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2期   作者:程一红
[导读] 能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积累及进步,从阅读教学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及知识储备和相关其他能力的发展。
河北省隆尧县固城中学 055350
  摘 要:阅读是搜集信息,拓展视野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章,主动参与到文章阅读理解中,在已有知识及经验基础上,形成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欣赏等一系列的阅读思维活动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章,主动参与到文章阅读理解中,在已有知识及经验基础上,形成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欣赏等一系列的阅读思维活动的过程。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能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的积累及进步,从阅读教学中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及知识储备和相关其他能力的发展。
  一、提高阅读品位,培养阅读兴趣
  正如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所言:“学生的语文能力是靠长期读书积淀而成的。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是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没有捷径,只有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培养阅读兴趣,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一是以厚实学生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积极落实海量课内外阅读。先后开发校本教材有:《经典诵读》《海量阅读读本——我的阅读小屋》《海量阅读读本——悦读时光》。在篇目的选择方面初一、初二年级的老师们精心选篇,用心排版编辑,课堂中积极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教学结构,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海量阅读,在不同的课型中积极实践,通过增加阅读数量,拓宽阅读视野,进而激发阅读兴趣,努力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喜欢上阅读。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情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饱蘸诗人情感的诗歌,通过阅读教学可以进入诗人的精神境界仰天呐喊,被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所折服,去感悟浓厚的艺术气息。语文教师应当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意境再造。以情引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的思绪如脱缰的野马在语文广阔的天地中自由驰骋。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用课前准备的PPT课件在课堂上放映,用笛声作为背景,烘托课堂气氛。然后将一幅秋景羁旅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意境深邃,令人折服。

同学们如果你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中,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有怎样的感悟呢?学生1:天涯浪子心,唯一不变的是那淡淡的哀伤,那颗老树看起来是那么死气沉沉,流水声也不再那么悦耳动听。学生2:在夕阳的余晖中,浪人的身影被拉得好长好长,佝偻的身躯,瘦弱的老马,只有嗒嗒远去的马蹄声。教师:大家想象得很好!秋天的悲凉与绵长的愁绪相结合,一幅刺痛神经的画面出现在大家面前,这就是羁旅中的哀伤,今日奋力赶路,不知明日将落脚他方。巧妙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思绪引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增强了阅读效果。
  三、利用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技巧
  仅靠语文教材上的知识,学生是不能有效地掌握好的方法和技巧的。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在选择读物时,决不能超出他们的理解范畴。在学生们不知道该选什么样的课外读物时,就需要教师们根据教材内容来推荐一些与其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课本上的知识。在之后的阅读中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课内文章时,能够联想到课外阅读的知识,这样慢慢地会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个社会,时间长了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生如何阅读的时候,要告诉他们阅读的第一步是泛读。即快速地读完整篇文章,同时要转动自己的大脑,简单地概括每一段课文的大体意思。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哪一段话运用了哪种修辞,并且都应该随手记下来。在读完文章之后,要能够将文章的整体框架列出来,明白文章的写作思路。对于好的文章,教师们可以要求学生们进行读后感的练习。 好的文章需要好的阅读方法来发掘,良好的阅读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质量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是提高学生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知道,学生的阅读本身具有一种自我生成的内在机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维度的融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产生新的视野。随着阅读的深入,往往会产生出更加深邃的、新颖的、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但这样思维常常只是混合、精疏、零碎而飘忽的,还不能算是阅读者自己的东西,必须经过自己的重新筛选、组织,“用自己语言叙述那种知识,思想方可算是你的了”。因此,我鼓励学生们随时记录下“智慧的火花”,写下阅读内容的提要、体会、报告等等,还定时就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切磋, 注重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样一来,学生能及时体验发现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自身提高的作用,从而长久地保持阅读兴趣,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观念,在阅读教学中以生为本,将课堂话语权、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一片自由学习、思考、探究、写作的天地,引发其思维浪潮,激发其写作灵感,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温儒敏 如何提升青少年名著阅读的兴趣?[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叶凤玲 初中语文以生为本对话教学的实践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刘英 论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教学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1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