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研究李发光

发表时间:2020/5/1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6期   作者:李发光
[导读]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
        摘要:水对我们的生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水,水是人生命需要最主要的物质,为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大民生工程建设投入,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但是原来建设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规模较小,导致部分地区安全饮水保障水平不高,进而无法持续正常供水。在“十三五”期间,虽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得到发展与突破,但是在建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所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有效运行管理措施。
关键词: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农村
前言
        安全饮水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一项民生工程,特别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达不到需求,人们饮水安全得不到稳定保障,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重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1]。近几年以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得到发展和突破,有条件的地方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问题。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缺陷,为有效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巩固脱贫功坚成果,保障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1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要内容
        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地质条件不同,水资源分布上存在空间差异,并且自然村居住点分布较广、分布距离较远,相对高差较大,给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难度加大。因此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首先对受益区地质进行区域调查,充分了解水资源分布等自然资源情况,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情况,进一步确定当地农村居民对水质、水压及用水量的需求;(2)根据当地水资源分布情况制定最优的水源保护及工程设计方案;(3)针对给水水处理工艺、管道材料存在缺陷进行研究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经济、安全的水处理工艺流程;(4)将水处理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并充分考虑成本、质量之间关系;(5)不断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保障水平,在当地经济情况允许条件下,建设全自动化供水工程,稳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提高规模化供水水平,确保安全饮水。
2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
2.1重视农村安全饮水规划质量
        农村安全饮水规划是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前置条件,也是安全饮水工程落到实处的依据,因此要保证农村安全饮水规划质量,同时列入尚未规划。编制规划前,组织专业力量对供水现状进行调研,找出供水存在问题,结合供水现状、规划目标、规划原则、社会经济等因素制定规划思路,逐一分析供水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进行分类分析、梳理,合理确定规划规模,将拟建项目编入规划项目库中,确定项目实施先后顺序,依次推进工程实施。
2.2社会公示
        安全饮水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当地政府应积极响应并支持工程建设。农村地区应加大宣传安全饮水相关知识力度,实现全民普及安全饮水知识,让农村居民意识到工程建设目的及意义,树立“水是商品”意识。
2.3公开招标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前期,应根据国家及当地相关政策,选择好招标方式。严格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基本原则,对建设材料、使用机械设备、施工单位等进行公开招标。确保建设使用设备、管材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施工单位具有相应资质,从根源上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
2.4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涉及到农村居民切身利益,因此财务部门应妥善管理工程建设资金,建立健全资金使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批准的工程建设内容、规模和标准使用资金,有关设计变更应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由于工程建设资金筹资渠道较广,财务人员应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向上级部门汇报,通过层层向上汇报资金使用情况,提高对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减少资金拨付环节,避免出现转移、侵占和挪用工程建设资金,保证项目资金用在工程建设中。


3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研究
3.1建立农村供水管护主体
        在安全饮水工程设计、施工前,应建立农村供水管护主体。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根据当地情况组建筹备人员,对管护主体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加强万民安全饮水意识,在工程施工中,管护主体宜全程参与、协助工程建设,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竣工验收合格后,经过供水试运行,再次对管护主体成员进行系统、专业培训,办理相关移交手续。
3.2做好运行维护工作
        管护主体不仅要协助工程建设开展,还应做好后期运行维护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开展的保障。其管理制度包括水质、供水基础设施、财务、成员、奖惩、收费标准等。管理制度应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让员工自觉承担管理和维护工作,树立责任和服务意识。在工作中,一旦发现有人故意损害供水设备,出现偷水、漏水现象应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汇报情况,恢复正常供水。在权限范围内,对破坏供水设备的人员进行依法依规处理,确保居民安全饮水。
3.3加强人员管理
        (1)工程管理人员。
        工程管理人员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起到重要因素,首先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其次具有为人民服务理念、较强工作能力及责任心,最后就是身体指标满足高强度的工作需求。
        (2)持证上岗
        管护主体负责农村正常供水[4],前些年,农村并不存在专门供水管护主体,供水管理员基本上是兼职的,管理意识薄弱,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所以管护主体录用的供水管理员应参加专业运行管理知识培训,培训通过后发放上岗证书。只有通过培训的管理员才能上岗工作,同时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员在上岗前检查身体情况,并取得健康证。管护主体应定期组织培训及进行体检,培训不合格者或身体不达标者,予以劝退。
        (3)工资与绩效挂钩
        工资发放采用“固定工资结合浮动工资”制度。如果管理员每月只拿固定工资,在长时间的工作中,慢慢失去工作热情,在工作中不负责任,导致出现严重供水安全事故出现。实现“固定工资结合浮动工资”制度是对管理员一年工作的肯定。在一年工作中,根据工作情况发放年终绩效考核,若考核成绩合格,发放全部浮动工资;若考核不合格,扣除部分浮动工资,造成特别严重安全事故的,扣除全部浮动工资。在工作中,由于不负责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应给予严肃处理。
3.4筹集管理费用
        根据当地用水情况合理定价、足额收取水费是供水工程持续正常运行关键所在。应根据使用水方式不同分别核定成本水价,成本水价包括原水费、折旧费、运行维护管理费及其他费用等。水价测算后按《政府定价行为规则》进行合理定价并执行。收缴的水费支撑供水运行支出费用并按规定提取工程维修经费,不足部份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补助,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导致部分农村居民安全饮水保障水平不高。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村安全饮水建设水平和完善运行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得到全面保障,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
参考文献
[1]余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J].农家参谋,2019,618(09):11.
[2]胡晓玮.浅谈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08(35):145-146.
[3]王福泰.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018(08):54-55+62.
[4]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J].四川水利,2007,002(0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