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杨华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杨华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施工技术也不断的完善,与此同时水利施工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以环境为代价,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水体污染,还有地震,海啸,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警告。

        黑龙江省启鹏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利施工技术也不断的完善,与此同时水利施工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以环境为代价,全球变暖,冰川消融,水体污染,还有地震,海啸,等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警告。保护环境,刻不容缓。生态工程原理可有效的保护环境,本研究主要浅析如何应用生态工程原理来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应用生态工程;水利工程施工;环境问题;
        前言
        在当今迅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充沛的资源促使更多的项目开工建设,建筑工程得到长足发展,水利工程也不例外。鉴于水利工程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众多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影响千秋万代,必须在施工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做到生态水利工程施工。而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个棘手的问题,它往往涉及多个方面的问题,诸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空气及居民的生活安全等。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重视生态工程运用原则,采用有效的环保措施,使得水利工程在施工中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益。
        1.水利施工中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1.1施工时带来的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其在回收前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与加工,一定不能直接排放,否则,会对施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破坏施工区域生态平衡。由于工程建设的特殊性,施工过程中出现一定量的固体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储运过程中又会产生一定量的粉尘颗粒,若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也会影响生态环境。但是,不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处理方式,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束手无策,造成环境影响问题。
        1.2施工时的噪音污染
        我们时常会听到由于施工产生噪音,导致附近群众怨声载道,甚至和施工单位打起官司的事件。大型水利工程施工前一般会遣散周围居民,但是,不少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并不具备这种条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很容易影响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利施工过程中也难免出现这样的问题。水利施工时,我们需要不断来往运输各种材料,并用机器加工处理,勘探地形进行爆破工作等。这会给周围的居民和工作人员带来了严重的噪音污染,爆破还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要及时寻找相关手段,解决噪音问题。
        1.3施工时带来的水污染问题
        水利工程的施工,若不对排放的污水进行较好的技术处理,一定会出现水污染的问题。水利工程产生的大量污水主要来自人们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生活污水自不必多说,施工时产生的污水主要是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的,比如在对坝体进行灌浆,用混凝土进行堤坝大面积浇筑时,如果没有成熟的施工技术和良好的施工方式,就会产生大量废水。此外,检修设备时也会产生含有大量污油的污水。这些有害的水若直接排放进水里,会对下游水体的水质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进而影响水里各种生物的生存以及利用这些水的人民的身体健康;若不排放进水里,只是排进施工地区的附近,这些污水渗入地下时,就会大面积污染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使用的不安全。除了污染水体,建筑堤坝进行蓄水,拦截水势运行时,还会造成水量分布的不均衡,使下游需要水流灌溉的土地出现盐碱化的现象,蓄水还会抬升地下水的水位,淹没部分区域,就比如在长江三峡的建设中,就有一部分区域被淹没在水下
        2.生态工程原理应用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2.1互补共生
        遵从互惠互利原则的前提下运用生态工程原理来解决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引进先进技术,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采取同步发展的方式降低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规划协调进行现场施工管理,本着互补共生的基本原则,促进环保工作与水利工程施工两者间的平衡。
        2.2有效利用主体空间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将生态种群分布结合水利工程具体实施过程,提高主体空间利用效率。


生态种群分布有平面或垂直分布两类,做好基础种群管理工作,能给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带来较大便利,同时还能有效保护周边环境。通过对主体空间的合理利用,协调管理水土资源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从生态体系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全局出发,做好系统性的统筹安排,落实科学的管理方式,将水利工程施工中危害生态环境的内容降至最低,实现循环发展模式。
        2.3经济与生态环境两者间相互适应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人、自然、工程间的协调工作,遵循经济发展与环保工作相互适应的基本原则,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环境长期发展的角度处理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以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只讲施工管理工作的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到日常生产管理进程中去,保证两者的协调发展,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将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使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充分融合。
        2.4循环利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要遵从循环再利用原则,提高各类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对使用过的废弃物进行加工处理,能够循环利用的要积极利用,这样不仅做好了基本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而且还节约了资源,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环境问题的具体对策
        3.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区域进行细致勘察,收集整理相关水文地质、环境等数据信息,并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相关设计单位根据勘察数据,结合分析结果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综合多方因素,综合考虑生态环境需求,进行科学规划,将水利工程施工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3.2提高现场工程建设人员的环保意识
        通过提高现场人员的环保意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污染问题,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地理环境和地质条件,减少爆破活动,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污水排放,需要进行处理的污水要达标后才能进行排放。
        3.3改善施工环境并加以保护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环境进行改善和保护,在注重现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的基础上,保证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满足现代化施工需求和质量要求,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通过现场道路硬化处理、清扫除尘、洒水降尘等措施防止或降低空气污染,采用先进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噪声污染问题,针对废弃物和污水进行严格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4加大施工监督工作力度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通过管理机制对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规范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内容、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并根据分析预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影响,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确保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化的基础上进行水利工程建设。
        3.5建立生态工程体系
        通过建立生态化的工程体系,将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从生态效益与工程效益两个方面综合考虑生态工程实施原则,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生态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从而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结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时,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要严格把控质量、进度、投资、安全与生态之间的关系,降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局面,真正做到生态水利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张强.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3):131.
        [2]白艳.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分析[J].门窗,2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