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连小猛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连小猛
[导读] 摘要: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东至县生态环境分局  安徽省池州市  247200
        摘要: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活污水是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大污染源之一,是当前乡镇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妥善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是造福农村的重要民生工程,文章首先论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进而分析了污水处理效果,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处理效果
        引言
        现阶段,我国对农村污水的处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同时重视程度也不足,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是很完善。此外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污水处理技术不够先进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对生活污水排放不达标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的污水治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在我国,一些农村污水治理缓慢的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和处理体系不完善。现阶段,农村地区处理污水的方式就是将其直接排放到地面,或者就近排放到沟渠里,不仅影响土壤的质量和环境,同时造成治理的困难。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存在的问题
        1.1资金投入问题
        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一般优先考虑自来水、道路硬化,然后再到污水和垃圾处理,因此往往造成污水处理项目资金不足;同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投资巨大,如无动力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投资与运行费用已是相对最低,但吨水投资也在3000~9000元,运行费用在0.2~0.4元,建一个污水处理池造价一般在30万~40万元,若是对国考断面影响较大、与饮用水源地相关的村庄,对出水有更高的要求时,则需采用有动力的处理工艺,其投资、运行费用更高。加上农村村民居住较为分散,配套管网建设难度大、费用高,总投资一般在100万~300万元,还有后期运行维护成本。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同于城镇污水处理,一般没有收费的依据,主要靠镇级财政来支付,造成了很多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未能接通到户,污水处理设施未能正常运行或直接不运行。
        1.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缺乏运维规划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对于出水达标率、设备的使用寿命,有着很大影响。农村污水处理站点分布零散,设备保护成本相对较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运维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由专业的企业进行运维,在农村地区缺乏这样的运维技术人员;而目前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站点运维费用的收取、建设投资的回收途径等均缺乏成熟的规划,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及监管就需要地方政府长期、持续地投入财政资金,农村地区难以承受。这几方面的原因综合起来,导致目前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情况不良。
        1.3排放源广,不易收集
        每个地方的居住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分散,有的地方集中,对于分散的地方,正是由于村民居住分散,才导致在处理上面临困难,在源头上,产生也是形式多样的,在管道上是不具备统一性的,所以导致在污水治理方面上会出现无序的现象发生。这直接是由于资金问题造成的,资金不够,治理的过程将会变得很难。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2.1高效藻类生物池应用原理及处理效果分析
        高效藻类生物池的原理是通过藻类和菌类共处,产生氧气,以达到对池塘内的生活污水进行有效降解的目的。

早期,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搭建的生物池较为简单,主要通过塑料、碎石等填料对生活污水进行简单的过滤,生活污水与填料中生长的微生物接触,以达到净化过滤的效果,该处理模式虽然造价低、使用简单,但处理效果并不显著;2013年,同济大学使用高效藻类生物池技术,以太湖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为试验,取得了非常高效的处理效果,进而推动了在我国各地农村的应用。高效藻类生物池处理时,由于生活污水多富营养化,为抑制生物藻类的疯狂生长,通常在池塘内引入大量的高等水生生物,这些水生生物以藻类为食,在生物藻类通过有氧生长处理生活污水的同时,又能抑制生物藻类的疯狂生长,以达到生物池内污水处理的生态平衡效果。但是,由于生物藻类受温度变化及光照条件影响,因此,也使得该技术的应用及处理效果受季节变化而影响较大,根据同济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夏季持续日照4天左右,处理效果可以达到最优化,冬季则需要至少一周时间以上,才能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2.2厌氧好氧处理
        该技术依靠的系统是厌氧反应器、沉降器、藻类池塘和有关熟化池等,其目的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厌氧生活环境,而微生物通过自身的功能实现净化污水。现阶段,我国在沼气池和化粪池建设的过程中多使用该种技术。沼气池的最大益处就是为农村地区提供生活能源的同时降低农村成本的支出等。化粪池能够为污水处理提供基础,通过化粪池之中过滤器的作用实现对污水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2.3人工湿地系统
        对于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概念大家肯定也并不陌生,其就是模拟湿地的人工生态系统,从字面上也能够看出来,它是人工操作的,进行监督管理,其形式类似于沼泽地表面,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我们可以自由选择植物放入其中。但是这种处理方法是极其复杂的,还有大家可能这样认为,这种湿地能够具有3个方面的作用。在其中物理方面,主要说的就是重力对难溶性的有机物的沉淀作用和植物本身具有的吸附作用;而化学主要是在这个系统中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最后一个作用就是包含生物方面,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来治理污水。
        2.4渗透土地技术应用原理及处理效果分析
        渗透土地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快速渗透和慢速渗透两种形式。其中快速渗透处理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具有较强渗透性的土地,将污水引入该地区进行快速沉淀、过滤和氧化反应,通过一系列生物、化学等反应,达到快速渗透处理目的。该方式的处理特点较为明显,即处理速度快、处理效果显著,但是,该方式需要寻找具有较强渗透性的土地,受到场地条件限制,且为充分净化污水,快速营造厌氧环境,一次性排放的污水不宜过多,污水最好周期性排放,一次排放后使渗透地层表面快速干燥,内部营造厌氧环境,进而再进行二次排放,干湿交替,好氧与厌氧交互作用,以到达持续、高效净化污水的目的。而慢速渗透处理技术则需要多个系统的配合作用,以达到可持续净化和生态循环利用的目的。主要包括水稻系统、垂柳林地系统以及鱼池系统。其中,水稻田为主系统,生活污水经过一定的沉淀、过滤、氧化池处理以后,引入水稻田系统内,周边种植抗污抗湿能力强的垂柳作为调节,经过一段时间处理以后,再引入鱼池内作为辅助调节,不仅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又能作为水稻等植物的生长养分,同时也可以作为鱼池内的肥料,可谓一举三得,效果显著。
        结语
        综上所述,全国农村地区污水呈现的形式是不同的,尤其是产生量和排放规律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农村污水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同时可以借鉴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污水处理方式,在结合农村地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科学选择污水处理的模式和工艺,合理确定设计规模和标准,通过无线通信系统等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技术手段,加强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营与监测。
        参考文献
        [1]赵祥华,谷唯实,侯娟,等.云南省农村污水处理现状及技术模式[J].环境科学导刊,2015,34(6):63-68.
        [2]梁梦芽.佛山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探讨[J].化工管理,2019(21):110-111.
        [3]谢红梅.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和运行模式研究[J].节能与环保,2019(7):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