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进式家庭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

发表时间:2020/4/30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3期   作者:李鑫雨
[导读] 探讨跟进式家庭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

         【摘要】探讨跟进式家庭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正常医生嘱咐的自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接受跟进式家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7.77%,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时间、睡眠频率以及日间功能障碍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对患者治疗的疗效,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跟进式家庭护理;护理有效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当欢呼“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也要提防“西方文明病”的侵袭[1]。据了解,近些年来我国人群中心、脑血管疾病不断增多,这类疾病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困扰着中老年人的生活和工作[2]。对此,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科学的手段去应对。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探讨跟进式家庭护理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70岁,平均(65.5±5.2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70岁,平均(66.10±6.50)岁。参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如下:
         (1)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2)实验结果叙述与材料有关的临床应用问题[3]。
         排除标准如下:
         (1)妊娠、哺乳患者;
         (2)无意识,有沟通障碍;
         (3)有传染疾病患者[4]。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患者出院后自行护理的常识进行嘱咐,由家属协助患者自我康复锻炼[4],例如:坐姿、卫生、脱衣服以及穿衣服锻炼。观察组组患者接受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具体有如下五种方法:
         (1)出院后,由专业护理人员跟进式到家里陪同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每三天一次,一次一小时。
         (2)心理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和患者沟通时刻保持微笑,对待患者热情主动,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回答问题要耐心,护理人员要与患者时常沟通,协助建立治疗信心,以轻松的心理面对治疗。
         (3)指导患者如何进行个人日常卫生护理。
         (4)指导患者饮食,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5],多吃水果蔬菜,蛋白质食品,少饮酒,少吸烟。
         (5)用药指导:按时定量服用药物,稳定好血压血脂各方面指标。
1.3评定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有效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及汇总,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各类数据,通过 X2检验计数资料,同时采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经卡方检验后,判断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性,P<0.05表明差异明显。提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论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7%,其中显效占64.44%(29/45)、有效占33.33%(15/45)、无效占2.22%(1/45);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5.56%,其中显效占33.33%(15/45)、有效占42.22%(19/45)、无效占24.44%(11/4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n/%)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时间、睡眠频率以及日间功能障碍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X±s);(n,%)]


3 讨论
         多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虽然发病人群常出现在老年人群中,而起病却在青少年时期。据国外调查结果显示,不少青少年也出现此类病状苗头,动脉管内壁有了粥样式的硬化病理改变。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77%,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5.56%,观察组护理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入睡时间、睡眠持续时间、睡眠频率以及日间功能障碍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于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跟进式家庭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疗效,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洁. 一种用于脑卒中康复的活动训练装置:CN201920389581.0[P]. 2020-03-06.
[2]孙志红.一种移动脑卒中康复车:CN201920551706.5[P].2020-03-06.
[3]北创动力(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脑卒中急救的救护车:CN201920158152.2[P].2020-03-03.
[4]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脑卒中的综合康复治疗仪:CN201911204700.1[P].2020-02-28.
[5]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装置:CN201911224212.7[P].2020-0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