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多磨,“磨”出来的精彩——记与一位青年教师的磨课过程与反思

发表时间:2020/1/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4期   作者:王雪燕
[导读] 本文叙述了为参加“重庆一中第29届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指导组内青年教师陈洁磨课的过程与反思,详细记录了在磨课过程中陈洁老师面对教研组老师们给出的不同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方案,如何在多达10余次的反复试上和磨课中最终定稿、完美呈现的过程。

重庆市第一中学 400030
        摘 要:本文叙述了为参加“重庆一中第29届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指导组内青年教师陈洁磨课的过程与反思,详细记录了在磨课过程中陈洁老师面对教研组老师们给出的不同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方案,如何在多达10余次的反复试上和磨课中最终定稿、完美呈现的过程。
        关键词:磨课 过程 反思
        一、课前暖场氛围的创设
        在进行第一次试上时,并没有课前暖场氛围创设这一环节。课后集中研讨时,老师们结合教材文本“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介绍西方传统节日——感恩节这一主题,一致认为学生在课前应该有一个心理上的预热过程。经讨论,决定制作一个微视频,介绍西方和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习俗和美食。这一暖场视频的播放,不仅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也为课堂尾声学生结合文本运用目标语言进行输出展示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精妙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实施
        1.精巧的课前导入设计。导入设计难, 难在它必须起到集中学生精力、调动学生情绪和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又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 (一般2-5分钟) 完成。把导入作为一门艺术来研究, 精妙的课前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而此次导入的设计可谓一波三折。起初为了在导入环节完成课文新词、新句的教授与练习,设计了三个中国传统节日作为铺垫,并让学生充分练习和讨论。学生参与讨论积极、热烈,但由于该环节耗时过长,导致后续的教学环节草草了事,“头重脚轻”。经过教研组老师的反复研磨,决定只选择“中秋节”这一个节日作为导入,并通过让学生“闭眼吃月饼猜节日”等环节的巧妙设计,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2.精准的文本解读。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否精准、深入、独到,决定着其教学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体验的程度、认知发展的维度、情感参与的深度和学习成效的高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3.精妙的读中、读后教学设计与教学片段展示。下面我将结合该课一些精彩的读中活动设计进行分析阐述。
        (1)教师巧妙运用思维导图解读文本。借助思维导图分析、解读、记忆文本中的关键信息,是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们常用的方法。但思维导图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就非常值得考究。本次磨课过程中,由最初的没有导图,到过程中的简易导图,再到最后成形阶段通过运用文中的重要元素——“火鸡”来作为思维导图的原形,无不彰显其设计的精妙和集体智慧的强大。老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导图与教学过程同步生成。
        (2)教师课前精心准备传统美食,在课堂尾声分发给学生,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人文关怀。


陈洁老师此次赛课的精心准备还特别体现在课堂尾声,她提前制作了热腾腾的汤圆、饺子、粽子等节日美食,分发给学生,让学生现场切身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此时,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老师对中国习俗的娓娓讲述、学生对美食的细细品鉴……课堂在充满温情的氛围中结束,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三、课后反思
        1.对课堂导入的反思。万事开头难,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优质课竞赛中,由于缺乏平常教学中的师生默契,如何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来消除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如何以新颖独特的方法把教学内容自然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如何在一开始上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值得磨课团队反复研讨。
        2.对表扬与鼓励的反思。参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能注意到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但是,普遍教师表扬用语单一,过多地使用“Good”“Very good”“Yes”“OK”。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基于学生的课堂回答、课堂展示、问题的暴露等给出更多真实、有效的表扬和鼓励,应该鼓励学生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并引导其运用规范的语言说出正确的答案。
        3.关于任务设计的反思。《英语新课程标准》(2010年) 也为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提供了六点指南:(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在陈洁老师这堂课中,教学围绕“为美国嘉宾介绍中国习俗”这一任务展开,由于该任务很贴近学生生活,而且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学生们有一种极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因此,学生整堂课参与积极性都比较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秋会 王蔷 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1),11-16。
        [2]傅咏梅 从同课异构看文本解读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影响[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12),48-51。
        [3]MEYER B J F & RICE G E. The Interaction of Reader Strategies and Theorganization of Text[J].Text,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for the Study of Dis-course,1982,(2),155-219.
        [4]程晓堂 赵思奇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5]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