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控的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   作者:史玉亮
[导读] 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作为施工现场的管理者,要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施工现场中所发生的管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解决处理。
        史玉亮
        青州市兴华建筑安装公司 山东 潍坊 262500
        摘要: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需要相关人员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作为施工现场的管理者,要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施工现场中所发生的管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手段进行解决处理。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建筑行业面临更多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相关人员要不断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争取将施工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使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赢得更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施工现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类型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近些年,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使建筑行业的竞争愈加激烈,建筑企业如果不具备相应的竞争实力,则会被建筑行业所淘汰。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能力是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风险控制措施,将会最大限度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在我国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1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有效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材料是体现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加强材料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有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针对材料内容进行有效管理,因此大大影响了施工质量。例如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在购买材料时并没有及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有效检测,因此这些材料的质量就在无形中成了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并且在对材料进行存储时也并没有严格按照材料使用规范进行存储,很多材料因为没有及时进行防潮防水工作,导致性能有所下降。另外,也没有及时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同时由于有些建筑施工企业没有及时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测,导致建筑工程出现性能不高或者不达标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总体上来说并不利于企业进行长远发展。
        1.2进度管理问题
        对项目进度进行的管理工作能够使项目按照合同计划按时完成。以总工程量为前提,按季度、月度制定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对其进行控制、组织、协调。但在进度管理方面仍有一些问题:首先,管理的执行效果不佳。有些施工方不太在意项目管理的前期规划,没有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没有制定系统化的施工组织方案,导致施工时的材料和人力配置不足或成本溢出,影响施工的正常进度。其次,还有一些施工方无法调和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工程安全与造价成本之间的关系,没有对施工方案和计划工期进行合理化地分析,进度管理不合理,造成被动甚至失控的局面。最后,对工程总体进度管理不当,使一些分部分项工程脱离计划,不能与总工、分包商进行及时的沟通,影响工程总体的施工进度,延误工期。
        1.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当前,在建筑工程中的项目管理中,大部分都是由管理人员来操控的。这就意味着,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能力,也不了解实际的施工进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在实际中,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对于企业来说,专门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是一笔较大的经济支出。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让一些不够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管理的效果自然不会特别好。
2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的大小直接决定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对成本进行控制,进行物品采购以及相关经费支出时要严格按照预算进行。

相关管理人员也要加强成本控制意识,深刻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设备选择上可以优先选择那些节能的设备;在材料使用上也要做好规划,争取不浪费一点材料,最大化地提高材料利用率;在人员配备上也要有所规划,人员的岗位安排要合理,争取人尽其用,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工费用。要加强人员的节约意识,施工结束时要及时断水断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材料使用时也要做到合理利用,能不浪费就不要浪费。通过这些方面进行成本控制,就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利润,从而为其在市场中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2.2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企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材料管理方法,避免因为材料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展。采购环节是材料管理的第一环节,进行材料采购之前要对材料供应商有所了解,同时要对材料的规格以及合格证明等内容进行全面的检查,以免因为材料的规格与施工要求不符而影响施工进度。在对材料进行存储时也要按照材料存储规范进行,对于那些怕湿怕潮的材料要及时进行防潮存储。同时也要注意将相同规格和种类的材料进行单独存放,以免因为存放不当而降低材料的使用性能。另外管理人员要及时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从而为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2.3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若想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必须引进新的管理方式,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建筑企业不仅要具有专业施工能力,还要有全面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对提高投资效益、改善工程质量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实行考核制度与奖惩制度,使其将新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去,以信息化、技术化工程项目管理作为突破口,借此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工作规范化。除此之外,应改善企业相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培养“重实效、高效率、多层次”的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建立“反馈快、渠道广、零延迟、扁平化管理”的人力资源培养制度。
        2.4管理组织的创新
        当前,大部分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团队,大都是由自身的建筑工人组成的。从好的方面来说,资深的建筑工人,能够了解建筑施工中的具体情况,了解工人施工的难度,从而制定人性化的项目管理方案。但是另一方面,这部分工人,可能对于项目管理理论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他们的方案更多是从自身的经验制定的,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管理团队的组成进行创新。最好是将不同的环节和施工内容安排不同的人进行管理,然后组建一支总的项目管理小组,负责对整个项目进行大方向的把控。这种组织结构能够保证建筑工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管理方式,保证了项目管理制度的落实。此外,不仅要对管理组织结构进行创新,还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改变,让更为专业的人员来进行项目管理,确保项目管理的科学性。
        2.5注重全过程进度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总进度编制进度管理方案,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检查实际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如有偏差,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工程可以正常竣工。在进行进度管理工作时,也要注意施工和竣工管理。要做好准备工作,一旦中标,就可以立即组织项目部,做好施工场地的建设,迅速完成水电线路、购进材料、定位测量等工作,尽快进入施工阶段。要组织好竣工阶段的协调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避免多个分项工程同时进入竣工检查,使各分项工程有序进行竣工验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建工程的质量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科学有效的项目管理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针对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建筑单位应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改良项目管理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使房建工程按合同进度要求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齐国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控的优化研究[J].四川水泥,2021(02):150-151.
[2]周雅珍.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中外建筑,2020(10):185-187.
[3]许太宗.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及优化对策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47-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