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迪 2杨爱利
1身份证号:61012119850121****
2身份证号:61040219790419****
摘要:在EPC项目的总承包模式中,总包方在成本管理过程存在许多问题和风险。例如,项目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市场不稳定,财务风险、设计过于保守、施工图纸可施工性差、材料设备可获得性差等因素直接影响了项目成本。为了在EPC项目总承包模式下更好地进行成本管理,有效防止项目执行期间预算超支和资金不足等问题,总承包方必须在整个过程中围绕成本控制理念,在设计、施工等每个节点进行成本管理,提高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本文对建筑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项目;EPC总承包;造价控制
引言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国际通行的建设项目管理实施方式,其将工程项目中的设计、采购、施工等环节集于一体。以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业的发展形势来看,EPC工程总承包是将来施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该管理模式下存在许多的子项目,这也导致项目管理方面具有较高的复杂度,因此,需要专业人员在施工前做好风险防控工作,运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模拟技术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以此达到为业主节省成本支出、缩短施工周期,进而提高自身企业的竞争力,使工程施工管理良性循环,达到双赢效果。
1 EPC总承包模式概述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指根据合同约定对承担工程项目全部阶段管理工作,对工程工期、安全、质量与造价等全面负责的模式。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工程管理模式,也是现今我国较为提倡与推广的承包模式。进一步推广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有利于工程项目深度开展可行性研究,保证初步设计的深入,使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与施工等阶段的工作有效融合,更好地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水平。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落实也可使企业技术、管理中的优势有效显现,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提升EPC工程总承包管理能力的意义
EPC工程总承包是目前国内外建设活动中较为常见且先进的施工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现阶段施工项目数量的日益增多,项目范围的日益扩大对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EPC工程总承包下,项目业主将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工程施工等环节直接整包发包给EPC工程总承包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业主方的工作量,使其免去与勘察设计、承包商、分包商及相关建设执法部门的接触,减轻项目执行过程中协调的工作量。EPC工程总承包管理方式的科学合理性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成本、工期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提升管理层次和竞争能力,达到业主方和EPC工程总承包方双赢的目标。
3 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要点与措施
3.1各专业输入条件变更控制
签订总承包项目中标合同后,EPC总承包合同的固定总价对应招标文件的输入条件得以固化。在此之后,凡是与招标文件对应输入条件相比发生变化的,工程造价人员都要参与费用测算与造价控制工作。设计施工图时,项目负责人与业主应进一步沟通和确认施工图输入条件,各专业设计者接到输入条件后要与招标文件的技术条件进行对比分析。若输入条件的技术要求提高或者承包范围扩大,需要与业主确认,计入工程变更价格调整内容;技术要求降低或者范围缩小,也需要测算可能引起合同费用的减少情况。
3.2决策环节造价管控
在项目决策环节,必须科学估算项目投资,属于项目前期建设重点。
项目投资费用,会极大影响项目造价、费用控制效果,所以必须将投资造价控制在总造价80%左右。在决策期间,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项目功能与要求,明确项目地址、投资规模、施工标准。在编制项目造价预算使,应当将投资费用估算作为基础依据,同时对项目投资费用进行梳理,确保项目投资估算合理性、准确性。此外,在估算项目投资时,总承包上必须合理控制投资估算误差,使估算、实际造价偏差降低。同时,在编制投资估算书时,总承包商必须提出设计投资限额,以此控制和限制设计环节概算,维护总承包商经济效益。
3.3施工环节造价管控
在工程建设期间,容易受到技术工艺、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因素影响,因此无法避免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会显著增加工程建设成本,提升工程总建设成本。所以,为了对工程施工成本进行控制,总承包商必须对设计变更签证程序予以规范,科学审核设计变更内容、工程量。对于设计变更问题,必须转变先施工、后结算方式。造价工程师应当深入现场确认,核算工程造价后,才开始参与施工建设。在施工建设中,全面收集和整理工程变更施工进度、验收信息,同时为项目结算提供参考依据。当业主提出工程变更,总承包商应当收集相关信息,并且向业主索赔。工程建设施工期间,材料费用、设备机械费用的造价占比大,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可以确保设备与材料及时供应,避免由于设备、材料不到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所以,合理控制材料、设备采购费用,对项目造价影响非常大,属于总承包商造价管控重点。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总承包商必须注重材料性能、规格与价格,联合市场价格变动趋势、供需状态,确保采购计划制定有效性,明确采购时间与周期。同时,总承包商联合重点考虑资金周转、汇率、利率变动等因素,确保材料结算方式的适宜性,同时调研供货商资金与信誉度,选择高信誉度、高可靠度供货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使工程建设风险降低,高效控制项目造价。
3.4与业主结算
与业主竣工阶段,工程造价负责人分别汇总过程中保存的变更和签证,将业主原因变更交由项目负责人决策是否报业主结算。项目验收后,工程造价人员应及时协调总设计师、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各负其责、完善结算资料,结算资料包括招投标文件、EPC总承包合同、补充协议、业主函件资料、变更签证资料以及其他业主审计部门要求的资料。EPC总承包合同结算的特点是变更签证资料是否支撑合同中关于总价调整的要求。这往往需要设计人员、现场工程师在结算时向审计人员做好解释工作。
3.5结算书量价全面审核要求
结算审核既是成本控制的收尾一步,也是关键一环。工程造价人员要全面审核结算资料,结算中遇到争议时要以合同协议条款、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描述等为依据。除编制人员对结算进行初步审计之外,还要报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进行二级复核和三级复核,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合理性、合规性。
结束语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施工管理措施,为承包商提供了发挥施工技术优势的空间。总承包商在这一模式下通过一体化管理实现降低施工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质量的目的。虽然目前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工程施工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但是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在我国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日益扩大的今天,工程承包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工程总承包单位只有立足自身发展与行业要求,总结经验与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实力,才能在工程承包领域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锋.浅谈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J].智能城市,2019,5(11):161-162.
[2]蓝哲鑫.EPC模式下的工程总承包造价及其成本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03):157-158.
[3]董丽莎.EPC项目总承包造价控制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91.
[4]苏景涛.EPC总承包模式下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3):133-134.
[5]邹森.EPC总承包工程建筑安装造价控制管理问题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