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路
壹方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新形势下,随着近年来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性逐渐的提升。建筑行业属于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建筑工程施工的影响因素众多,施工组织形式较为复杂。粗犷式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需要立足实际,从内部挖掘潜力,建立生存的立足之本,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人、财、物的关系准则下,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建筑企业的发展速度。精细化管理不仅给建筑企业带来了长足的发展,并且还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了建筑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落实。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工程;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建筑工程质量的需求也开始不断的提升。传统理念下粗放式的表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此时,为了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转型需要,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就呈现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1]。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具体应用中,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竞争力,统筹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尽量避免返工期间的建筑能源和投资资源浪费。但是,在实践的历程中,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规划不科学,管理方式不注重细节[2]。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施工材料管理不科学,监督管理没有一定的标准。鉴于此,如何将精细化管理融入到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呢?
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管理人员的精细化管理的意识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相关的人员,在精细化的基础上,不断的优化和完善资源制度,对成本合理的控制,满足当前的发展建设。在实施及建筑项目施工的历程中,施工单位就需要结合现实的需要,整合思维基础,明确精细化的管理目标,最大限度的增强管理的职业素养,增强对应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在实施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优化基础,让合同管理更加的完善,保持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加大细致的管理措施建设[3]。
(二)重视施工过程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属于施工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提升精细化管理的力度。首先,人力资源的精细化管理。也就是说,需要在《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的基础上,需要合理的统筹规划,保持内容建设[4]。管理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的科学管理方式,统筹管理,优化对应的管理流程。细化指标,让传统的计算更加科学、准确。在不影响工期的情况下,低用工成本,对劳工人员的休息时间实施很好的调整与保障。其次,过程控制的精细化管理。也就是说,需要在每个细节形成中,对桩位进行测绘定位,工序简单;压力易控制。精细化管理制作工序,可以有效的优化基础,保持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根据细化原则,做好记录工作,确定问题解决措施,符合工程质量要求。之后,材料的精细化管理。在控制成本支出的基础上,减少材料的浪费问题,保持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技术和材料的控制效果,建立一套完善的设备操作制度,保持规范性,加强对施工技术和材料的管控。工施工单位对于安全的理念需要不断的加大,并且重视企业的生产效率,保持安全工作。在全方位的视野下,建立安全管理机制,并且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需要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合理的统筹规划,加大基础建设,保持有效的发展动力。
(三)完成建筑施工监督的合理管理
在实践的历程中,还需要将精细化的管理理念落实到现场的监督当中。在开始的时候,需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合理的统筹规划,并且在具体的项目中,加大现场施工基本工作的建立,并且满足精细化的发展需求。此外,还需要增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总体价值,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其次,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时候,需要相关的人员,结合现实的发展特征,增强对应的责任感,加大现场施工建设。做到奖罚分明,提高有效性,加大责任感建设,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最后,在实施施工监督管理的历程中,还需要在合理化的价值观下,优化建筑材料,加大成本控制的力度,保持监督的合理性。
(四)在施工准备阶段采取精细化管理工作
第一,工程精细化管理准备工作。
首先,开工前准备,需要立足实际,加大现场的考察和勘探。找出精细化管理的问题,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督促重视精细化管理。其次,制定精细化管理的保证措施。编制精细化管理指导书,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分析偏差值产生的原因,制定精细化管理的方案,提高前期准备工作的效率[5]。之后,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理念。需要相关的人员,正确的理解精细化管理,将项目质量、成本、工期和安全生产等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加覆盖面积。施工精细化管理需要保持对应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性。采用 PCDA 方法,建立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此种方式,可以及时的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一个有效的往复的 PCDA 循环。然后,施工精细化管理体系内容构建。此时,需要相关的人员或者是部门,构建一个可靠合理的精细化项目管理体系。以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完成建筑项目为目标,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建设。保持有效的成本控制,强调建筑节能施工的思想。加大安全控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满足进度控制,计划应依据项目的管理内容和施工关键节点。实施环保控制,项目开工前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勘察识别,最大限度的减少周围环境的影响,达到文明施工的主要境界,保持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大方案控制,结合实际,在不同的项目中找到对应的契合点,并且实现最优化的发展和建设。提升信息化控制,也就是说,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视野下,保持管理人员的操作制度,满足信息的获取需要。最后,施工精细化管理组织构建。需要明确精确化的组织结构,在层层分管中,做好各个部门的责任与义务的落实。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保持专业稳定的发展需求[6]。
第二,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方案。首先,需要建立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措施。也就是说,需要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建立工程成本精细化管理制度,保持招标情况透明化,明确程造价成本责任化。控制施工过程成本,做好施工量的计算任务。其次,项目安全精细化管理措施。需要根据春、夏、秋、冬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内容,项目的特点和进度,新政策、新要,最大限度的加大安全的目标建设路径。之后,施工进度管理精细化,此时,需要相关的人员或者是部门,从工程前期策划,工期进度精细化,专业化管理等几个方面,合理的统筹规划,加大基础建设,满足当前的发展和建设需求。实现工程比选优化设计的精细化管理,落实设计管理要求,全过程设计优化。环保施工管理精细化中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制定目标,加强对规章制度的检查。最后,信息技术化精细管理。从本质上看,是在BIM 技术应用技术的基础上,整合数据,建立仿真的建筑物模型。从造价方面、模拟施工、空间管理、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建立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满足工程预算管理、设备材料管理、设计资料管理、安全管理等几个视角的模块化建设[7]。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是围绕工程参建方,是哟规划信息化的方式,从成本、施工和进度等视角合理的统筹规划,加大进度分析,保持数据的实时性,为更高的层次提供一个有效的管理化支持。
第三,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绩效评价。此部分主要是在质量评价、进度评价和成本评价这几个视角实施发展和进行的。首先,保持绩效评价的原则,客观公正,考核公开,管理改进。其次,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评价方法,可以避免其他一般评价方法的局限性。满足管理制度管理,提升施工工期控制,增强建筑成本控制,实现施工质量控制,完成施工安全、环保控制和息化控制。建筑工程在建设的历程中,需要以精细化的管理流程为基础,在具体的发展中统筹规划,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准备。
总结:随着社会的进步,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历程中,需要从成本、质量和工期进度等视角,建立精细化管理目标。加大质量精细化管理,抓住施工关键节点,整合竣工验收环节的发展需要。建立工期进度精细化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施工计划。提升成本精细化管理,制定体系,完成材料设备管理,实现施工技术精细化管理。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建立实时信息沟通体系,保持环保文明施工精细化,定期检查和监督,合理的评价,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河.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物资材料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与预算, 2020, No.287(03):26-29.
[2]程宏雨.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剖析[J]. 砖瓦世界, 2020, 000(002):129.
[3]蒋红丽,肖行,沈占奇,等.基于BIM技术的精细化建筑空间信息管理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研究[J]. 建筑与装饰, 2019(9).
[4]崔恒,张玉国.谈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8.
[5]管德成.浅析如何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管理[J]. 美与时代:城市, 2013(5):42-42.
[6]欧阳昙.基于EPC模式的装配式建筑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2019.
[7]侯思乐.基于BIM技术的地铁精细化建筑设计方法研究[J]. 智能城市, 2019, 005(016):P.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