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实现家园和谐共建

发表时间:2020/2/27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作者:刘冲
[导读] 学前教育随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摘要:学前教育随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为它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幼儿园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合作整合,充分利用好家庭中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完成学前教育所承担的责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本文从四大方面浅议了学前教育家园合作的模式,并分析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给出了实例。为更好的开展家园合作,推动幼教事业进步提出了必要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园合作;模式
        引言
        俗语云,三岁而定八十。这句话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幼儿期的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之大。幼儿模仿能力强,对于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并且思维活跃,是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所以,需要从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幼儿的行为能力与兴趣爱好。对于幼儿的教育,单单靠幼儿园的指引是不够的,也需要家庭的影响。所以,家园合作成为了幼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既离不开幼儿园,也离不开家庭教育。
        1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不当的常见原因
        幼儿教师和家长的矛盾,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家长方面来看,主要是主体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使他们对幼儿园有更多的利益诉求;独生子女要“百分百的成功”的强烈愿望引起的焦虑使他们对幼儿园的期望值大大提高;幼儿园实际情况与他们过去的经验发生冲突而产生抵触心理;对孩子的问题归因不当,把责任过多的推给幼儿园;孩子出现了问题却不知如何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等等。从幼儿教师方面来看,主要有业务水平不高,与家长沟通的自信心不足;师幼关系欠佳,孩子有不良的心理感受;缺乏沟通技巧,不懂得与不善于和家长沟通,比如说话不顾及家长的心理感受;缺乏应对各种冲突的能力等等。因此幼儿教师要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纠纷,除了提高专业水平、管理能力外,还要学会如何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2建议家长与老师沟通方面采取以下策略
        2.1积极开展各种交流沟通活动
        由于家长平日忙于工作,很少有大段的时间与教师进行沟通。因此,合理地开展亲子活动、家长日、节日欢庆活动是保障家长与教师沟通的有效手段。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没有主次之分,不单单教师向家长介绍幼儿近期的表现、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家长也要积极主动地与教师沟通,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见解。家长将建议零星地表达出来,教师将建议汇总并呈现出来,从而为幼儿园更好地发展提供帮助,家长也见证了幼儿园及幼儿的成长。
        2.2建立家园手册
        就是以“家园手册”为媒介代替面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有时候更坦诚、更有效。幼儿园通常称其为《家园共育手册》或《家园互动手册》,有的幼儿园称为《儿童成长记录册》,内容也体现了家园之间的交流。入园之后立即建立,包含幼儿入园前基本情况介绍;家园日常联系;幼儿个案追踪记录;学期评估;学年评估等几大部分,便于家长在关注自己孩子成长的同时及时配合幼儿园,发挥家长作用。幼儿园会给每个孩子周末制定出一套复习巩固的内容,并且安排一些需要完成的任务,责成家长监督完成,并将完成情况以书面的方式反馈给幼儿园老师。比如,本周学校表现为:对小朋友有礼貌、遵守各种活动规则、诚实、守时等,老师会把这些通过学生手册传递给家长。家长也要通过学生手册把孩子在家里诸如听从长辈的话,关心及帮助他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表现反馈给老师。这样就实现了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有利于孩子在一个相对稳定,标准统一的环境下实现教育的最大化。


        在完善家园手册的记录时,需要教师真实记录孩子在幼儿园中的细微变化、活动过程,并由描述、判断、理解的语态替代原来的定性描述、定性分析,在记录中不断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转变。当家长缺少教育对策时,教师将一些教育资料推荐给家长。通过这种形式,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学前教育,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手册作为联系的桥梁,家园相互交流,不断调整教育目标,增进家园共识。
        2.3半日开放———家长走进课程
        先进的保教理念的贯彻不是一两次家长会就能解决的。为此我们举办半日开放,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程。这是家长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园最直接、最显效的途径。家长开放日决不是简单的保教活动展示,是需要幼儿园及教师精心设计与准备。根据园本阶段的重点研究课题和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放。在开放前,班主任向家长讲解本次活动的目的、要求及活动流程;活动结束后,家长要填写反馈意见与孩子发展情况的观察记录,以备教师今后家园深入沟通。有目的看,才能使家长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育活动的作用。在活动中家长应如何看,看什么,我们引导家长看教师、看全班幼儿与自己的孩子,活动后及时反馈,形成共识,帮助家长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及教育原则,调整自己的保教方法及策略,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2.4幼儿教师应当端正与家长沟通的态度
        幼儿教师有专业上的优势,理应主动打开沟通之门。家长不是我们召之即来的受训者,而是我们的合作者,故要平等相待,尊重他们,不能居高临下。在孩子的成长上,没有一个人能象家长一样和我们同心协力,故我们要信任家长,相信“每个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孩子的问题也一样,来自于家庭的,那问题的解决也有赖于家庭的某些改变。如果是孩子确实存在问题了,幼儿教师可以约家长面谈,一般要避开接送的时间,一是避免冷落其它的家长,二是避免当着其它家长的面交谈,让交谈的家长感到不自在。家长到幼儿园了,教师要主动让座、倒水,对家长的到来要表示感谢,以礼相待来消除家长的不安、紧张的心理。当然也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训斥孩子或指责家长,也不当着其它教师的面说,以免家长感到难堪。可以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家长说明情况,互相商量解决的措施。这样变相互抱怨、指责为理解、合作,幼儿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理应在沟通中起积极作用,做得对是应该的,不能习惯性地把责任往家长身上一推了之。
        沟通是双向的交流过程,但在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中往往是单向的。沟通中,倾听恰恰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幼儿教师在沟通中首先要做个积极的倾听者,要表达倾听兴趣、专注倾听。要全神贯注,并保持眼光接触。不能一边做事一边听家长说话,更不能漫不尽心,让人有不受重视甚至不受欢迎和感觉。要注意重要信息,适时提问。家长在讲述孩子的情况时,会不经意地透露某些信息,幼儿教师要善于捕捉,可以简单询问,也可以暗记于心,等家长讲完再详细了解。要避免过多的询问,打断家长的思路,更不能急着评价、建议。要学会换位思考,认同对方的感受。要站在家长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心情和面临的问题。这样,家长会较少防卫,有助于获取更多的信息,明了事情的真相。
        结语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是一门学问。幼儿教师只有正确认识与家长沟通的意义,端正与家长沟通的态度,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方法,才能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参考文献
        [1]张洪波.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法”与“术”[J].基础课程,2018.10.15.
        [2]欧小红.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策略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8年第18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发布[Z].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