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议

发表时间:2020/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5期   作者:黄克冬
[导读]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不依据他人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关于某个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四川省内江市第十三小学校 641100
        创造性想象是一种不依据他人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关于某个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小学生正处在由无意想象向有意想象过渡,由再造想象往创造想象发展的重要阶段,所以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好时机。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力
        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形式引进课堂教学。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背背、唱唱,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提出的“探究式学习”,值得我们重视。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探究与发现,一方面要切实加强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地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能有一点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教师对独立见解应热情鼓励,对有价值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如此坚持下去,提高探究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鼓励学生观察学生定会在探究中有所发现,创造性思维能力定会逐渐提高。
        另一方面要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如此坚持下去,全班定会形成探究的氛围,从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比如,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发现问题,写成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的建议。又如,指导学生就“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的问题,进行调查访问,然后整理调查所得,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再如,指导学生围绕“爱护益鸟”“保护环境”等主题,搜集资料,写文章,办小报。学生在上述语文实践中,把课内学习所得用于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语文能力,又能增长才干,还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在学习中充分展开想象和思维力。
        二、新课改注重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纵向探究,就是启发他们在学习中或追根溯源,探究事物的起因,或沿着原先的思维方向进一步探求,深入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样做,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的思维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向纵深发展。例如教《小小的船》,可以让学生驾着“船儿”去想象太空的情况;又如《草地夜行》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抬起头来,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仿佛看见了一条光明大路,这条大路一直通向遥远的陕北”。在让学生弄懂这“风雨”“黑暗”以后,可启发他们想象这条“光明大道”指的是什么。


沿着这条路走将会迎来什么样的前景。还可以利用课文中耐人寻味的、和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启发学生想象。这样利用教材的各种内容进行合理想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发展了他们的探求精神。
        又如教《狼和小羊》写了狼为了吃小羊三次找碴儿的过程,“三次找碴儿”就是作者写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线索。讲课时,教师依据这条线索有层次地设计几个思考题,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纵深阶段:
        1.“碴儿”和“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2.狼一共找了哪几次碴儿?
        3.狼为什么要故意找碴儿?
        4.为什么狼不立刻吃掉小羊,而要先找碴儿呢?这说明了什么?
        经过这一个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会一步步弄明白狼找借口的实质,小羊反驳的理由,懂得对这样的坏家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为了进一步揭露狡猾凶残的丑恶本质,还启发学生思考:今后,狼再碰到别的小羊又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应该怎样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锻炼思维的深刻性。
        三、新课标中的横向拓展,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变通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潜力品质之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多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动态结构过程,它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按照知识——能力——创造这样一个程序进行,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和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他们的思维还很肤浅,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都在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不断加强。教师只有抓住小学思维发展的这个“过渡”时期,认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为他们将来成为创造性、开拓性人才奠定基础。
        如教学《刻舟求剑》时,设计了一个“你能替那个人想想办法把剑捞上来吗?”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此时,当学生认为该把船开到当时掉剑的河面上去,然后让会游泳的人潜入河底寻找、打捞,但有两个学生的办法却颇具新意:或把一块大吸铁石栓在绳子上,然后放入水中把剑吸住拉上来;或再有学生设法让河水改道,使剑自己露出来。这些办法也有许多毛病可挑,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其中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他们“别出心裁”,用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之间的差异,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是培养思维独特性的有效方法。对于能从新异的 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和赞扬。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