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2112719911104XXXX
摘要:在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保证施工安全性,而施工安全性的保障需要实行施工安全管理,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必要任务及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当注重施工安全管理,并且选择有效策略及措施开展施工安全管理,从而使施工安全能够得到良好保障,进而使建筑施工得到理想效果,实现其良好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1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意义
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此过程中工程管理尤为重要,是建筑施工过程中顺利实施的基础。但是,由于建筑施工极易出现安全问题,这就需要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这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意义重大。首先,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强化安全管理,能够使施工有序进行,并且在此基础上确保施工的规范化,以此为施工质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由于建筑行业施工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人员施工期间的自身安全。最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强化安全管理,能够使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有利于建筑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这对建筑行业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筑工程管理安全事故类型
由于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极易出现不同的安全事故,从安全角度进行分析,安全事故分为不同类型。首先,高空坠落。在进行大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因施工高空作业与地面距离较大,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会使施工人员产生一定恐惧感,并且在此基础上若设备不完善,极易导致设备故障,极有可能产生高空坠落的风险。其次,坍塌。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对地面以下空间进行开发,若开发过度会导致地表空洞,极易出现坍塌情况。再次,物体打击。在施工的过程中,如若施工设备使用不当或者存在故障,会在较大程度上对施工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最后,触电事故。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电能,如果对电路控制或使用不当,极易发生触电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人员伤亡。
3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3.1缺乏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于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因为没有制定完善的现场施工制度以及布置相关人员监督落实,使得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小的风险隐患,譬如塔吊是施工中一个必不可少却危险系数极高的存在,但不少施工方都没有制定塔吊的安装拆卸施工方案,也没有紧急避险方案和应急方案,也导致在拆卸塔吊的过程中,负责拆卸的人员都需要承担巨大的生命安全风险。再比如施工用电,施工方很少加以重视,施工现场的电力设备常常没有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而且也不设置总漏电保护装置,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整个施工过程中极其巨大的安全隐患,而制度中却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或者强制要求,所以尽管这些内容和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息息相关,却总是被施工方或者监管人员忽视。
3.2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
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第二个大问题,实际上,在施工过程中,缺少安全意识的不仅是施工人员本身,也包括工程的管理者在内,因为不了解安全施工方面相关的知识与技术,那么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而言也就无从下手。因为实际施工人员大多数是民工,受教育程度并不是很高,而管理人员自身也不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因此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概率。
从当前的建筑行业现状来看,施工方因为对项目利润的考虑,都期望工程施工能尽早开工和完工,故而对于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现场施工人员都不会做定期的培训,大部分施工方仅仅只是发放安全手册给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让其通过文字自学,这种培训缺乏临场感和真实性,难以使他们树立安全意识,对于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保障很不利。
4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4.1健全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全面推行,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健全现有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积极促进制度的落地与实施,通过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来提升工程的安全系数。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让工程中的每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权与责,最好是实行安全责任制,让每一个部门都培养出较好的责任心和安全生产的意识。第二就是可以建立专门管理安全的服务小组,指派专门的负责人来贯彻执行制定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项目中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以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形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同时可以作为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保证部门间沟通的畅通。最后,增加责任的同时提高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权利,站在企业利益和工人安全的角度,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与控制,除了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更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合理合法性。
4.2实施安全教育,培养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我国针对建筑行业专门设立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要求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以及设备操作技能培训,企业要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就需要做好安全教育,全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当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有了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技能,能有效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安全知识和安全防护意识都相对薄弱,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之前应该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除了理论上的安全知识,还需要专门开设施工中所用机械设备的操作技能的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知识,并且了解如何安全操作机械设备,工作中要定期开展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除此之外,对于工程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培训,提高其安全生产管理素质,可采用定期培训与考核的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术与水平。
4.3加大安全施工生产投入
从施工单位的经济角度出发,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就能保证工程项目的如期交付,才能降低企业的机会成本,缩减开支,从而保证企业的经济收益。安全生产是需要投入一定资金的,除了通过驾驭培训的方式,还需要有高质量的安全防护设施作为后盾,因此要确保施工的安全,就需要加大安全施工生产投入,确保这部分款项都用在了购买安全设备上,而不是用在其他地方。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与监理方要做好监督工作,确保安全防护设施的数量与质量,杜绝不法分子因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采购不符合规范的防护用品。
5结语
在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而施工安全管理是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方式。所以,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认识,并且要清楚了解施工安全管理现状,依据其现状选择相关策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有效管理,使建筑施工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在此基础上使建筑施工取得更满意的效果,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的要求及需求,促使建筑施工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蒲智慧.探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J].江西建材,2017(21):235+239.
[2]马永飞,曹俊林.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资讯,2017,15(02):63-64.
[3]江星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浅谈[J].科技与创新,2017(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