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3/2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作者:陈少芹
[导读] 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作为小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能够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更快解答数学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画图策略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具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画图策略解决问题;运用
        引言:数学这一门课程,有着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复杂性,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极易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画图的方式,将原本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解决数学问题。
        一、画图策略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作用分析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在面对一些较难理解的题目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反复的阅读题目的方式来解答问题,一旦题意理解出现错误,那么就会导致解答出现错误。在这种情况下,积极的通过画图的方式,井原本非常抽象的、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成为直观、形象的数学信息,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快的理解题意,进而实现对数学问题的快速解答。画图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和纯文字的数学问题相比较而言,对于学生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不强,在面对一些思维性较强的数学问题的时候,极易掉进“糊涂盆”,导致解题出现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的难题。除此之外,通过画图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难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尤其是在面对一些数量关系不明确的问题的时候,借助这一方式,通过图像的方式,生动形象的表现出题目当中的数量关系,进而更快、更加准确的解答数学题目。
        二、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具体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识图意识和能力
        数学老师应当充分重视起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加强师生彼此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要充分的结合实际状况,来引入图画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图意识和识图能力,并引导学生们从图画当中想,挖掘所潜在的一些信息,并将其和数学问题相互联系,以此来锻炼学生通过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利用画图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直观洞察力、想象力思维发展还是要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辅助,通过具体的操作和观察先形成初步的印象,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内化成脑中的表象。如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分别是10cm和7cm,其中一条高是9cm,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果光靠学生没有具体形象为基础的想象很难判断出9cm是以哪条边为底的高。通过画图就直观清晰看出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比直角边长这一性质,发现以10cm为底的高长度不能超过7cm,以7cm为底的高长度不能超过10cm。所以9cm是以边长7cm为底的高,面积就是63cm2。一旦有了这一类的作图经验,学生碰到类型题时就更有意识地选择画图去分析问题,各种图形表征就储存在大脑中,知识之间的联系框架逐渐建立起来[4]。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应用画图策略解决具体问题
        绘画可以说是每一名小学生都非常喜欢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充分的结合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在这一过程等你高中,我们要和学生一起分享通过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难题的喜悦,进而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通过画图的方式解答数学难题。


        除此之外,当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画图方法之后,可以传授学生一些较为专业的画图测量,例如:可以传授学生画图五步法:第一,要读懂题意并理解题意;第二,要深入的分析题目当中的数学信息;第三,应充分的结合所分析出的数学信息,画出相应的图形;第四,列式解答;第五,检查解题过程和解题答案是否存在错误。学生们在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之后,阅读完成题目就能够在脑海当中形成相应的图形,进而充分的结合图形完成对数学题目的解答。
        如若想要做到所做的图与文相符合,信息条件一一对应,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非常关键。画图分析问题要从模仿开始,学生最重要的模仿对象就是老师。教师从何处入手作图,作图的顺序实则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新知教授或是复杂问题分析时,教师先示范作图,学生再动手自己模仿画图。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图分析发现学生的问题,进而进行指导,更具有针对性[3]。
        (三)加强学生画图训练,提高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画图训练,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引导的方式,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画图解题意识,然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积极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应用画图策略解答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状况,寻找到其中所存在的不足加以改善。例如解答这样一道题目:聪聪的爸爸比小华大24岁,爸爸的年龄是聪聪的4倍,那么匆匆多少岁?爸爸多少岁?在解答这道题目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线段图的方式来明确题意,帮助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爸爸比聪聪大24岁,换句话来说就是爸爸的年龄是匆匆年龄的3倍,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聪聪:24÷3=8(岁),爸爸:8×4=32(岁)[2]。
        (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掌握解题一般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应积极的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并充分的借助当前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理念。针对题目的解题步骤进行明确的分析,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形式,并让学生自己判断是将题中图形转换为数量还是将题中数量转换为图形,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画图的方式表现出来,提高了解题效率,同时也促进了自身学习质量的提升。
        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学习中,学生往往不能正确解读数量关系,无法正确回答问题。这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思想方法,无法找到数量关系。针对此,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转化化归、数形结合、数学建模等,让学生看透“数学问题”的本质,从而掌握解题的一般方法,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时,面对“小李把360毫升液体倒入3个小球和1个大球。已知小球的容量是大球的1/4,大小球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帮助学生找出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具体如下:首先,告诉学生单位线段表示单位大小球,之后,引导学生读题,在读题的过程中依据题意画出线段图,通过观察线段图,大小球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即,大球×1/3=小球;其次,让学生依据大球与小球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即,设大球的容量为x毫升,那么,小球就是1/4x,等式就为:x+3×1/4x=360,由此求出正确答案。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获得了解题的一般方法,提高了解题水平[1]。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应用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并不强,通过画图的方式,将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画”出来,在更快的理解题意的同时,更加准确的解答数学难题,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李祥珍.小学高年级数学中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探究[J].亚太教育,2019(08):75-76.
[2]方俐.关于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画图策略的应用和理性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76.
[3]严雪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具体问题[J].学周刊,2019(03):57-58.
[4]郑燕萍.小学数学有效运用“画图策略”的实践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142-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