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现场检测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洪刚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作者:洪刚
[导读] 摘要:电梯是整体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质量与人们的居住安全和乘坐安全息息相关,这也是对其给予高度重视的原因所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新疆  830011
        摘要:电梯是整体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质量与人们的居住安全和乘坐安全息息相关,这也是对其给予高度重视的原因所在。然而,在现阶段的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发现,客观存在的多个因素依然阻碍了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且检验检测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依然有待强化。
        关键词:电梯;现场检测技术;问题;措施
        1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必要性
        电梯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属于运输工具的范畴。同时,在现阶段许多人都是在高层建筑中工作和生活的,所以电梯的功能也向代步方向有所延伸。目前,电梯已被纳入特种设备中,因此,其必然也会受到国家的管理与制约。就居民住宅楼和写字楼使用的公共电梯来讲,需要基于国家质监局以相关标准为依据对其进行安全检验的背景下进行使用,同时也对其年检时间与周期进行了强制规定。如果电梯在安装、运输等环节其安全问题无法保障而出现问题,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既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又会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始终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和维护工作,从而使电梯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电梯检测工作中的问题
        2.1定检报告中不合格项的不重视
        电梯作为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最多的特种设备,政府对电梯安全越来越重视,出台的检验规范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据了解,在电梯检验有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和复检不合格四种结论情况下,每年上万台电梯检验报告,不合格结论却几乎为0%。因为针对初次检验有不合格项的电梯,可以通过维修后申请复检就可达到合格要求。而长沙市自2000年以来电梯数量剧增,使用超过15、20年的老旧电梯及物业弃管电梯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部分电梯不是简单的整改调试就能清除安全隐患(例如曳引轮不均匀的磨损或者轮体产生裂纹),往往需要大修或者更换新电梯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由于对这些初次检验不合格项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导致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故不合格报告为零的现象,有意或无意地掩盖了一些重大安全隐患问题,我们必须对检验报告的质量引起高度重视,严格要求检验人员依据“检规”认真细致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确保检验报告能准确地反映电梯的运行状况,使安全隐患能及时地得到发现和排除。
        2.2自检不到位
        从事电梯安装维修的企业责任重大。除了施工过程中的准确记录外,每道工序完成后还需自检。自检不合格项整改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复检并出具报告。但根据笔者收集的一系列数据,很多单位的自查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自查的重要性。为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所作的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如平衡系数的测定)。笔者还发现了一个严重的现象:很多企业没有专业的检测人员,目前社会上没有电梯自检人员,很多企业的质检工作都是由内部人员来完成的,但这些内部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不会有检测,不检查,不检查现象,不发现问题,不解决问题这就增加了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不仅如此,由于自查人员不认真、不专业,无法发现电梯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影响了电梯检查的风险评估,导致了主要责任事故的发生,也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一些建议仅供参考:一是企业应加强对自检人员的要求,定期进行培训。二是企业监察部门对自查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做好记录。三是检查组织要做好定期检查,确保质量检查工作到位。四是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督抽查,督促企业做好自查工作。事实上,自查工作失败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对后续的检查工作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如自检工作失败,导致工程不合格的概率增大,工程不合格引起的整改,增加了工程造价,同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经济损失。
        2.3检验机构工作不力
        检验机构中一些检验人员的工作作风和能力导致检验工作不到位,设备隐患不能及时发现,造成一系列设备故障或事故。此类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检验机构管理要求不严,检验人员疏忽大意,未按技术规范要求开展检验工作,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影响将极其恶劣。

因此,检验机构要加强对检验人员的管理,组织检验资格的培训教育,对不具备检验资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严格要求检验人员履行职责,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
        3电梯检验检测现场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增强对检测人员的管理
        要想使电梯检验工作能够高质量完成,就需要重视具有完善性的电梯检验计划和方案的制定工作,在此背景下开展实践检验工作。工作人员要围绕电梯运行的具体流程展开全面且科学的分析,进而使电梯检验工作的内容得以明确。而检验工作内容的明确又是后续相关工序开展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对电梯运行安全性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就电梯检验检测工作来讲,还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以此保证所选择检验检测方式和手段的合理性。如果在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中,发现有安全隐患等问题的出现,那么就要立即停止所有工作,并以现有标准和要求为主要依据,借助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使现存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电梯检验检测工作是基于现场检验条件充分且电梯资料准备充足的情况下开展的,如果在实践中不能同时满足上述两个要求,那么就要严格禁止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开展,规避安全事故等情况的发生。
        3.2强化对企业检验管理规定的应用力度
        电梯应用企业和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之间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大对技术交底的重视与关注力度,为电梯能够得到合理科学的应用提供保障。同时,还要将电梯应用单位能够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工作秩序这一原则贯穿在电梯检验检测工作中,以良好工作氛围的营造为切入点,推动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就电梯检验检测这一工作过程而言,必须将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着重关注的内容,并以必要的警示牌为辅助,严格控制影响正常工作或威胁到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等行为。
        3.3加大对电梯控制系统检测管理力度
        就实践角度而言,电梯控制系统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实现对以电梯设备运行系统为主体的控制与管理。据了解,由于受到电梯系统运行不顺畅等因素,使得电梯事故发生概率大大增加。以常规状况为背景来讲,如果电梯控制系统脱离控制而出现了故障问题,那么,这时电梯轿厢开关门就会受到直接影响,进而导致伤亡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必须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以电梯控制系统为面向,推动其优化持续性进行,这也是确保电梯能够基于正常状态背景下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
        3.4对安全部件予以系统化检测
        对构成电梯的各个安全部件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并强化其力度,借助安全钳、限速器等系统检测工作实现对电梯运行速度的合理有效的控制,并对其运行速度进行精准化的检测,这对于规避各类安全事故的出现意义重大。安全钳是构成电梯的关键部位,如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梯的运行速度远远大于规定速度,那么则可以以限速器和安全钳作为辅助工具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并使电梯的运行速度降低到标准速度内。由此可见,限速器不仅可以作用于整个电梯系统,而且也能实现对突发性的电梯失控问题的有效控制,是确保人们人身安全的重要工具。所以,在针对电梯各部件予以实践检验时,必须保证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和操作流程的规范性,进而推动电梯检验检测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此外,还要强化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借助监督检验部门管理意识的强化及各项政策和规定的有效落实等途径,切实提升电梯运行的安全性。
        结论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地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是必要的,在对电梯进行定期检验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地对电梯进行全方位的安全检验,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且,能够在电梯遇到紧急情况时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援,也希望人们能够按规定安全使用电梯,为自己的生命安全多一份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洪涛.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9(11):94.
        [2]何丽娟.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9(04):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