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33062119900214XXXX;2.身份证号码:33108219920916XXXX
摘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用到的施工技术类型较多且十分复杂,因此,应做好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做好施工质量管控,以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论文分析了市政道路桥梁的基本结构,描述了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具体的应用,并提出了有效提高现场施工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 现场施工技术; 探讨分析;
1 市政道路桥梁结构分析
我国的市政道路桥梁车流量非常大,所以,对工程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道路桥梁主要由上部结构、桥梁支座、墩台等结构组成。其中,上部结构由梁部、桥面铺装、附属结构等多个部分共同组成;桥梁支座主要是传递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其施工质量会影响整个桥梁的稳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支座的稳定性;桥台位于桥梁工程的两端,主要是衔接道路的路基路面;桥墩是对上部结构进行支撑,并将来自上部结构的荷载传至地基和基础部分。
由此可知,市政桥梁的结构比较复杂,加之工程建设的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本文针对现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
2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基本结构及施工特点
2.1 市政道路桥梁的基本结构
一座完整的桥梁,基本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桥跨结构,具体作用是在通行线路中跨越障碍,以确保原先路线的通畅,直接承受自身重力及来往车辆荷载。(2)支座系统,连接桥跨和桥墩或者是桥跨和桥台,传输荷载并保证桥跨的变位。(3)桥墩,其主要用于承受桥跨部分的向下的力并且将力传到地基部分。(4)桥台,一般是指桥两边的支撑部分,主要作用与桥墩相同,还包括了承受路堤的土压力,避免路堤滑塌。(5)蹲台基础,主要用于保证桥梁墩台的安全性能。
2.2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特点
2.2.1 施工准备时间短,工期紧促
作为市政建设工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一般都是由政府资助。由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一般在城市中人口较密集的地区进行施工,考虑到其对城市日常生活和交通运输的干扰,因此要求其施工的准备时间较短,施工也很紧急,工期要求严格。
2.2.2 施工场地小,动迁量较大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通常都是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内进行施工,施工的场地十分狭小,经常需要开挖基坑或拆迁周围的旧房,影响施工路段的交通与环境,干扰附近市民的正常生活,这使得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难度就更大。
2.2.3 施工现场地下管线复杂,原料成本高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难以避免地下供热、供电、供水、电信、煤气等管线复杂交错且位置不明的问题,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施工很可能挖断管线,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道路桥梁工程项目需要的原材料成本在整体工程成本中占比相当高,合理选材也是道路桥梁工程不容忽视的问题。
3 市政道路桥梁现场施工要点分析
3.1 混凝土施工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非常关键的施工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进场、配合比的确定、下料搅拌、养护等环节都非常重要。为了提升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时,应选择钢纤维材料。这种材料能够提升桥梁结构的抗剪强度以及抗裂缝能力。另外,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实现一次性浇筑,并对振捣时间和频率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后期养护过程中,应确保养护措施的落实,科学把控养护时间以及养护方法,提升混凝土结构整体的使用寿命。
3.2 地基施工
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地基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合理处理施工区域中出现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的常用处理方法包括:换填法、碎石桩搅拌法、负荷地基法等。这些方式能够调整地基的含水率,使地基的整体强度得到提升,以避免桥梁结构出现较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此外,在地基施工过程中,要重视道路桥梁过渡段的施工,确保过渡段的地基强度能够达到要求,防止跳车以及裂缝问题的发生。
3.3 钻孔灌注桩施工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开展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十分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多数工程采用定位实测的方式确定钻孔的位置。技术人员要与施工图做好对比核查,如果出现问题应及时改进。另外,技术人员要先做好泥浆循环系统的设置工作,确定泥浆池长度、深度以及容积的过程中,应把控数据的准确性。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缓慢地进行开钻,如果速度过快,可能会出现坍孔的危险。钻孔深入到砂石层时,要根据泥浆的密度来调整钻孔的进度。钻孔结束后,要做好清理工作。
4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施工过程中监督工作不到位
由于工程开展过程中技术操作十分复杂,所以,必须对操作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以保证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当前一部分工程单位虽然建立了监督管理体系,但没有针对性,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导致监督工作没有发挥实际效用,监督工作存在着形式化的情况,因此,在监督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4.2 操作完成后缺少追踪核查
为了确保所有的技术操作都能符合工程的建设标准。在建设过程中,要针对每一项技术操作进行追踪核查,这样才能严格确保工程的质量。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刻进行二次返工修补。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施工单位完成了建设项目之后并不会花费精力进行技术操作的核定,导致一部分技术操作存在问题,也无法及时地发现。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影响道路桥梁的质量,出现一定的安全问题。
4.3 桥梁裂缝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桥梁缝隙问题最为普遍,而最容易出现缝隙的就是混凝土桥梁,混凝土开裂就是根源。桥梁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城市的美观,而且影响桥梁的质量安全,轻则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重则使得桥梁坍塌。桥梁的坍塌,不仅危害国民经济,更加严重的是会对市民的人生安全造成威胁。“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混泥土施工工艺应认真对待,从源头起防止问题发生。
4.4 钢筋锈蚀
保证桥梁使用寿命的关键是钢筋。钢筋锈蚀会导致一系列化学反应,一旦钢筋开始出现轻微锈蚀,就会逐渐锈蚀钢筋内部,降低钢筋的力学性能,承重能力丧失。随着钢筋的锈蚀,周围混凝土也会出现开裂、膨胀等现象。这对整个道路或桥梁的破坏都是致命的,并且这种损害是避免不了的。但在桥梁和道路中,普遍会出现钢筋锈蚀的情况,就使得桥梁和道路不能够长久的安全的使用下去。由钢筋锈蚀引起的的连锁化学反应最终会使整个桥梁道路丧失力学性能,不堪一击。
5 技术应用改进分析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开展过程中应用的技术类型多种多样,且十分复杂,施工环节也非常烦琐。为了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在施工前期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在各项技术应用之前,要针对施工图进行具体的分析,确保选择的施工技术是合理的。之后,根据工程的实际操作难度以及操作标准选择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并根据每个工作人员的技术特点安排工作岗位,确保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安排到位。另外,可以实行岗位负责制完善施工过程,并组织操作人员接受岗前培训,做好技术交底。此外,还要对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意识以及工作责任感。
为了提升整体技术操作水平,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要到位,其中,进行技术交底要针对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任务。要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技术人员能够灵活地掌握相关的技术应用方法。
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应做好外部监理和内部监理,确保能够动态化地进行技术监理分析,还应不断提升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设立一定的奖惩制度,确保监督人员能够认真负责。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针对技术完成的结果做好核查。如果出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制定紧急处理方案,减少技术操作问题,严格地把控建设的质量,尽可能地减少成本。
6结语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开展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类型以及技术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十分复杂,无论采取哪种技术方式,都应积极地对操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前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做好工程开展过程中的监督工作以及技术核查。这样才能够提升整体的技术操作水平才能够不断地提升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丰仁.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5):129-130.
[2]左良志.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45):267-268.
[3]王义兵.基于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3):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