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规划管理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9期   作者:乔康
[导读] 现阶段,我国城镇发展建设中,小城镇建设非常重要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镇发展建设中,小城镇建设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和城镇规划管理工作重点,对其建设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乡镇规划管理建设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乡镇工作经验,对改善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规划管理建议,希望能够为推动现代化小城镇建设更好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重要作用
        引言
        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遇见各类难题,做好乡镇规划和管理,是预防和应对各类问题发生的关键。本文就小城镇建设中,乡镇规划和管理的重要作用,进行一些具体的阐述和探讨。
        1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历史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结合经济、政治建设趋势,将小城镇建设概念提出并实践运用。这种融合了人口发展和地域经济、环境建设的理念,是一项将乡村性社区过渡到现代化城市重要举措。2000年,我国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小城镇建设是由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其中包括县(市)政府驻地镇等。2014年,由我国国务院、中共中央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文件,将小城镇定义为推动城市化建设、城市群主体形态发展的重要枢纽。而这种具有特色化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为缩短城镇差距,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群众认可度有推动意义。
        2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各地在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城镇产业融合发展上,具体情况如下:①产业转型初见成效。随着城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各方面效益趋向均衡;②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农业是小城镇生态化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大量现代化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产养殖、瓜果种植、花卉盆栽等产业的出现,推动了城镇农业的稳定发展;③生态建设成果初显。在生态环保型社会建设口号的号召下,小城镇在建设规划管理中,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较大,并且开始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借此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④城镇面貌出现显著变化。经过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街道整洁,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具体如下:①小城镇发展不平衡。小城镇中虽然形成了部分产业,但是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单薄,整体建设协调性不佳,所创造的的就业岗位有限,在带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上,作用较小;②小城镇发展资金有限。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所需投入的资金较多,比如说旧城改造、棚户区建设、企业生态化建设,而县、乡镇级财政支出有限,无法为乡、村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再加上小城镇对于各界投资的吸引力较小,导致资金不足,限制了其发展速度;③忽略自身特色。我国国土广阔,各地风土人情各异,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风俗、节日、建筑,是小城镇要想迅速崛起的资本,但是部分管理者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未注重对于这些特色的保护与传承,打死拆除当地建筑,切断了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根源力量。
        3乡镇规划管理的步骤和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1建设普法宣传队伍
        小城镇的顺利建设不是靠一个人完成的,小城镇政府要加强规划建设的宣传工作,宣传教育所有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村民,制定处罚措施并严格执行。一方面乡镇的规划工作内容多,担子重且执法范围大,执法工作困难,另一方面当下村民的规划意识和法律意识单薄,存在对规划工作破坏人员包庇的情况,对规划监管工作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要建设普法宣传队伍,让执法人员不断宣传法律法规,以及破坏规划建设的违法后果。例如:当抓住违法建设现象时,除了警告通知以及相关处罚外,还可以将查处现场作为宣传规划的普法讲堂,以实例讲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可以让当事人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有一个正确认识,又可以向大众宣传该行为可能会造成的危害和会受到的处罚。


        3.2提升综合管理规划实力
        要想让小城镇建设全面发挥建设实力,不管需要运用本身建设优势如人力、信息资源、地域环境、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借助外界条件,提升乡镇规划管理“硬实力”。对此,建议相关小城镇结合自身发展实力和国家政策,确立自身发展目标和趋势。坚持贯彻国家“以人文本”“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整体建设规划,指导乡镇规划管理,提升当代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法制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当代综合化加速奈何发展。建议相关基层政府积极和上级部门合作,赢得更多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赢得建设先机和资源,推动工业化、创新农业化、综合城镇化发展。
        3.3乡镇规划管理要注重将自身发展与城镇发展相结合
        首先,要完善各级管理机构,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基层组织的管理意识,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对内部人员进行严格、合法的管理,保障内部人员认真负责地完成相关工作,解决民众的问题,改变民众的生活环境,促进小城镇的发展。其次,建设相应的监管和巡查机构,完善乡镇规划中监管和巡查制度。与此同时,保障土地使用、房屋拆迁等事件的合法性,对体制内部进行严抓,体制之外进行严查。最后,做好系统规划编制,保证规划的合理化以及实用性,再进行详细的规划和管理安排,保障规划的精细度,保障布局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还有交通的便捷性、生态环境的平衡性。
        3.4城镇规划布局以生态空间为框架
        首先我们要对土地进行合理布局,将城镇土地的能源型、生态型、耕种型作出合理划分,保证土地的均衡使用,守住土地使用的红线。然后是大气污染的治理,一个城市的发展必定要消耗能源,我们可以对污染大气产业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控制,加强废气排放标准的监管,消除污染大的能源消耗低端产业,保证空气质量。最后是水文方面,水是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需要大量的水,我国本身还是一个贫水型国家,需要大力治理工厂污水排放问题,严防工业水、化学水、辐射水等污染源流入到地下以及河流湖泊,确保城镇水文的品质,对于违规企业做到关门整改、拒改停业的监管力度。
        3.5提升小城镇形象建设
        提升小城镇形象建设,能让先进、科学、积极的形象扎根群众心中,让群众主动参与到城镇规划建设中来。首先,加强绿化建设,改造草地、垃圾处理、环境美化、让城镇化趋向于生态文明和环境卫生建设之中。其次,带动基础管理建设,设立基础部门和委员会,加强基础设施资金扶持,做好城管队伍、环卫人员管理,全面改善脏乱差建设,改善小城镇整体环境卫生建设面貌,最后,在当地进行文化、道德、法制、文化建设宣传,为促进基层文化普及、加强群众法律意识作出推动。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强化乡镇规划管理工作在当今的城镇化建设中愈发重要。乡镇规划管理工作是实现小城镇科学发展的关键,是小城镇经济建设的重要条件。乡镇规划管理应用与小城镇的建设,可以保证其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利用乡镇规划管理的优势,结合国家政策可以实现乡镇的繁荣发展,让经济建设持续、稳定、高效,拉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世恒.小城镇建设规划管理与城乡可持续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2]王驰.浅析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4):32-33.
        [3]白鑫.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城镇规划及建设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9,No.501(16):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