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市 401331
摘要:语言差异是最常见的文化差异,由于军旅文化差异的存在,各国军事用语中的概念、理念呈现出非完全对称的状况,导致国际军事交流中沟通障碍的出现。高等教育中的军事英语教学,属于专业英语教学。由于学习者英语基础不同,以及学习目的与需求各不相同,军事英语教学呈现诸多困难。本文从文化对比的视角浅析军事英语教学的理念与模式。
关键词:文化对比;军事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高技术战争,对我军广大官兵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外语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军事人才诸多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军委有关部门曾多次强调学习外语的重要性,也对军官的外语素质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军官必须“熟悉军事外语词汇,掌握军事资料阅读与翻译的基本常识”并“具有阅读、翻译外文军事资料的初步能力”。
一、军事英语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远洋护航和海外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频繁,舰艇出访和联合演习等活动持续增加,我军也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行动。全球活动中,各国军方人士以军事基础知识、军事指挥理论、军事科技运用和军事外交为主要内容的交流必不可少。为增长我军军事人员的军事英语能力,各军事院校相继增设了军事英语试点课程。此种专门用途英语的教授重点,在于语言知识点与文化内涵的融合式教学。教员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并密切关注国际军事领域的最新进展,模拟设计实用军事任务与语言活动,辅助与协调学生的合作任务及单项任务,科学评估及考核学员的学习情况。学员学习中最大的难点在于区别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差异。从认知到区别,再到文化认同的过程是漫长且辛苦的。学员刚开始接触异国文化时,对各种新奇的方面是充满好奇与兴趣,之后开始察觉文化差异,体会到由此而来的语言压力,部分学员开始感到困惑、无助,某些个体开始否定文化差异,产生攻击倾向,衍生对异国文化的质疑与否定。与此同时,价值观的不对等,也可能导致跨文化研究推论效度上的偏差。此类症状学员如若通过自律亦或外部力量及时解除心理障碍,后期再加以引导,将重新开始承认异文化,适应新语境。经过文化认同后的学习体验,会对文化差异有进一步的认知,更能够领会情感生活中的语言文化,实现自我价值认同。
二、建立文化对比视角下的军事英语教学模式
一方面,准确把握教学对象。教育心理学主张教学设计从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及学习动机出发,结合学员已有的知识框架,遵循系统性、程序性、可行性、创造性原则,确立以教师与学员为两个中心点的教学体系,强调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军事英语教学亦应突出教学对象的针对性,明确对象的类别和层次。军校英语教学通常包括专业英语教学和通用英语教学。通用英语教学包括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层次的教育,适用任职教育、学历教育等。军事英语教学属于专业英语教学,让学员所学能够有的放矢,学以致用。设定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先前步骤,是对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作全面细致的了解,包括所接受教育的类型,及已具备的通用英语及军事英语的基础水平,还有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以及工作岗位的任职需求。
另一方面,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其中,对比手法就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对比教学即是借鉴及效仿文学写作当中的对比修辞法,将具备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对立面放到一起对比分析,梳理相同与不同处。此种教学手段,其本质特征在于“参照”、“比较”和“对比”。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对比教学法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求同比较法,将相似相近的知识点进行比较,找出共性,增强规律感及分类意识;二是求异比较法,将事物或事件的对立面进行对比,引导学员揭示差异,增强逻辑性及思辨能力。
在军事英语教学中,通过对比教学,能引导学员发现母语和目的语言的语用结构差异以及国家军事文化的异同,从而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教学对象的心理特征,为学习者量身订制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
在军事英语教学实践中,面对动态变化的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有几个方面的文化因素须要加强关注:
1.军事词汇。军队院校的英语教学理念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在有限的课时内尽力扩大有意义的语言输入,二是将词项替代例句而作为教学的基本单位。词项是较词汇更大的概念,它包含单个存在的词型以及惯例化的短语。语言学家莱昂斯对语言文化作过这样的描述:“每一种语言在词语上的差异都会反映这种语言的社会产物、习俗以及各种活动在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词汇能够体现语义系统中的文化对比,是最明显的文化载体。各种语言都带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词汇,即所谓的“文化内涵词”。军事词汇与军队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差异下的词项学习,涉及细化类目众多,分为军事共核词汇、军种独有词汇、兵种技术词汇等等。例如,军人职务和军衔称谓语体现出的差异。中国军队多使用职务称谓,而英美军队多使用军衔称谓。军衔起源于15-16世纪的欧洲,它是表明军人社会地位和军事级别的称号,有利于提高军人荣誉感和责任心,方便军队的指挥与管理。无法得知军衔和职务时,英语中一般采用sir或madame来称呼上级,汉语中的尊称多为“首长”。
2.军事文献句法。篇章系统在不同的语言中频繁体现文化差异,其文化对比多属于表达方式的不同,涉及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在这一点上,军事英语文献中体现出的文化特点与通用英语基本一致。其中涉及语法范畴、句子组合方式和语篇结构方式。熟知文化特点对于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与输出能力至关重要。首先,英语语法意义的表达依靠名词、代词、形容词的形态变化,汉语依则依靠词汇手段;词汇与句子的关系搭配中,英语偏重“形合”,汉语偏重“意合”;在陈述方式上,英语重视间接性叙述和抽象描写,汉语则重视直接性叙述和具体描写。此类语言的差异,体现出的是民族思维的差异。英美注重思维的个性,强调理性分析和形式论证,中国人注重思维的整体性,突出综合性,强调主体意识和对立平衡。在句子的组合上,英语凭借关系词,结构方式严格而明显,汉语凭借语义结构对接,结构方式灵活而呈隐性。类似差异均可通过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比对找到根源。
3.语用。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因此军事英语学习中,须了解外军中体现的个人奋斗、独立精神和个人主义等传统文化观念,理解其行为模式,消除军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与障碍。交际系统中的军队传统价值观念的文化对比,能帮助学员探析语言逻辑的规律。例如,美国文化的真谛在于“变化”二字,核心思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不停顿。变化的常态体现出不断打破常规、不断创新与进步的精神。相对而言,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几千年来正是在“稳定”中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保存其完整性并延续的原因。文化发展的核心要素,辐射国民生活各个层面,也包括军队文化。
专门用途语言教学的教学理念设定至关重要,军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尤为紧迫。军校的职业教育,一端连接学员素质,另一端连接战争需求。面对转型后的部队教学任务,军事英语课程须以应对作战岗位需求的英语能力为核心理念,发展将英语技能归入专业素质整体构成的教学模式中。
参考文献
[1]周公压.军队院校外语教育军事转型之路——关于军事英语课程体系建构的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8,9(3):90-93.
[2]寇建.非战争军事行动视角下的军事英语教学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3(3):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