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20/1/2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2期   作者:聂霞
[导读] 骨科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比如肌肉或关节扭伤、肩周炎、网球肘、关节脱位、韧带撕裂以及诸多骨折类疾病等
        骨科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比如肌肉或关节扭伤、肩周炎、网球肘、关节脱位、韧带撕裂以及诸多骨折类疾病等,其中以肌肉或关节扭伤、骨折等最常见,任意年龄均可发生骨科疾病,多经手法复位、制动、冰敷、封闭治疗或药物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而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医嘱进行治疗,不得随时更改药物用法用量,若患者在骨折后利用夹板或石膏固定,不得随意松解或拆卸外固定或带子。下面从护士排班或培训,对患者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寻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良好方案。
1.调整排班
        为满足临床需求,骨科多对排班及培训工作进行了一定调整。通过查看骨科疾病患者以往就诊情况,近几年及未来本地区城镇发展计划,对患者人流量波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结合科室内护士数量、学历、学习及工作能力、职称等方面内容,对科室内排班进行一定的调整。
        另一方面,通过多次讨论,为避免骨科患者护理项目发生遗漏,制定本科室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并根据此表,开展科室内培训工作。
        为保证良好的护理工作质量,科室内通过讨论,落实岗位责任制,由专人负责床边仪器的操作、日常保养及维护工作,使得在骨科日常工作中,床边仪器能够正常工作。
2.健康教育
        骨科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健康知识宣传。
        科室走廊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等材料,通过图文生动表达面对关节扭伤、骨质疏松性疾病、骨折及关节炎等多种常见疾病紧急处理办法等。科室内输液室或其他地方放置电视,播放骨科疾病诊疗及护理等医学知识视频,或通过医护患三方交流,提升患者、家属对骨科疾病等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嘱咐患者保持个人卫生,勤换被褥、衣物,女性患者尤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遵守医嘱,在护士指导及协助下开展康复性训练,将每日自行训练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由责任护士每日检查,并负责核实内容[1]。


        第二,生活指导。
        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与营养调控管理。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嘱咐尽量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少食用不容易消化或辛辣刺激性食物,维持膳食平衡;纠正不合理作息习惯及错误认识,提升免疫抵抗力。与家属沟通交流,做好家属的健康宣讲工作,当患者接受治疗或护理时,家属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协助调整体位,并定期按摩患者肢体,避免出现肌力下降,甚至挛缩。
        第三,药物应用指导。
        嘱咐患者严格遵守医嘱,服用药物抗炎、镇痛,并做好药物交待,禁止患者随意更改药物用法用量,甚至停用药物。护理人员在每日发放药物前,需准确多次核实信息后方可继续操作。
3.心理护理
        很多骨科疾病患者病情多突发,很多难以接受,或心理存在恐慌、焦虑感[2]。不少患者是通过120入院治疗的,在急救车上已经经过初步治疗。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一方面要与120随车医护人员交流,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及临床症状,另一方面要与患者、家属沟通,进一步掌握患者资料及心理状态。
        护理人员需耐心做好病情的评估、预后分析工作,保持温和的态度面对患者、家属,向其简要介绍病房及科室内环境、患者疾病特点、诊疗及护理操作目的,安抚患者情绪。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需注意对患者隐私与自尊的保护,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待患者紧急救治后转入普通病房时,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工作,向其介绍成功案例,情绪控制方法及负面情绪合理宣泄途径,开解患者,舒缓其附件情绪,鼓励其与其他病友交流或加入病友微信群或QQ群,使其保持积极乐观态度面对病情、诊疗护理及康复。夜间限制病房人流量,保证患者充分休息,若患者过于疼痛,影响睡眠质量,可遵医嘱予以适当镇痛药物。
参考文献:
[1]周晓慧,林璐,赵鑫.人文关怀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4):1330-1332.
[2]龚俊,吴慧杰,李晓欣.围术期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疼痛和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27(8):1206-1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