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建造与工程总承包管理融合机制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5/9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2月第5期   作者:   李佳
[导读] 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如今最受青睐的实施方式之一

         摘要: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如今最受青睐的实施方式之一,这是因为通常在实施建筑工程的具体项目的过程当中,项目的设计和实际的施工由于平行发包,二者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分割,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而工程总承包模式能够帮助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装配式建筑建造与工程总承包管理融合机制的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建造;工程总承包管理;融合机制;探讨
引言
         与传统的工程总承包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总承包模式在设计阶段,将建筑、结构、装饰等有机合成,在建造阶段,利用智能化建造平台将材料制造、工程施工以及成本控制有机融合,提升装配式建筑质量与安全管理效率。在设计环节,应该提倡各专业设计的统一,达到协调管理的目的,可以充分利用BIM技术进行协同设计。
1工程总承包模式
         指建设总承包商接受业主对于工程建设预期的委托,在双方签订合同后,总承包商在进行项目工程建设时需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如关于项目的前期设计、物资采购、过程施工及后期售后等方面的承包,都需要满足所签合同的工程建设,不仅如此,在条件合同下总承包商还需确保所承包工程满足安全第一、质量至上、资金分配合理及进度有条不紊等要求,最后在与业主验收交接完成后,提供出能让业主接手就可以使用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
2装配式建筑建造与工程总承包管理融合机制的探讨
         2.1明确项目目标
         在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建造单位与项目部必须具有明确的项目目标,充分发挥工程部、设计部、成本部、现场生产各部门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公司可以与项目部门经理签订目标责任书,在责任书中明确奖惩机制,将绩效考核纳入体系中,提升项目部所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总目标定位要以成本控制为核心,以项目盈利为根本目的,设计进程考虑标准构件设计、现场施工时间,商务部门灵活设定产品生产周期,保障工程进度,施工部门通过合理的装配式吊装,确保工序合格。
         2.2建立组织机构和管理制
         工程总承包单位应当建立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建立和提升总承包综合管理能力。《管理办法》第18条要求总承包单位形成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管理及质量、安全、工期、造价、节约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等工程总承包综合管理能力。工程总承包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①按工程总承包的“管理进程”划分,包括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试运行管理等;②按工程总承包的“管理内容”划分,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工期管理、造价管理、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管理等。此处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环境保护是贯穿于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过程的。
         2.3组织体系建设
         总承包项目管理组织机构模式,要有企业保障层和总承包项目层。企业保障层包括设计院、技术中心、集采中心、项目管理部、工厂管理部、市场部/合作发展部/融投资管理部、商务法务部等,总承包项目层包括总承包项目经理、设计副总经理、生产副总经理、商务副总经理、质量副总经理、安全副总经理、项目书记等,两级管理明确职责、加强联动。在企业和项目两级管理下,施工作业层各专业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施工任务。
         2.4做好项目设计管理以及合约管理
         设计管理需要从前期延伸到后期的工程建设阶段,更加注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和采购的合理衔接,这是装配式建筑能否成功的关键。设计管理主要由内部和外部管理组成。

内部管理主要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图纸进行审核,实现教核、审核以及审定三层图纸质量检验制度,确保出图质量。外部设计管理主要以成果评价以及设计变更的控制为主,通过标准化以及流程化操作,提升项目管理水平质量。
         2.5工程总承包管理BIM应用
         工程总承包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施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断优化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把控好建设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BIM优势主要体现在协同,与工程总承包的协同要求高度匹配,基于同一BIM模型实现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各协作部门的协同,从设计阶段开始到竣工验收为止,模型可支持设计协同、预制构件深化加工生产、施工现场模拟施工、商务招采工程量计算等工作都通过BIM模型作为唯一数据源。
         2.6建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体系和项目组织机构
         工程总承包项目部层面,建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体系和项目组织机构。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建立项目管理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包括技术、管理、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五个方面,具体的管理标准包括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岗位的设置、管理人员的设置,以及各个管理标准体系之间的衔接;②建立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体系,包括对分包单位监督、评估和管理,将对分包单位的管理纳入工程总承包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之中;③建立电子管理体系,包括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建立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完善管理数据库,实现传统管理体系向电子管理体系的过渡与阶段融合。
         2.7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在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和情况、以及施工的过程的具体模拟之上,从而可以创造出一个4D化的建筑工程模型,这个模型同时显示出了空间和时间,最重要的是在这样的一个模型当中能够对各项施工方案进行测试和优化,比如设备的安装方案等,还能够对施工场地的布置计划的实施是否能够顺利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设计、采购、施工任务可有序交叉进行,适合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基于建设单位对建筑工业化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调查,发现开放式总承包管理模式要求建设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展露新的经营策划下实现建筑整体的最优配置,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并增强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形成一个良性的市场循环,最终推进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工程管理的前期设计是有效管理工程项目的基本前提。当前,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实现我国建筑工业化是未来行业内发展的主流趋势,尽管我国当前对于工程总承包模式的应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很多研究资料不足,但随着国内建设企业的积极探索与国外先进的技术理论支持,国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将在不断完善、优化的过程中逐渐达到国际先进工程总承包模式管理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任乐民.装配式建筑建造与工程总承包管理融合机制的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9,26(12):32-36+74.
[2]贾兵.装配式建筑工程总承包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1):186+189.
[3]杨文豪,马霞.基于工程总承包背景的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2019(22):199-200.
[4]高攀岭.工程总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创新管理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232.
[5]苏宝安.实行工程总承包总承包是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关键[J].施工企业管理,2018(09):3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