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摘要:在目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理念对规划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提高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质量,采用生态理念,坚持生态规划、生态部署,对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应当认识到生态理念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理念对整个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影响,按照生态理念要求,掌握正确的设计原则,做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提高景观规划设计质量,保证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符合生态理念要求。
关键词:生态理念; 乡村景观; 规划与设计
引言
生态理念对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采用生态理念不但能够提高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有效性,同时还能够保证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取得积极效果。基于对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了解,生态理念的运用既反映出现阶段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侧重点,同时也使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能够找准设计重点,能够在规划设计中提高其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我们应当对生态理念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当根据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实际需要,正确应用生态理念,推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有序进行。
一、乡村景观与规划
(一)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主要是指在乡村环境下具有一定观赏作用的景物,从目前新农村建设来看,建设宜居环境和美丽乡村是重要内容,在乡村建设中,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至关重要。乡村景观既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还要符合农村发展实际,使乡村景观能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在景观的美观性、景观的实用性方面满足要求。因此,了解乡村景观特点,按照乡村景观的要求做好规划与设计,能够提高乡村景观的建设质量,满足乡村景观的建设需要,确保乡村景观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二)乡村景观特殊性
1.乡土聚落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最突出的差别在于乡村景观具有乡土聚落的特点,乡村景观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观赏性,同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应当成为农村村民聚集集会的重要场所,能够发挥其使用属性和功能特点,能够使整个乡村景观成为农村的重要聚集场所,解决农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缺乏聚集场所的问题。通过乡村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能够赋予乡村景观乡土聚落的特点和功能属性,能够成为村民驻足观赏的重要场所[1]。因此,了解乡村景观的特殊性,对于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而言至关重要。
2.受人工影响的大地环境
乡村景观在规划设计中与乡村的大地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乡村景观在建设中即使采取人工建设的方式,但是在规划建设中还要重视与大地环境的结合,避免乡村景观表现出突兀感。从这一点来看,在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中,应当与景观的自身形式和周围环境紧密结合,只有融入到环境中,才能够提高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质量,进而符合审美要求,避免乡村景观在设计中,因不符合环境要求而影响去规划和设计质量[2]。因此,了解乡村景观的特点及其属性是规划设计的重点。
3.多样化乡村社会文化特征
乡村景观在规划设计中,应当与乡村社会文化相结合,应当按照乡村社会文化的特征和乡村社会文化的类型设计景观的风格,使景观能够与乡村社会文化相融合,成为乡村文化的代表,同时也能浓缩乡村文化精神,使乡村景观能够具备突出的文化属性和景观属性,在乡村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乡村景观具有多样化的乡村社会文化特征,是整个乡村社会文化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结合点,对整个乡村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了解并掌握这一特征,对做好规划与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三)乡村景观规划内涵及特征
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既是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推动农村环境建设和提高农村建设质量的关键手段,做好乡村景观规划,不但能够提高乡村的建设效果,满足乡村建设要求,同时也能够彰显乡村文化,使乡村社会文化和特色文化能够依托乡村景观得到有序发展,对整个乡村文化建设而言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乡村景观规划已经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规划,同时也是软件环境的规划,反映出整个农村建设的发展背景以及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了解乡村景观规划内涵及特征是做好乡村景观规划的重要切入点。
二、生态理念下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原则
(一)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理念下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应当将生态作为优先发展的原则,乡村在发展中生态理念是科学的规划建设方式。生态优先反映出对乡村生态环境的尊重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点,也是乡村建设必须满足的基本要求,强化生态优先原则才能使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满足乡村发展要求,形成与乡村环境的融合,带动乡村生态化建设不断发展[4]。因此,生态优先原则是乡村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应当在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得到突出。
(二)遵从乡土性原则
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当遵从乡土性原则,应当符合乡村的发展实际。景观在设计风格、设计内容以及景观的内涵和表现力方面都要具备相同特征和乡土气息,避免景观设计过于时尚脱离乡村文化。乡村景观与乡村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乡村特色文化的代表,在景观设计中既要融合乡村文化内容,同时也要在发展中按照乡村文化的要求设计。因此,遵从乡土性原则是提高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质量的关键,也是满足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求的重要措施,遵从乡土性原则对做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三)可持续性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原则,应当符合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应当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应当根据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有针对性设计,在乡村景观的内容、类别、形式以及乡村景观的表现力方面都要满足可持续性原则,使乡村景观所使用的材料、采用的建设方法以及建设的侧重点都能够具备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使整个乡村景观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因此,做好乡村景观设计,符合可持续性要求是做好乡村景观设计的关键。
(四)让自然做功原则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应当让乡村景观与周围的生态资源相结合,形成共生的生态系统,能够让周围的生态环境更多的为乡村景观服务,使乡村景观在规划和设计中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通过自然做功的方式,提高乡村景观的表现力,满足乡村景观发展实际。通过这一方式提高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效果。因此,让自然做工是解决乡村景观设计问题的重要手段,对乡村景观设计的开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结论
总之,在目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生态理念对规划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了解,在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中,既要掌握正确的设计理念,以生态理念为指导推动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同时也要掌握正确的设计原则,按照生态理念要求采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使整个生态理念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能够满足科学性合理性要求,同时在乡村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质量方面能够达标。因此,按照生态理念要求做好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对整个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质量的提升和有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翟欣,何庭.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探讨——尊重乡土植物[J].现代园艺,2015(18):12-13.
[2] 胡勇,罗翠红,游燕.城市近郊乡村景观格局营造方法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9):90-91.
[3] 李斌,曹倩倩,何洁琼,刘爽.基于村民参与式的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06):67-68.
[4] 刘沛林,廖柳文,刘春腊.城镇人居环境舒适指数及其组合因子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3(0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