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
大庆振培中医医院 大庆肛肠病医院 黑龙江大庆163311
【摘要】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推拿术后的护理要点探索。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7月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将上述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措施后的护理效果和整体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推拿术后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提高护理效果,增强护理满意度,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推拿术;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患者因外伤、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导致患者腰椎间盘各个部分发生结构症状改变,如纤维环、髓核和软骨板等相关结构症状改变,患者纤维环出现后凸或者断裂,导致体内髓核组织从破裂的纤维环地方脱出,即被称为腰间盘突出症状[1-2]。该病患者常见症状为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下肢腹痛或大腿前侧疼痛、价值麻木、间歇性跛行,严重者会出现肌肉无力和瘫痪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腰椎滑脱、腰椎骨刺和足下垂等相关疾病并发症,中医推拿会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需要一定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才可保证护理效果,因此本次研究选取78例腰间盘突出患者,将上述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对比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7月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8例,将上述患者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9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25-32岁,平均年龄(27.67±2.56)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7-36岁,平均年龄(30.56±3.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推拿术后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通知医生。
1.2.2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障碍和情绪特征,积极与患者沟通,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障碍,对患者进行及时沟通排解,告知患者推拿的效果和注意事项,对患者实施中医按摩,按摩患者的委中穴和痛点肌肉穴位,利用穴位敷贴缓解患者的相关疼痛症状,在患者饮食上给予补肝益肾治疗,根据相关拔罐和针灸手法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锻炼,避免患者出现疼痛情况。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整体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三种,治愈:患者直腿抬高实验高于70度,有效:患者直腿抬高实验在45度-70度之间,无效:患者直腿抬高实验低于45度。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由患者自行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png)
3、讨论
推拿术是指用手按压患者皮肤肌肉,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有效调节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身体机能,从现代临床医学观察角度可知,推拿术可帮助患者有效扩张毛细血管,促进患者体内血液流动,帮助患者有效提高各个组织之间的氧流利用率,有效促进患者体内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废物组织的排泄,还可帮助患者增强体内肌肉纤维的相关活动能力,协助淋巴运行,从而疏通临床各个经脉,帮助患者进行气血调和,疏通全身经脉,最终达到去除疾病的目的。患者突出性腰间盘经中医推拿后虽然可以复位,但是其稳定性相对较差,需要加用高效护理措施[3-4]。中医护理可帮助患者有效改变术后运动功能相关指标,将食物疗法与按摩手法相结合,帮助患者有效缓解背部肌肉紧张情况,促进机体功能恢复,为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奠定基础。
根据本次临床相关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30%,高于对照组64.10%,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满意度为76.92%,高于对照组25.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对于行推拿术后患者加用中医护理措施,可帮助患者有效增强临床总有效率和临床总满意度,对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莉,杨冬花.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推拿术后的护理要点[J].中国临床康复,2020(12):1841.
[2]王静.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术后中医护理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11):120+122.
[3]高越,李文锋.新医正骨复位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80例[J]. 湖北中医杂志,2019,36(01):58-59.
[4]万琴,刘芳,胡文清,罗明.认知行为训练对慢性腰痛患者疼痛自我效能的影响[J]. 颈腰痛杂志,2021(03):3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