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

发表时间:2020/3/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2期   作者:姜雪芹
[导读] 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思考意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
山东省乳山市黄山路学校 264500
  在小学阶段,数学难度较小,而若是未奠定良好基础,使学生感到厌烦,势必对数学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激发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为关键,可以使其自主思考与探索,从而有效处理问题。那么,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树立独立思考意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热情。
  一、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热衷于玩乐、缺乏学习兴趣和能力。所以,在实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具体特征,使其通过玩耍获取数学知识。举例而言,在“长方体”的讲解过程中,数学教师可充分利用手工课。首先,以全班学生为对象,将其划分为不同小组,各个小组的人数为两人至三人。完成小组划分工作后,数学教师应该对小组成员提出一定要求,在开展这一章节的教学时,让他们坐在一起,其中一名成员描画出所有可以折为长方体的图案,另一名成员以图案为依据,合理应用相关教具,以此折叠为长方体。在此基础上,所有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对比他们的正确率,从中选出最佳小组,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

通过利用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投入玩耍,在此过程中获取相关数学知识。
  二、有效应用教学工具,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其乐于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提出相关数学概念时,为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他们能够有效学习与应用计算方法、做好数学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合理有效地应用各种教学工具。与此同时,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严格遵守他们的认知规律,深入学生实际生活,激发他们以感兴趣的事物为出发点,有效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让学生详细观察并且实际操作,以此使其真正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在“10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分发颜色鲜亮的小棒,要求他们以此随意拼接喜欢的图形,全班学生都十分兴奋地拼出充满趣味性的图形,此时教师应该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即几和几组成了“10”?比较一下哪位同学拼出的图形最多?由此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均开始探索组成10的几组数。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探讨拼图成果。如此一来,在极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帮助他们树立与强化了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实际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大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力度,真正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