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杨兆欤

发表时间:2020/5/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期   作者:杨兆欤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正式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颁布了相关政策,大大提高了我国的集体土地效益,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农村土地问题。
        桂平市木乐镇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537202
        摘要:目前我国正式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时代,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颁布了相关政策,大大提高了我国的集体土地效益,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农村土地问题。假如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就会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阻碍土地效益的提高。本文就分析了目前农村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做好土地管理,才能让农民们的生活有基本的物质保障。但如今随着城乡发展的迅猛,农村土地管理发生了一些变化。农村土地效益的提升离不开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由此可见,我国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深入农民宗教中只中去了解存在的管理问题,并且及时提出解决措施,最终实现农村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农村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政府不够重视农村土地的管理工作,未认识到管理工作充分落实的重要性
        由于人们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还有一些地方性的政府部门没有深入的调查,土地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没有严格的按照国家所颁布的土地政策来规定,如何使用土地和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加上有些农民的文化程度比较低,他们根本不了解国家的相关土地政策,所以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出现一些违法使用土地的问题,尤其是现阶段城市建筑面积与农村用地面积的比例非常不平衡。更严重的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为了扩大经济收益,他们不断去佔有一些面积比较大的区域、占用农村的耕地土地,久而久之就使得农村的耕地面积大大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的生产自信心,最终使得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大大降低。
        1.2 在日常耕地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矛盾
        在现阶段推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现有的相对于比较严重的农民耕地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首先是在我国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虽然种植的形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土地分配制度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有些家庭的老人去世之后,也没有及时的将土地上交给国家,除此之外,也没有对刚出生的小孩进行合理的土地分配,所以,目前人们所拥有的耕地土地,就是有一些人比较多,有一些人比较少。在最开始国家让农民发展农业的目的就是使粮食有来源,解决全国上下的温饱问题,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因为有一些人并不满足于当下的收入,他们渴望提高生活质量和经济收益,所以有一些人私自在国家分配的土地上栽种其它庄稼,以此来获得更多财产,其中要有效地防治庄稼的病虫害以及增大产量就必须要使用农药和肥料,久而久之就对土地的质量造成了消极影响。其次,就是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拉开了比较大的差距,很多农民为了维持生计,以及提高家庭生活条件不得不到城市打拼,导致越来越少有人耕种土地。土地渐渐出现了荒芜现象,这种土地时间一长就很难再得到开发。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于耕地扶植的土地政策,但是难以改变的是种地的经济收益非常低,人们的正常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农民们不愿意回农村耕地,严重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1.3 在进行土地管理和资源配置时所使用的工具过于落后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地方也实现了一定程度发展的愿望。不过深受传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现阶段农民所拥有的土地非常分散、凌乱,调快化现象非常严重,甚至有村民为了争夺一点土地而出现争吵等,以上各种问题的存在都使得现代化工作遥遥无期,规模化的农业种植难以实现,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农业发展。


        2 对农村土地进行有效管理的相关措施
        2.1 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的监督力度
        在新时期来临之下,国家为了适应现代耕地的需求,出台了农村土地全的流转工作这一政策,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对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充分化,为我国的现代化农村发展和农业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政策中,要求那些已经承包流转的土地是不能被任何人随意改变用途的,也就是该种植什么就种植什么,不能为了获得某种经济利益而忽略政策。除此之外,要注意所承包和流转的土地是有使用年限的,假如超过这一年限就不能再使用。农村土地全的流转工作作为能有效对农村土地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政府部门要重视这一政策,利用政策来好好落实管理工作。在制定土地流转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求要派遣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进而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那些故意违法对土地进行工作的行为,一定要给予相应的惩罚,否则容易出现肆意妄为的现象。
        2.2 采取正确的手段来提升土地流转的开发档次
        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规定的标准,换而言之,在土地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工作的实施要满足农户的经济收益以及基本生活需求、最重要以促进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为重要目标。根据我国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要求相关人员必须要采取正确的手段不断,使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开发档次得到提升,在土地流转为基础的条件上不断调整、完善和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这一方面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另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3 对农村宅基地进行规范化管理
        政府部门在进行土地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我国的用地规划方案,然后针对于如何使用土地进行合理的安排,进最大能力保护耕地的完整和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求要严格执行土地置换政策,进一步实现农村宅基地的规范化管理,一定要大力宣传不能私自建立房屋,否则以违反法律的标准进行处理。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地方政府部门要大力倡导的,让农民们尽量集中居住,对于已经荒废的土地,要积极主动进行开发并耕种。在农村土地建设的时候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首先是一定不能使土地受到损害,否则违背了国家颁布的土地政策;其次是要合法合理地运用农村宅基地;最后则是要通过对土地进行有效和高质量的管理为农民以及农村带来新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2.4 有效管理农村的畜禽养殖用地
        在农村,人们利用养殖畜禽来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加经济收入是非常常见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和规范的规划畜禽养殖用地,不能对农业耕地造成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让村民进一步了解如何规范地使用畜禽养殖地,改变封建思想,进一步让畜禽产业和农业种植产业进行有机结合,使两种经济同时发展,为构建新农村做出重要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既然我国是著名的农业大国,而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土地是基础条件,因此一定要做好土地管理工作,保证农业能够稳定存在并发展。在政府层面,首先要重视工作的落实,深入其中充分分析和掌握土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完善和优化管理方式,最终实现保障农民经济收益以及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宋大林.大连市农村土地管理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2]陈姣.秀美乡村建设与农村土地管理改革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
        [3]郭亚丽.农村土地管理问题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8,02:174.
        [4]魏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管理的几点建议[J].低碳世界,2018,08:365-366.
        [5]董迎春.探析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强化措施[J].河北农机,2019,06: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