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炎龙
邯郸市恒质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邯郸 056000
摘要:路基路面施工是交通土建工程的重要基础施工内容,有且仅有选用性价比高的施工材料、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才能够提升工程质量,促进城市内交通事业建设发展。从现有的交通土建工程现状来看,我国很多中小城市的路基路面施工质量问题严重,如路面裂隙、坍塌等,若没有及时解决施工问题,其对整个城市的经济建设、社会的交通安全都会带来威胁。对此,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人员要积极学习现有的工程新技术,不断创新施工工艺,总结常见的工程管理方式,最终为城市的综合建设作出贡献。鉴于此,文章对交通工程施工环节的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交通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作用分析
1.1提升路面稳定性
在以往的交通工程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并没有受到工程的重视。原因是运用路基路面工程技术进行施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致使具体施工措施与相应设计方案达不到一致,使得路基路面的质量大大降低,一旦情况过于恶劣,就会出现不均匀降沉等各种潜在危害,不仅会触发更多的安全隐患,还会使得道路上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随着时代不断改进,交通工程已经了解到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并且随着现代交通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不断完善,使得以上所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方面使得道路路基路面的压实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交通工程的质量也符合相应标准。
1.2有效提升道路路面的耐久性
交通工程路面的耐久性其实质含义就是指道路路基路面的使用寿命,而交通工程路面耐久性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像施工环境,以及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水平高低以及完工后,路基路面的使用情况,都会对路面的耐久性造成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压实施工技术。可以合理运用强制性搅拌机开展搅拌工作,或者运用钢纤维混凝土来加强混凝土的固定形态。
2影响土建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因素
2.1路基含水量
路基含水量决定了路基的耐久性,若路基的土质含水量超过了一定的标准值,就会导致土质的空气体积上升,直接导致其水分逐步增高,扩大路基体积,让其产生膨胀裂隙。与此同时,水分过高、排水困难导致整个路基体系压缩困难,不利于工程综合建设。此外路基路面的土质含水量对实际的施工有直接影响,且水分蒸发的速度有明显区别,如在边坡的土质水分比在中间蒸发得快,在特殊的环境下,路基路面会发生不均匀的蒸发,进而诱发路基不均匀沉降、收缩形变,严重时候会产生纵向裂隙问题。从路基含水量特点分析来看,在实际的交通土建工程路面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方法较为简单,是通过碾压的方式降低土质之间的颗粒感,并保证土质颗粒可以连续靠近,若路基土质的含水量不达标,会直接导致整个土质的颗粒内膜阻力上升,若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就会导致整个干容重量减小,应力承载能力下降。
2.2路基路面碾压施工不符合标准
从路基路面的碾压施工工艺来看,整个工程的施工碾压影响表现在碾压方法、碾压速度两个方面。从方法上来讲,碾压操作不合规会导致路基压实度下降。现阶段我国对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有明确的要求,施工人员务必根据路线边缘的中间位置开展碾压,而且整个操作过程需要结合我国实际的情况选用碾压方法,最终满足路面碾压的实际要求;从碾压速度来讲,碾压速度的快慢会影响到整体的碾压质量,结合诸多交通环境变化来看,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受具体的碾压速度的影响,且在实际的碾压操作中,整个速度过快会导致路基路面出现起伏问题,若速度过慢会影响整个路基路面的承载力,在后期会加重质量隐患。
3交通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3.1路基施工技术
3.1.1预压施工处理技术
由于软弱地基具有天然承载力弱的特殊性,且周边位置的环境与其有相似性,因此没有使用强夯施工技术的条件,此时可以使用预压施工处理技术。预压法主要分为两种,真空预压法和加载预压法。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预压法的工作原理如下:(1)在交通工程施工区域增加一些静荷载,如增加土层或砂层;(2)为了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水平,需要压实地基,同时增加地基的压力,利用重力的作用能使地基承载力显著提升。但是在地基施工中使用预压法进行处理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在工程施加荷载之前需做好地基的控制工作,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水平。预压施工技术有施工便捷、造价成本较低的优点,故应用范围广泛。
3.1.2砂石垫层处理技术
砂石垫层的施工技术通常应用在软弱地基中。一些建筑项目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较高,若现场勘察结果显示施工地区地基的软弱层较厚,则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如下处理:第一步,彻底清除地基软弱部位;第二步,夯实地基,在清理出来的空位中填入大量强度大的砂石材料,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其原理是通过砂层把地面上的荷载转移到砂石下的地基中。从以往的实践经验及相关资料可知,岩石工程地基沉降中最常见的是浅层的地基沉降,故可以使用基础置换的方法来提高软弱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地基的沉降量。不过砂石垫层施工技术的相应施工工艺要求较高,且造价成本较高,所以应用范围不广泛。
3.2路面施工技术
3.2.1碾压要点
(1)初压在摊铺之后进行,要求压路机驱动轮与摊铺机方向一致。初压时的混合料温度控制在120℃以上,采6~14t振动压路机进行静压,压路机行进速度为1.5km/h,碾压遍数为2遍,碾压重叠宽度控制在20~30cm;初压后进行复压,采用高频低振幅压路机先碾压1遍,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100℃以上。之后再使用轮胎压路机碾压2遍,压路机行进速度为4km/h;终压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遍数为2遍,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在80℃以上,压路机行进速度为3km/h。(2)碾压施工中,要根据混合料温度和摊铺速度确定碾压段长度,始终保持压路机与摊铺机的固定间距;压路机要由外侧向路中心碾压,重叠轮宽至少1/3,直到碾压至路中心线;碾压时为避免出现混合料黏轮问题,可在压路机上安装自动喷水装置,但是必须控制喷水量,避免因喷水过多造成混合料温度下降过快。(3)碾压施工中不得在未压实的路面上停车,在已压实的路面上行驶必须关闭振动功能;分派专人负责跟踪监测碾压密度和温度,以避免出现过压或压实不足的情况;在拐角、边缘位置进行人工作业,采用手扶式压路机进行夯实碾压。
3.2.2完善路基排水设施
在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务必加大对路基路面排水工作的重视度。参照道路路基概况,优化排水系统设计,提高施工现场排水效率,以此为后续施工作业创造良好条件。通常情况下,交通工程路基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主要包括截水沟、急流槽、边沟等。按照排水方式差异,可将其划分为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两类。客观地说,这两类排水方式的适用环境是不同的。地下水位较低、降水量小的地区,适宜采用分散排水方式;而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且降水量大的地区,适宜增设盲沟、渗井与暗沟进行排水。只有做到路基施工现场排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才能有效改进整体路基施工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土建工程施工关键技术较多,特别是路面路基相关技术。建筑企业要想在现有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力的位置,施工人员就要加强交通土建整体施工管理,建议相关工程人员针对现有的施工管理制定出科学的施工计划,分析其中的主要因素和问题,并结合实际的工程施工情况选用科学的施工处理技术,最终全面提升路基路面的工程质量,综合促进土建工程企业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泽.试分析交通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9(10)
[2]马国龙.路桥工程中的路基与路面施工技术浅析[J].区域治理,2018(46):218.
[3]罗钰.公路工程项目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9):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