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中牟县林场 河南郑州 45145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林业发展迅速,生态林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林业建设关系到我国的经济社会是否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环节。正确看待生态建设处理好生态建设与林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模式有助于整合林业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应该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发展的研究,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林下经济;生态系统
引言
林下经济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自十八大以来,为了深入贯彻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建设要求,需要主动适应生态环境新常态发展,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加强林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新时代如何开展林业生态建设
在新时代林业生态建设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传统的林区发展模式主要以木材资源为主,存在着生长周期长,林区人工栽培跟不上砍伐的步伐,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原始森林被破坏,加剧了土地荒漠化和土地沙漠化。显然这种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林业生态建设就是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多学科相互配合构建适宜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的利用资源和环境。林业生态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木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的林业经济中,木材资源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生态破坏的主要因素,要保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的规划木材资源。提升木材的加工和利用水平,提升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开展深加工行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2)林区空间的多层次开发利用。结合当地生态系统特点,充分利用林地的生态资源与环境资源,积极推行林下经济和林上经济的协同发展,尤其是提高林下经济的比重,通过合理开发种植和养殖业,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3)潜在价值的发掘。深入发掘林区的潜在价值,结合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开展乡村旅游,林区旅游等。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稳步增长,实现林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林区的生态建设。
2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并对在林下乱采乱挖的行为进行遏止,通过科学培育、有计划地采摘等措施,合理加强对林区的管理。在林下经济作物收获后,及时对林地进行科学施肥,选择适当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如果种植的林地条件脆弱,那么对林业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这样还会导致林业状况进一步恶化。
3具体措施
3.1强化科学的抚育间伐管理
抚育间伐工作在林下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影响林业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对木材科学的抚育管理。抚育间伐工作要严格按照砍密留稀、砍劣留优、强度适中、统一养护的原则进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在砍伐林木前,必须获得林业管理部门的批准,同时公布有关部门文件,以取得群众的认可。另外,在采伐前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好相应的标记工作。在砍伐杉树的过程中,切根应不超过10cm,确保幼苗的根系不受到损伤,以保证幼苗的后续生长。科学的采伐管理是提高林木利用率的关键,也是加强林业生态保护的关键。
3.2林下养殖模式
林下养殖实际上是通过林下空间进行立体养殖,其中包含林下养殖家禽、林下养殖家畜、驯养野生动物等。林禽模式,常见的主要包含鸭、鹅、鸡,林下经济为禽类动物提供了优质的生长空间,达到以林养禽、以禽养林的双向机制;林畜模式。主要包含猪、牛、羊、兔,该模式将草本植物作为基础,实现林下养殖模式的自给自足。在牲畜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可以直接还回林地,提升其土壤的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林渔模式。
主要包含鱼、虾、蟹等生物,这种模式的短期经济效益较为显著,但容易破坏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注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林下经济可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林下复合式经营模式可以形成“灌木层-乔木层-微生物-动物-草本植物”的林层结构,可以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数量和微生物的具体使用情况。可以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数目、消费者等角色,提升系统中各种物种结构的数量、空间结构数量、营养结构数量,使其更加趋于稳定性。林下养殖还可以促进森林资源的重复利用,保证复合经营中的物质循环,通过林下经济系统为外部提供蛋、食用菌、肉类等有机产品,降低了经营系统中资源的浪费。
3.3建立相关的监督制度
加强林业环境的监测,制定林下经济的流程,进行权责细分,并由此将探测环境的监控直接放入到日常的监测当中,针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和森林环境情况,进行每时每刻的监督和汇报,这样才能真正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且能够及时地报告和处理。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越来越快,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森林的生态环境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出,环境保护对于人们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护好生态环境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就没有好的林下经济,二者一直都是共生关系。
3.4创新思路建设
关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发展,坚持林业生态建设整体推进,建、关、管、改并举,按照“打绿色生态牌,走合作带动路”的要求,深化林业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创新投资机制,吸收园林企业、造林大户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转变林业生态建设方式,利用对口帮扶资金,不断加强生态工程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十三五”后期的三北防护林、天宝工程等新一轮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定西生态保护综合治理规划,持续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林下产业发展。坚持科学的原则,推广应用滴灌工程、鱼鳞坑等技术,采取多树种混交、带土栽植、截杆造林等方式,扩大城市、农村和山区绿化面积和退耕还林等改造项目,力争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的城乡一体化绿化效果。
4如何正确看待林业生态建设与经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林业生态建设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模式,对林区经济模式的转型有着用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林业生态建设并不是否定当前的林区经济模式,而是以一种更加科学,对环境更加友好的方式来发展经济,通过转变经济结构实现生物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提高林区老百姓的收入,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生活。我们在看待它们之间关系的时候需要理性的去思考,切不可一叶障目。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作为国家建设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足够重视和发展,林业产业能为社会提供充足的林木资源。在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处理好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林下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有效结合,使林下经济在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效增长,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完善林业生态建设,更好地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多翠英.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1):121.
[2]焦武宾.定西市安定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552(19):40-42.
[3]邱战华.探析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J].现代园艺,2019,374(02):29.
[4]周志明.发展林下经济的必要性及创新途径[J].现代农业科技,2017(13):170,172.
[5]杨遵平.试分析林下经济模式及其产业发展的有效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6(1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