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先进的智能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这给电力行业也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配电系统也正在逐步走向智能化。在智能电网的背景下,配电运维一体化已经成为了未来电力企业发展的重点,因此,电力企业需要科学的构建配电运维一体化。本文主要探讨了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现状;措施
引言:现阶段,配电网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依赖于现代化先进技术在配电网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传统模式下,配网系统的运行维护通过分工模式完成,而智能电网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分工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电网的各方面运行需求,提高工作效率有必要建设配电网运维一体化,从而有效优化各项作业流程。
一、智能电网实施配电运维一体化的现状
1、管理模式不合理
在以往的管理模式之中,因为专项专配经营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为保证生产状态稳定,要求采取“两票三制”规则来监督和管理各项任务。但是,电力工地在创建配电运维一体化模式以后,运维者一人肩负多个职务,不仅要维护与检修系统,还肩负着巡查的重任,则以往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标准就不符合当前员工管理工作,操作流程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2]。因此,首先应当重新编制工作流程,制定监督管理制度,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和完善制度。其次,要重新建立工作标准,结合现行的流程,整合建立现场操作标准,并加强新的体系化管理。
2、现场安全生产问题
在开展运维工作以前,员工要结合现场实况采取科学的安全措施,保证交底工作正常开展,电力公司的各类带电设施均要采用科学方法隔离,并对其做好补充说明,保证员工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安全策略。在以往的电网运行阶段,运维带电机械设施时,先由相关运维者调节好设备状态,在断电状态下开展设备运维活动,且在运维工作完成并通过检验之后再复原运转状态。整个操作过程运维者要确定各自责任,互相监督,保证现场安全工作处理到位,并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3、工作压力较大
在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中,电力企业就必须根据运维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教育,通过培训教育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最大程度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失误率,同时,工作人员在执行不力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风险与责任。此外,由于工作责任不断增加,致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所增加,加大了其工作压力。如若电力企业不能够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与赏罚制度激励工作人员,则工作人员经过长期的工作,则必然会降低其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此时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将会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工作任务,难以实现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目标。
二、智能电网运维一体化建设具体措施
1、贯彻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策略
智能电网配电一体化的实施在我国仍有一些不足,为了充分保证智能电网配电一体化的建设质量,应全面实施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的策略,主要包括变电站巡逻、制动操作和异常事故处理,等等,然而只有完成上述工作也不能完全符合身体的智能电网分布的要求,所以出了上面工作,还需要设立了一个特别部门,负责变电站设备、维护、检修等。我国拥有众多电力企业且各个企业之间有巨大差异,因此在智能电网配电一体化的实施过程中,配电应结合智能电网的实际情况,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并在此过程中实施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进行良好的配置控制。在整个过程中,很容易影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要考虑智能电网分布配电一体化的时间跨度,否则难以保证智能电网配电一体化效果的实现。
2、健全安全机制
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需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尤其是面对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建设要求,必须要建立健全安全机制,为所有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对不同部门的职责进行详细划分,为相互之间的协调作业提供保障,各自之间可以定向完成所负责内容,保证每一项作业均可以落实到底。同时,以完整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对各项安全监督业务进行科学分工,并按需分配完成人员划分,以此来提高运维管理效率。保证运维人员工作任务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落实奖惩机制,对执行不力的工作人员要予以惩罚,督促所有运维工作均可以有效落实。所有管理机制的制定与落实,均需要以实际工作要求和业务内容为基础,保证目标方案制定的科学性,确定所有业务负责人员均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
3、科学划分职责,提高配电运维管理质量
制定公正完善的岗位评审标准,敬重职员的工作质量。智能配电系统配电运维一体化控制中,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涌入,在前方和后台的员工都要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因此,注重员工的专业培训及发展是十分关键的,在操作工作程序时,前提条件就是要求员工必须具有主观能动性。对运维者的工作态度及技能管理者要投入大量时间引起重视,唯有加强运维者的培训,使之在以后的发展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积极融进配电运维一体化之中,方可促进运维一体化的全面发展。管理者要重视科学调节人才资源和物力资源,防止引起额外的消耗。
4、完善设备隐患排查与治理
在保证配电运维一体化利用率的基础上,降低成本是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因此,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构建电力企业配电运维一体化,必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强对于相关备件的管理,在每个月或季度末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加强与零件制造商的沟通,做好技术的支持和备件的供应工作,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由备件短缺而造成的故障。另一方面,生产技术部是配电运维一体化的主要进行部门,当电力企业配电出现故障时,技术人员和运行人员应该进行讨论和分析,从而制定合理的维修和故障处理的方案,共同修订高效故障排除制度、岗位职责和规范的运行流程,制定一套团队竞争机制,加强对电力企业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建设。
5、加强完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否完善,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智能电网一体化建设实施的步伐。基于运维一体化工作性质而言,相关运维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强度及难度,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运维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基于此情况下,必须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效能,确保相关运维人员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实际的运维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帮助企业员工实现其职业规划,逐渐提高对员工的重视度,使得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实现自我价值。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员工的付出,适当的调整员工的薪资待遇,提高企业员工对电力企业的满意度,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三、结束语
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但是在实际落实中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管理,保证所有业务流程的科学性,争取通过多个方面的优化,不断来提高配电运维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安伟.智能电网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2.
[2]刘莹旭.智能运维中心信息集成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3]张伟.配电网智能调控一体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
[4]孙绍辉.基于智能电网的黑龙江省电力信息化建设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