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如何提升学生的美育品质

发表时间:2020/1/8   来源:《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7期   作者:李德秀
[导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则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前提。
四川省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 641400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专业方面的人才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是就目前的美术专业就业人才来说,美术专业的人才体现出供不应求的现象。这样就要求学校加大对于本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出,提高对美术专业教育的重视,从各个方面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出更多的具备实战能力的美术人才,引进新的教学策略,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这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美术功底,满足社会对美术人才的需要。那么,美术教育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美育品质呢?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这样做的:
  一、教师要善于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则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教师应鼓励学生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一个学生个性的表现及艺术创作,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激励,萌发创作动机;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营造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的热情。

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为学生创造优美的学习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的做法是,善于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挂历纸拼贴学生装》这节课的导入部分时,我先让学生穿上自己的服装效仿时装衣演,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活跃同学们的积极思维。接着我又播放时装表演的视频,让同学们在欣赏中得到启迪,激发灵感,这样就抓住了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将音乐的美感特征与美术的审关情趣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活跃了课堂。接着我就讲解拼贴的方法,将色彩的格调搭配以及设计思路大体跟同学们一说,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在学生掌握了剪贴的方法后,让同学们自己感知形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贴不同形态、色彩各异的学生装。实践证明,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由厌学变为乐学,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学生的学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开发,创作热情提高了。
  二、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的思维意识,鼓励同学们进行自由构思创造
  警如在和学生一起做手工、一起画画的同时,不断引导他们去尝试新的东两,鼓励同学们能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在表现作品时不拘泥于一种方式,鼓励其大职“试试看”,充分唤醒了他们潜意识创造力的同时渗透理性的指导。只有允许同学们自由创作,开放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打开他们的想象大门,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教学。
  三、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自信心
  人文主义的研究认为:“人人都有创造力,创造是人的一种潜能”。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个性的差异,因此教师就应利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学生的闪光点,不要轻易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做出否定的评价,要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为每个学生的审美观点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多肯定、少否定才能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同学们自由想象。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生,我们都应给他们树立自信心。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引导和积极的探索,及时发现学生创造的火花放飞思维,以美术教学为平台给学生撒播创新的种子,激励培养其创造性思维,以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活动,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开垦一片肥沃的土壤。
  四、积极开展课外美术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乡土美术教育的学科跨度大、操作性强,是一个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美术教学中逐渐实现乡土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尤其是结合当下的多元文化环境的时代背景,娱乐性及刺激性的流行文化及大众文化泛滥,学生对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淡漠,这就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误导,不利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以及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人民群众在劳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场面都可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些都可以给学生启发,构成学生写生的素材。学生的想象力很强,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美术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背起画夹走出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自主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探索生活中的美术,使学生在取材的过程中激发对家乡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同时,学生也可以就地取材,利用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资源就地取材,制作树叶粘贴画、花草粘贴画、泥人捏制等。通过不断的积累,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素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究乡土美术的热情,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貌的同时,获得艺术的熏陶。
  美术是一门艺术性为主的课程,不管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一种内心的享受,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一种美的体验,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体验。美术教育是提升生活品质的教育,是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地挖掘美术学科的美学特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采取多元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各具特色的美术人才。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