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文件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唐德群
[导读]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的开端便是招标投标,也是保障整个建设项目进度质量的关键。
        湖北祺远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的开端便是招标投标,也是保障整个建设项目进度质量的关键。招标文件的编制情况对项目计价的准确、工期完成的时间、及质量安全的保证都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笔者就招标文件编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招标文件;编制;问题;
        1 目前招标文件编制还存在问题及成因
        1.1 招标文件编制的针对性不足
        在长期的招投标实践中,我国为了更好的规范招投标各行业在工程招投标实践中都提供了规范性的文本;但规范性文本是通用的,一般性的框架内容,对具体工程的针对性不强,需要编制招标文件单位根据工程具体规模特点和招标人的要求进行修改和补充,才能作为具体的项目上可操作性的招标文件,进而实现招标的目的,择优选择中标单位,实现项目目标。但在实践中,经常会发生招标文件的编制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的只是在范本的基础上简单的进行修改的招标文件;有的仅是其他类是工程招标文件的简单复制和替换。依据此种招标文件很难公正的进行评标定标,怎能保证评标质量和招标质量,更严重的会导致流标、废标和法律纠纷;会造成招标人、投标人、代理人巨大的损失。形成此种问题的成因:一是代理公司的责任意思淡薄,管理松懈,能力不足;二是代理公司的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基础素质和职业素质。
        1.2 资格条件设置不合理
        对投标人或潜在投标人实行差别对待和歧视待遇,设定资格审查条件、类似工程业绩、商务条件时往往与招标项目实际工程特征和需求不相适应;要求投标人提供特定区域或特定行业的类似工程业绩、奖项,并将其作为加分条件列入评分标准;在招标文件中限定或指定品牌、专利、原产地以及特殊的技术参数等,要求投标人提供厂家的授权委托书等。
        1.3 招标文件清单编制质量不高
        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招标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了招标质量、影响了招标项目的整个运营周期的管理及管理成本。目前我国工程项目招投标中,由招标人委托咨询单位编制招标控制价和工程量清单。这有时会造成工程量清单编制和招标文件的编制脱节。招标代理单位仅是将工程量清单简单的加入到招标文件中,没有对清单的规范性、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如在工程量清单中的去向漏项、特征描述不清、工程量不准确的问题时有发生。在评标实践中会发现有的工程量清单的规费、税金等不可竞争费率都会弄错。如某工程编制清单时养老保险计取标准为20%税金计取标准是10%,而招标发布招标文件时计取标准已变更为养老保险为16%税金为9%,但清单给定费率却没有及时修改。这将导致投标报价的中标价的费率标准与实际计算时的费率标准不同,造成造价的不准确和纠纷。工程量清单计价实行的量价分离风险分担的原则,量的风险是招标人的、价的风险是投标人的。正是基于这一点有的招标文件风险分担范围的界定显失公平,将应由发包人承担的风险强加给投标人。
        1.4 招标文件中的评标细则没有操作性和针对性
        招标文件是工程项目招标评标的纲领性文件,是评标定标的依据。招标文件的评标细则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评标细则中的评标标准和办法是招标评标的在基本准则。但在招标评标准会发现有的招标文件的评标细则只是不同工程的简单复制,根本就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技术标的评分标准的每一项都应是针对工程项目的内容、范围、特点来制定的标准,这样的投标人技术标才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符合工程,才能实现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安全等目标,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安全实现经济效益。有的招标文件竟然连工程概况和技术标准要求都没有,评标专家在评标中不知工程内容是什么的情况下就不能够做好技术标的评标工作。


        2 提高招标文件编制质量的措施
        2.1 强化招标代理单位管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护国招投标法》规定建设项目招标的组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招标人能够独立组织招标,编制招标文件并评标定标的可以自行招标;另一种是委托代理公司招标,目前大多数均采用第二种委托代理公司组织招标。随着招投标的全面铺开,从事招标代理业务的咨询公司队伍规模也日益庞大,满足了招标代理服务的需求,但队伍的质量则良莠不齐,规范代理公司代理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日益提上日程。
        作为智力型咨询服务公司更应该强化管理,强化分两个部分,一是强化单位市场准入制度,而不是放之不管;二是强化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提高人员素质。招标文件的编制好坏决定于被委托单位的资质和管理能力同时也决定于编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招标文件的编制绝不是简单的文档处理,编制人员应该是具有专业技术知识、招投标法律法规知识、建筑经济知识等知识,并能将之应用于招标实践的综合性应用型的执业人才。而目前有的招标代理公司中却配备不足,有的为了节约成本聘用的人员达不到要求。因此强化代理公司的管理应该加强,而不是放开。
        2.2 提高招标文件的审查力度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国项目招投标的流程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现在我国招投标网上招投标和电子评标已经全面化,大大提高了招投标的效率、节约了招投标的成本。作为招投标的基础文件招标文件经审查合格后会上传到招投标网上,供潜在的有意愿的投标人下载组织投标。信息化、电子化也为招标文件的审查提供了可能性。目前招标文件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和责任在于代理单位,但在审查环节的流于形式,把关不严有一定关系。目前全国各地市的项目招投标规模非常庞大,每一招标项目的招标文件都一一严格把关确实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且需要的是专业人员。但作为职能部门的职责之一,确应做好相关工作。如何做好呢,笔者认为: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效率;二是加强专业人员的投入;三是可以引入专家库的资深专家审核,借鉴施工图审查的程序进行,这样即减轻了工作量压力,又解决了专业化人员不足的问题。
        2.3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由于招标文件编制问题导致的招标失败、流标、废标等后果的法律责任应当由招标文件的编制单位承担。虽然目前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但责任划分的标准及流程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这就需要各地市的招投标监管部门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制定明确可行的责任划分标准及流程,监管到位程序公开。
        2.4 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为了更好的提高招标文件编制质量,应该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提高。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能力的提高,我国建筑领域的法律法规日趋完善,我国的招投标制度和体系也会发生变革。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日新月异快速发展、新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也会产生。这就要求对招标代理机构的从业人员应该持续学习和提高,所学的专业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法,具备知识基础了才能编制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招标文件、才能更好的做好招标咨询服务工作。因此对于招标从业人员应该进行网上或网下的指导培训与考核制度。
        结束语
        总之,招标文件的编制是一项细致、严谨的工作,一份高质量的招标文件能够减轻招标投标活动的工作量,这就需要招标文件编制工作人员严格把好质量关,为招标投标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洪志,侯瑨.招标文件编制的常见问题及建议[J].中国招标,2019(41):128-132.
        [2]陈海楠.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文件编制须注意的事项[J].中国招标,2019(40):140-144.
        [3]刘二飞.公路工程施工投标预算编制及报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9,38(31):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