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兴宁岗背中心小学;2兴宁岗背五星小学 514000
摘要:后进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关注点,深受家长与社会的关注,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是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承担的重任。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后进生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对策,希望能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后进生;成因;教学对策
前言:后进生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些在思想或学业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要正确认识、引导、帮助和转化他们。然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通常认为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如何教育后进生是每位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在此,我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和帮助后进生转化的教学对策。
一、后进生的定义
后进生即那些在学习、纪律以及所作所为方面表现较差的同学。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对学习失去兴趣,在素质方面表现相对较差,但他们并没有先天的智力问题也没有成为不可挽救的问题少年,仅仅只是在学习等方面表现不理想,所以后进生与优等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注定是后进生,而且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下后进生的出现一定是许多的外在、内在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我们要分析后进生成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1)家庭因素导致的
小孩子在上学前的时间都待在家里,所以家庭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他们处于学习的阶段,家长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一方面有些家庭教育观念落伍,教育方式简单,动不动就批评孩子,这会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不好的影响。另一方面现在这个社会有太多的诱惑,离婚也就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这种情况虽然不会直接影响成绩,但会造成他们性格上的孤僻,慢慢地影响学习,语文学习成绩下降,成为后进生。
(2)自身因素导致的
小学生年纪小,加上现如今的小学生普遍心理素质较差、自控能力弱,在经历了一点点学习上的挫折后就会产生厌烦心理,对学习产生抗拒。小学阶段的语文又具有复杂、变化多样的特点,理解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耐心,这就更加加剧了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反感,久而久之就成为了语文后进生。此外,小孩的学习习惯等在一开始可能会出现错误的情况,造成学习成绩暂时的不理想,本来就有点沮丧,加上老师、家长的责备会更加自卑、厌恶学习,这样下去学习习惯也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3)学校因素导致的
有过校园生活体会的我们都很清楚,每个学校都会存在老师在对待优生和差生上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老师会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留给那些优生,好让他们更上一层楼。但在对待那些后进生时,老师们采取了直接掠过的方式或者对它们进行批评,使得成绩不好的小学生更加自卑,更加厌恶对语文的学习。
另一方面,很多老师在语文教学上采取的教学模式会有所限制,他们在上课时为了能够效率的完成教学计划,会选择优等生进行互动,使得那些性格内向的小学生没有机会说明自己的观点,长此以往下去,这些人会找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也无法从语文中获得知识。其实语文学习中包含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老师要尽可能的改变自己的错误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提高语文成绩的同时体会到快乐。
三、转化后进生采取的教学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我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后进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后进生或明或暗地存在一种自卑及对教师的疏远、抵触情绪,在与他们谈话时教师应真诚,采用各种方法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培养愿意听的接受心理,谈话才能进行下去、才会有效果。老师的真诚不是装出来、而是发自内心的。教师如果平时注意接触后进生,施以关爱,谓之朋友,让后进生与你亲近,从而为谈话,为转化打下基础。如果平时不关心等“犯事”才找,那么后进生就会如临大敌,如审被告,效果肯定不好。
(2)帮助后进生树立信心
根据现状来看,后进生比较关注他人对自身的评价和看法,常常会因此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封闭内心,不愿与他人沟通,甚至有些后进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以各种恶作剧来博得关注,导致后进生的优点无法被发现,对后进生的未来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相比较优秀的学生,后进生更加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及认可,教师需要加强与后进生的沟通,深入了解后进生的心理情况,挖掘后进生的优势,并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以此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使后进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以更好的态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有效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效率。
(3)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
(4)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5)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的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有真正为后进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6)为后进生创造成功条件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条件,使后进生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有效增强后进生的学习信心,为后进生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持。由于后进生的学习基础较差,且学习能力较弱,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这就需要精简教学内容,适当降低后进生的学习目标,使后进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不断成长,从中获取成就感,进而产生良好的学习信心。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过于注重某一部分的学生,很容易就会忽略另一部分的学生,这就需要分层次进行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效提高后进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程度。最后,应合理布置作业,适当降低作业难度,使后进生的精神压力得到缓解,防止后进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后进生进行转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导致小学语文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教师不能因此而对后进生抱以偏见,并采取视而不见或是放任自流的态度,要对他们倾注更多的爱和关心,并且教师想要后进生转化为优等生,不是一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经常与后进生沟通和交流,因材施教,相信会得到显著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雷海生.浅谈后进生的转化[J].教育革新,20叫10).
[2]李媛媛.让后进生从“柳暗”走向“花明”的策略琐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1(6):110.
[3]王启宝.后进生原因分析与转化工作的最佳方法和途径[J].小学教学参考,2010,(27).
[4]王艳.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J].新作文,2010,(22).
[5]黄新民.谈后进生的转化[J].学周刊,2011,(14).
[6]马艳萍.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7(3).
[7]徐立红.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策略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6(22).
[8]张洪英.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转化对策研究[J].才智,2016,(27):152.
[9]马建林.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学周刊,2016,(29):99-100.
[10]朱香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分析[J].软件:教学,2014(9):41.
[11]李亚红.小学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产生原因及其转变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5(27):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