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政府部门有力地干预和监管,在我国电力改革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电力改革的成功与否。政府监管一般从市场、定价、竞争和服务等方面入手,其中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对电价进行管制,这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制定电价电费管理条例时,需要严格按照市场规律与企业运行现状进行,从实践中总结管理经验。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统计数据的利用率,保证电价设置的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维护广大电力消费者的权益,从而推进行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宁容.电力营销管理中电费电价分析方法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1):210+222.
        [2]刘腾.现代电力企业电费电价管理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1):277-278.
        [3]程锦梅.电费电价管理中计费电量自动采集讨论[J].低碳世界,2018(10):259-260.
        [4]余梅.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思考[J].智库时代,2018(37):286+291.
        [5]曾嵘.论集约化电费核算及电费电价管理[J].低碳世界,2018(08):311-3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