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有效实施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8期   作者:索达琳
[导读]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模块,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基本的品析文章、表达内心情感、写作素养。
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第二实验小学 132013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模块,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基本的品析文章、表达内心情感、写作素养。当前由于应试教育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大方向,教师不得不将学生考分提高、升学率上升等任务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课堂的设计非常枯燥无味,很多后续教师甚至没有创设教学情境,直接从前往后地反复为学生讲授课本知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次研究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线,探索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模式创新。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将语文书本知识和各种现实情境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书本知识为主,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关注点为主作为教学的主要研究焦点,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参与情境教学活动,在情境活动中学习知识、内化知识、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情境创设的素材。
        一、以情境创设为主导的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研究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课文的开头讲到结束,为了一节课能够将整篇文章结束,甚至连课堂导入都忽视了。从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前五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波动最大的时候,一般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是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外界事务的注意力比较集中,稍微一有感兴趣的地方,他们立刻就会将注意力转向课堂之外。因此教师可以探索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融合在新知识中,将学生的注意力转向新知识。

例如在讲授《落花生》这一节课时,需要对于课文做出介绍,如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全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学生只能够通过教师讲解理解到,整篇文章的结构、写法背景等方面。因此在本堂课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以课文介绍的形式对于落花生的创作背景、作者履历、以及相关知识做出介绍,随后做出相应的情境创设,让学生进行思考,想象文章中所描绘的画面,提问文章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教师接着启发学生以文章的写作手法为切入点,进行仿写或者改写等。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将课文内容融入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展开思维尽快投入学习。
        二、课内互动情境为主导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将学生的学习投入和思维发散作为评价一堂课好与坏的指标,目的就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改变以往那种学生只会听、不会思考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将课堂作为自己能够主宰的学习海洋,让学生展开思维对知识内容思考研究,从而打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朝气。例如在讲授《将相和》这篇课文时,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心中很是不服。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地辅佐赵王治理国家。此时可以营造教学情境,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蔺相如和廉颇,模拟文章中所展示的情境,将文章故事情节一五一十就像拍电视剧一样再现出来。生动化的课堂互动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似地感受到作者所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台下当观众的同学通过观看表演,也能够建构文章思路主旨,因此课堂互动情境,不仅仅是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互动,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感受、想象能力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下的课文情境展示分析实践研究
        一篇语文课文就是代表一则故事,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思考问题不全面,导致有的时候学生不能够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和脉络,特别是一些描景类的说明文和表达某种哲理的议论文等等,对学生的阅读来说更是一个挑战。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媒体,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将课文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本文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对于中国民族的学生来说这些知识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因此学习本文时,学生的积极性热情并不是很高。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根据文章的顺序,将文章的内容转化为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观看,从对于圆明园毁灭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展示,可以让学生从图片的渲染中感受到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励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而将本来枯燥繁琐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片,学生从图片上理解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
        本次研究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探索了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情境、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情境、小学语文课文内容情境创设的路径,结合现代化教学技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主要从学生的思维力发展、课堂参与度、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宋秋萍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做法[J].黑河教育,2019,(11),46-47。
        [2]唐建国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巧妙创设思考[J].小学生(下旬刊),2019,(1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