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东北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1100002沈阳市振东建设工程监理股份有限公司 110000
摘要:现阶段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的进步,让建筑行业得到发展机会。装配式建筑工程在现阶段越来越常见,其有别于传统的现场浇筑结构施工方式,具备多方面优势。为了较好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往往还需要切实围绕施工质量加大管控力度,其中施工监理单位就需要积极参与其中,为施工质量保障作出贡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监理对策
引言
在建筑行业发展中,预制装配建筑结构作为建筑行业的新概念,通过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及可持续技术的运用,可以及时改善以往建筑中存在的问题,减少建筑污染、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预支装配式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着大型预制构件吊装、支撑等难度大的问题,若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会增加施工现场的整体难度,导致施工隐患频发。因此,在当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提升预制装配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应该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完善,设计模块化的项目设计方案,实现预支装配式建筑的工厂化制造以及模块化制造,使房屋建筑实现低能耗、高质量的施工目的,满足建筑施工行业的运行及发展需求。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革新,与传统建筑比较,具有自身的许多特点。装配式建筑是一种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建筑。装配式建筑在构件生产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构件工厂化生产的优势,实现预制构件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运输物流化、安装专业化,与传统的建造模式相比较,可以减少施工废弃物的产生,能够更大程度地节约人力资源,有效提供施工生产效率,进而达到合理缩短工期的目的。
2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2.1节点连接施工的质量控制
①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和浆锚搭接接头灌浆作业,其连接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施工过程事中控制,项目监理机构应认真审查施工作业人员是否经培训考核合格且持证上岗,同时要求施工专职检验人员在灌浆操作全过程监督。②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后浇混凝土节点施工质量的控制,项目监理机构应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时采取具体的质量保证措施满足设计要求,对节点处钢筋连接和锚固,严格按设计要求规定进行检查。项目监理机构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作业、钢筋浆锚搭接连接作业、梁柱节点的施工等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做好旁站监理记录,特别对每个连接节点的灌浆过程和重要节点的隐蔽验收应留下影像资料,做到可追溯性。
2.2熟悉图纸
由于预制工程的设计规则不完善,构件的拆卸和装配设计总是以现行施工计划的设计规范为依据,具体设计主体与原设计有很大的不同,如锚杆、节点位置和许多结构节点(如施工节点)不符合原设计验收规范。施工、监理人员应熟悉图纸,了解制造流程和制造部件之间的施工实践,包括设计图纸和拆卸部件。零件分割设计是装配式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熟悉连接件的安装,根据原建筑设计的要求,整合专业的建筑设计,结构分为梁、板、柱、隔断墙、楼梯、外墙等。组件分割图应发送到审图机构进行评审。装配件制造企业必须对装配式构件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图纸需经原设计单位确认,涉及结构安全、功能使用、装配率等重大变化的内容需要重新送审。
2.3明确预制构件施工的操作方案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整体价值,应该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进行预制构件施工操作方案的完善,以保证各项施工操作的有效性,提高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①在预制构件生产中,应该解决原材料选择的问题,所选择的预制构件材料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并在生产中通过预留、预埋等方案进行,保证预制构件与工程设计相符合,实现预制构件施工的科学性。
②在预制构件运输中,需要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特点,确定预制空调板、预制楼梯等类型的确定,而且也应该考虑到运输预制构件的受力要求,确定科学化的施工及运输方案,以避免预制构件运输中发生损坏。③明确预制构件吊装前的准备工作。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该合理选择吊装吊具,确定吊装工程的构件类型,科学设置吊装点,保证吊点位置确定的合理性。而且,在吊装开始之前也应该对控制线进行标注,之后按照标注的构件进行吊装处理,以保证各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有序性,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3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监理对策
3.1深化设计阶段的质量监理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前期深化设计阶段是比较核心的环节,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势必会影响到后续构件的生产制造以及现场装配效果,即使监理人员能够确保后续各项操作不存在偏差失误,也难以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监理人员需要重点围绕深化设计阶段进行严格把关,积极参与其中,按照标准化设计监理流程开展相应工作,尤其是对于审核工作,更是需要落实到位。核定设计基础是监理人员需要关注的核心任务,监理人员应该把握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图,同时考虑到设计单位的资质,避免在源头上存在偏差问题;在设计需求的明确上同样也需要严格把关,促使设计单位可以全方位考虑项目施工现场条件、工艺技术要求以及生产制造水平等,最终优化自身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针对设计内容进行详细审核是监理人员控制质量的关键点,监理人员需要重点把握好各个关键设计内容,对于拆分图、构件图以及预埋件等关键内容进行逐一核查,分析评估设计方案是否适宜合理,对于存在的明显偏差问题予以及时调整,要求设计人员符合各方面要求,进而才能够予以签字确认。在设计内容审核中监理人员往往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些相关联的专业和系统内容,对于暖通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其它电气系统等相关因素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以求更好符合建设要求。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后续现场组装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连接节点,同样也需要监理人员严格审核,确保其具备较强协调性和可行性效果。
3.2思促进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质量意识
装配式建筑工程发展时间短,产业化结构还需不断完善,加之装配式建筑工程对构件的高要求,该类型建筑工程的发展面临着较多的压力。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通过完善质量监督,来提升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人员的改变做起,因为人是参与活动的主体,人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率较高,因此需要加强人才建设,提高施工、管理等人员的工作培训,制定有效的人员管理制度,让该行业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具有质量意识。同时,在重视技术培养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素质培养,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软实力,促进工程的时代发展。
3.3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理
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理还应该关注于验收环节,确保验收程序较为规范可靠,能够针对整个装配式建筑工程进行全面详细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装配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进而采取相适宜的策略和手段予以调整,保障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效果。在验收环节中做好监理工作还需要监理人员能够选择适宜合理的验收手段和技术,除了检查各个装配式构件安装的标准化程度外,往往还需要重点考虑到装配式构件安装后的稳定性以及协调性,采取多种无损检测技术予以全面评估,把好最后一关。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工程完工之后质量,所以承建企业不得不关注相关施工质量控制。承建企业可以从完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流程、完善施工现场质量检查、承建企业需要注重施工现场技术关键点控制三方面全面提升施工质量,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庞立峰,魏岚.利用现代化质量管理技术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J].施工技术,2017(s1):669-670.
[2]李松.刍议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及成品保护措施[J].江西建材,2017(4):95-96.
[3]何银波.试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关系[J].城市建筑,2017(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