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爱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 454450 2.国有博爱林场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 454450
摘要:新经济常态下,我国林业高速发展,且社会对林业的需求日益增加,供不应求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林业工业不均衡的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了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林业在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取针对性有效的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可有力地促进林业有序发展,并对生态平衡予以有效保障。本研究以博爱县为例,重点探究了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以此来更好地指导林业工作。
关键词:林业;造林;营林;生产管理
长期以来,作为河南省焦作市重要城市,博爱县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地位,而且还拥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其林地造地不仅关乎到当地经济发展,而且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发挥着“模范先锋”作用。目前,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博爱县造林工作越来越注重可持续发展,积极借鉴先进的造林技术,为当地创设更多的绿色效益,预防出现空气污染、水土流失、森林沙漠化等现象,进而获取最大化的造林效益。
一、林业造林方法
(一)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使用中,应重点关注种子的质量,要求其种子无病害[1]。栽植前,应进行消毒、浸泡和催芽等预处理,然后才可栽植种子,且基于栽培地区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播种方法。播种造林法操作比较便捷,无需进行前期培育,可运用于大规模造林中。使用时,应对立地条件、土壤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确保土壤条件适宜种子的生长。造林中适合使用这一方法的树种一般具有容易发芽、种粒大、种源充足等特征。
(二)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则借助树木某一枝干进行培育,分解树木部分枝干,将其培育成书幼苗,然后进行移植,从而完成植树造林工作。分殖造林法相比于传统造林方法,经济性较强,无需购买种子,且育苗时间较短,成活率高,符合育林高效率的需求。然而,这一方法对地域环境的要求较高,且树木种类较少,广泛推广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松树、柳木、泡桐等营养繁殖类树种适用于分殖造林法。
(三)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挑选根系完整的苗木,保证苗木健康成长[2]。首先,应选取恰当的位置挖坑穴,大小适宜,能将苗木的根茎完全装下。栽种完后,应对坑穴深度予以合理控制,为苗木下沉留出一定的距离,预防苗木根系渐渐外露。同时,覆盖适量的土壤。在不同区域栽种苗木,深度也有所不同,若区域中土壤深度较大,栽培时应采取浅栽;若区域土壤湿度较低,应进行深栽。栽植完苗木,应及时填埋土壤,保证苗木根部完全淹没在湿润的土壤中,最好将三分之二的根茎予以完全掩埋。另外,针对填埋的区域,应进行浇水养护。值得注意的是,采用植苗造林法,应选取营养繁殖苗和播种苗。
二、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营林生产管理机制
积极创新营林管理技术,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立足于该地区林业实际情况予以优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可操的管理模式,有力地促进营林生产。建立完善的营林生产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树木成活率,从而获取最大化的惊厥效益。同时,构建营林生产机制前,应对营林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尤其是传统管理机制,找到缺陷之处,积极转变传统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营林责任制度,制定可操作的管理措施,有力地促进林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营林计划
为了能够获取最大化的营林生产效益,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营林计划,尽量全面、细致[3]。例如,造林前,应深入实地进行全面考察,结合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苗木品种,并确定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法。同时,对营林区域面积进行合理估算,计算出所需苗木量。例外,加强跟进管理,积极防治病虫害,及时修剪苗木,做好各项后续工作。工作总结与计划尤为关键,可为接下来的营林工作提供有效经验及科学依据,从而进行针对性完善工作,提升营林工作效率及效果,预防出现因计划不完整、不细致而导致营林生产工作难以有序进行。
(三)科学开展栽培管理工作
营林栽培管理中,必须考虑到科学性与合理性,结合不同树木不同体征、生长规律及水分需求等特征,再基于林场经营现状、盈利能力等各方因素,对林木种植密度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在栽种最佳季节时应进行一系列整体工作,积极借助自然资源为苗木成长提供优质条件,积极管护林木,提高造林质量。同时,积极开展施肥、松土、浇水、除虫等一系列工作,预防营林在大量机械化使用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或污染。
(四)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造林过程中,病虫害风险较大。一旦出现病虫害,则会迅速传播,严重侵蚀损害整个林木,不仅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大量损失[4]。鉴于此,营林生产管理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把采伐林木及时运输出林区,并将采伐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尤其是火烧迹地,并及时伐除过火林木。同时,加强林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检疫检验室、测报实验室、动态监控室等,为病虫害防治提供充足的药剂与器械,积极预防病虫害的出现。
(五)营林人员专业化
营林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5]。首先,应加强营林队伍建设,积极吸引更多专业、优秀人才,进一步提高队伍专业化。组织开展一系列专业、系统的培训活动,制定针对性工作制度,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把责任明确到每一个岗位与个人,强化队伍责任意识。其次,加强营林工作资金保障,优化营林环境,提高工作人员薪酬福利,避免人才的大量流失,激发工作热情,促使其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最后,营林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引进先进的营林生产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结语:总之,在新经济常态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了能够确保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博爱县应积极转变发展理念,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取最佳的造林方法,确保林木有效成长,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同时,加强营林管理,构建体系化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积极预防风险事件的出现,有效处理林业发展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为林业发展创设优质的条件,获取最大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促使资源节约型社会早日建成。
参考文献
[1]刘艳春,金淑艳,袁月华.林业造林方法与营林生产管理措施探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22):130—131.
[2]肖东红.新时期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J].江西农业,2019(20):81—82.
[3]朱星红.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13):72+75.
[4]姚木宝.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9(19):102.
[5]光华.我国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探讨[J].种子科技,2019,37(09):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