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合肥分行 230000
摘要:随着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各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经济支付需求、财富管理需求的不断上升,互联网金融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眼球。随着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它不断地在“虎口夺食”,威胁着商业银行的主导地位。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时代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相应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策略
引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各类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营销的过程中,必须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运用更加科学、更具创新性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提升金融营销有效性。这就需要商业银行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金融对金融营销的影响,并运用系统思维和创新理念,大力推动金融营销改革和创新,促进金融营销步入良性轨道,最大限度提升竞争力。
1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有利影响
1.1网络支付更方便
有利于使我国的商业银行接收到更多中小客户,即更有利于长尾市场发展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依旧以银行卡收单、银行卡的发行受理、网络支付为主。且作为新型的互联网金融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拥有巨大的市场前景。第三方支付作为与银行对接的网络支付模式,拥有便捷快速的特点,用户只需要在网上就可完成支付,大大缩短了支付的环节。因此,也激活了长尾市场,有利于商业银行与琐碎的微小客户之间建立联系,增加市场占有率。当各种互联网的理财产品之间相互联系,居民有了更多的投资理财渠道,可以满足更多不同人群的理财需求。
1.2提高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效率,使资金流向更为合理
在传统的贷款模式下,只有具有良好信用条件并且拥有足够的抵押品的大企业,才能在商业银行贷款成功。但是亟须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抵押品、甚至在银行内部没有充足的信用记录,而且得不到银行的资金支持,只能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以高额的利率进行举债。但是由于逆向选择问题,高额的利率往往吸引来的企业往往是从事于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投资项目的破产率往往较高,这又会导致借款人采取高利率的方式进行放款。一些具有优质投资项目的企业因为投资项目风险低收益低导致没有偿还高额利率债务的能力,从而使得企业无法跨国初期资金投入门槛,轻则导致企业运行受阻,严重的更会导致企业破产。但是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是银行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取全方位的大数据征信,对企业及个人进行信用分析,达到合理的放款,是资金配置的效率更加提高,资金的流向更为合理。
2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有利影响
改变了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地位。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的规模达到4.38万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904%,2018年的规模持续走高,全年达到9.78万亿元,同比增长122.9%。由于互联网产业的充分发展,如今支付中心已经渐渐从传统的商业银行转移到互联网金融,现在互联网产业的大量出现,包括电子商务行业的崛起,人们开始意识到第三方支付带来的便利性,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出现也让人们开始意识到已经不需要去银行现场办理业务。自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后,余额宝、理财通等新业务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商业银行,这是对商业银行的一大冲击。
3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3.1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
由于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由于目前的第三方支付还存在许多信息披露的问题,无法保障绝对的安全,这也就衍生出了许多的风险。银行处在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背景下,应当在加大技术创新和发展的同时,注重内部制度的完善,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督,在掌握互联网信息传播的规律后,也要防止互联网安全技术的漏洞以及提高各部门的监督。
3.2改进金融营销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商业银行在开展金融营销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积极探索更具有创新性的金融营销模式,努力提升金融营销有效性。要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作为重要的营销模式,在巩固“线下”营销渠道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线上”营销平台建设,比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官方网站、APP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开展营销,最大限度提升金融营销的拓展性。要更加高度重视金融产品创新,特别是在开展金融营销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推动产品策略创新方面下功夫,以“电子化”业务作为基础,切实加大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求
3.3注重互动机制建设
网络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商业银行要想更有效的解决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一定要在开展金融营销的过程中加强互动机制建设,通过强化与顾客的有效互动,最大限度提升金融营销活动的满意度。商业银行应当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具有较强综合性的“互动营销平台”,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与交流,对于顾客的问题应当及时回复并认真加以解决,进而提升商业银行的顾客“黏度”。在与顾客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也要广泛征求顾客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金融服务、金融平台的意见和建议,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要利用互动平台开展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精准性”。
3.4结合自身数据收集优势,深化大数据的利用
商业银行要利用自身收集数据的优势,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对海量的、多类型的、快速流转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客户的消费习惯,对客户的行为进行预测,挖掘出潜在的数据价值。银行要学习P2P模式与众筹模式,实现自身产品的多样化、网络化,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可接受度。并且不能囿于传统的抵押贷款模式,要大力开展大数据征信模式来提高借贷效率、增加银行营业利润。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大数据征信系统,合理预测客户的偿贷能力,在无需抵押的情况下,快速地进行放贷,做到精细化管理。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户的需求,做出差异化的银行理财产品,更新产品设计、进行业务开发、推动业务种类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做到精准营销。
3.5将创新性拓宽业务范围
互联网金融所触及的部分业务领域是商业银行可以考虑进军的方向,以开放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为例。长期以来,因贷款规模小、收益低、风险高,中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一直被我国商业银行所忽视。相比大企业,中小微企业固然是小额贷款,但它却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其业务和规模都处在快速成长期,急需大量资金支持发展。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中小微企业的这些特点,可与互联网科技企业进行合作,辅以互联网技术手段,利用中小微企业的交易信用数据,来探索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模式。
结束语
我国传统商业银行在当前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下行、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面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与日趋成熟的严重冲击,必须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理念,积极拥抱大数据、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大零售”或“混业经营”模式,积极实施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彦明,徐佳旭.新时代农商银行发展出路探讨——构建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农商银行+电商+第三方支付”联合发展模式[J].农村金融研究,2019(11):21-27.
[2]邓宇.数字金融时代:开放银行新浪潮[J].金融博览(财富),2019(10):32-34.
[3]塔娜.浅谈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的发展[J].农家参谋,2019(20):171.
[4]朱海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5]姜兆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