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防水施工及其质量管理

发表时间:2021/9/7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第9期   作者:张伟
[导读] 随着近年来高层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的增加
        张伟
        南县城乡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益阳南县  413000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层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的增加,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大多工程设计地下室,作为地下车库、设备间、储藏间以及人防工程等,因此地下室对建筑使用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实际工程项目中,对地下室防水要求相对较高,施工企业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强防水施工要点掌握,并采取有效质量管理措施,提高防水性能。鉴于此,本文结合工程案例,深入探究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要点,提出相关质量管理策略,旨在为相关项目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管理
        
前言
        作为高层建筑重要的地下构筑物,其对防水性能具有相对较高的标准要求。因为地下室经常用作停车场、机电设备间、人防工程等,一旦出现潮湿或渗水等情况,则会导致建筑安全性下降。所以为保障高层建筑及其地下室具有良好应用性能,应当做好防水施工技术控制和质量管理工作。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项目为花园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为204166m2,包括4栋17层高层住宅、4栋15层高层住宅以及13栋11层住宅和69栋2-3层别墅。该施工场地常年最高地下水位2.45,按照地下室的使用功能,设计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明挖施工法,设防做法为一道防水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一道1.5mm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做法是对100厚C15混凝土垫层进行随捣随抹平,并铺设1.5后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干铺无纺聚酯纤维布隔离层,设置50后C20细石混凝土,实行随捣随抹平工艺,最后布设C30P6抗渗混凝土底板,完成防水施工做法流程。
2 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防水施工要点
2.1 合理开展防水混凝土施工
        对于本次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关键施工要点则是合理开展防水混凝土作业。保障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提高防水性能。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制定科学的浇捣方案,防范形成渗水通道,促使混凝土密实度符合法规范。操作人员应利用相应机械开展振捣工作,保证振捣均匀性,避免出现漏振现象。同时要充分把握浇注环节,针对本次工程现状,可分为两次浇注。第一次对地下室结构底板、独立基础以及挡水坝、地梁等进行浇筑,第二次是浇注外墙。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开展第二次浇注工艺前,应当及时开展凿毛处理,并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浇一层水泥浆,促使新旧混凝土连接具有紧密性。完成混凝土施工后还应做好养护工作,把控前期浇水湿润,减少裂缝和变形等通病的发生[1]。
2.2 科学运用止水带
        在该工程项目中对独立基础、地梁、结构底板等需要实施钢筋绑扎作业,并焊接止水带。通常可选择钢板止水带或者安装橡胶止水带,保证其安装位置准确,保证具有一定固定性和平整性。如采用钢板止水带,应控制搭接长度不少于100mm,选用橡胶止水带则搭接长度控制在300mm以上。同时开展浇注工艺时,要尽量避免止水带出现位移或者损坏情况,尤其是对于橡胶止水带来说,不得发生卷曲情况,应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此外,浇注止水带的转角位置以及下部时,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提高防水效果。
2.3 做好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卷材施工是本次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的重要内容,按照工程用途以及设计质量标准,具体操作要点如下:
        (1)在施工环节先对卷材底表面进行均匀加热,但要避免出现过热现象。再将防水卷材展平压实,并对卷材的搭接处进行紧密粘结。
        (2)对地下室底板垫层混凝土平面部位的防水卷材铺设,采用点粘法,其余部分均可采用满粘法。并控制搭接部位的宽度在50mm,如采用熔接法时,有效熔接宽度应在30mm以上。
        (3)对立面铺贴防水卷材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滑落情况,对各项接缝保证粘贴封严。同时将卷材的接缝设置在平面上,便于处理和控制质量。
        (4)在收边处需保障不锈钢压条宽度为2cm,每间隔30cm利用钢钉进行固定。再采用封胶实施敷封。完成防水卷材铺贴作业后,要进行及时检查验收。
        (5)地下室侧墙的粉刷,采用20mm厚掺防水剂的水泥砂浆,配比为1:3,最后设置25mm厚度的PS板保护层,避免其出现质量通病,影响施工效果[2]。
2.4 优化细部构造处理
        在本次工程中还用注重对细部构造的优化处理,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针对施工缝、后浇缝以及穿墙管等进行施工。首先,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对施工缝进行科学处理,即是严禁将其留在墙体和底板的交接位置,应设置在底板上部200-300mm处。对施工缝的形式以企口缝为主,采用橡胶止水条进行封严。侧墙施工缝处理如图1所示。其次,在混凝土浇筑长度超过规定的情况下,可设置后浇缝,保证缝宽不小于800mm。当浇注7天后可采用原混凝土高一标号材料开展补偿收缩浇灌。如存在穿墙管或套管,可在混凝土浇注前进行预埋,利用密封膏实施封严,并将外壁止水环焊接在墙体中。

图1 高层建筑地下室侧墙施工缝做法
3 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 加强防水施工组织设计
        为保障该工程项目的质量合格,应当做好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照建设单位要求,制定优化施工方案,以防排并重、刚柔结合为原则,实行复合防水和多道设防作业。并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会审,促使施工人员明确地下室防水抗渗等级、防水构造做法、防水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应用要点,保证技术交底工作有序进行,提高防水施工操作水平,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完成施工任务[3]。
3.2 强化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
        防水混凝土的质量以及用量,直接关系到地下室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基于设计强度要求以及现场试验等,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其具有如表1所示。并掌握混凝土的浇捣质量控制,比如保证浇注面具有相对应的振捣器,防止出现漏振问题。在浇注过程中还要合理控制温度,适当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避免出现冷缝,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时间,防范温度裂缝的产生。

        
3.3 采用新型防水材料
        高层建筑地下室施工工程中比较常用新型材料,即是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在本次项目中,施工人员需先将基层清理干净,再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均匀涂刷,以此增强防水性能。间隔合理时间后,可涂刷第二遍涂料。对于部分重点防水区域,比如外墙套管、施工缝等,可采用适当方法增补防水涂料。另外一方面,要尽量选用绿色环保型新防水材料,降低对室内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当材料进场后,积极进行抽样送检工作,确定质量合格后才可进入到施工现场,并跟踪材料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效果,保证防水施工成效得到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直接关系到后续建成使用效果,相关施工企业以及操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项目现状,充分把握防水施工技术要点,通过合理开展防水混凝土施工、科学运用止水带、做好防水卷材施工、优化细部构造处理等,提高整体施工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防水施工组织设计、强化防水混凝土质量控制以及采用新型防水材料,有助于提高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娇.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技术措施——以瑶湖总部经济港二期尤口一期安置房工程为例[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8):49-50.
[2]杨兆州.某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现代盐化工,2020,47(04):70-71.
[3]张洋,刘宝山.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措施及施工技术[J].城市住宅,2020,27(04):208-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