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摄影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发表时间:2021/8/26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4月第12期   作者:宋晓晓
[导读] 倾斜摄影技术是由传统摄影技术不断优化而来的一项先进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合理应用该项技术,
        宋晓晓
        身份证号码:37082919901105****
        摘要:倾斜摄影技术是由传统摄影技术不断优化而来的一项先进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合理应用该项技术,能够打破传统GIS技术、单一遥感技术的局限性,这对提升建筑工程中测量数据内容的精确性,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合理性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可见,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提高对该项技术的重视程度,将其科学地融入到建筑工程测量的每个环节中。
        关键词:倾斜摄影;建筑工程;工程测量;工程质量
        引言
        相较于无人机测绘,传统测绘,成图精度高,但测绘工期比较长,人工外业工作量大,勘测成本较高,成图速度慢。它的测绘产品比较单一,测绘数据内业处理对软件要求比较低,一般采取CAD等数字绘图软件即可绘制成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前期准备工作时间比较多,具体外业测绘时,尤其在比较危险的地理环境,人员安全性低,需要做好各种防护。无人机是一种由动力驱动、无人驾驶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的简称Unmannedaerialvehicle。它具有实时定位、使用方便的优点。成图精度受摄像头分辨率限制,测绘工期短,尤其在大面积大工程量测绘时,该优势体现明显。人工外业工作量很小,仅需要采集少量外业像控点或遮挡严重地区进行补测。成图速度快,但数据内业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比如进行航摄影像纠正、空三加密软件及立体测图软件等,内业工作量相对加大,且对电脑软件配置要求比较高。测绘产品丰富,一次航测可制作成DLG、DOM、DEM等多种产品。前期准备时间少,工程响应时间迅速。安全性高,受环境限制少。
        1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类型
        新经济形态下,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快速。在测量新技术的支撑下,测量人员可依托新技术,开展大范围、高精度、自动化的工程测量工作。同时,减少天气、地形、水文、村落植被及人文等因素对项目施工的干扰,有效提升工程测量的效率和精度。现代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形式逐渐多样化。GIS测绘是一种现代化的工程测绘手段,整合信息科学、遥感测绘和环境科学等内容,实现工程项目的便捷化、质量化测量。摄影测量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测量手段,可在无人机、卫星等载体及传感器的作用下,实现地物信息的精准、快速测量。在摄影测量中,不仅要注重传感器应用、焦距设置、像元分辨率控制,且应对图像重叠度、数据格式等内容进行精准把控。此外,数字化测绘也是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的重要形式。在测量中,应注意地形图与工程图的结合,建设专业化的工程建设数据库及地理信息系统,为工程项目高精度测量提供有效支撑。
        2倾斜摄影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要点
        2.1内业三维模型生产
        对获取的影像成果和POS数据进行整理,删除无效影像,利用匀光匀色软件,对全部像片进行调色,利用拖把更名器,对所有影像进行重命名。整理原始像控点数据,解算像控点成果。利用ContextCapture软件自检校功能,对少量影像进行空三解算,获得更加精确的相机参数。空中三角测量主要包括自由网平差和带着控制点的平差,自由网平差理论上是指没有任何约束的平差,也可以说是带着POS数据的平差。初次平差,主要依据POS数据,解算过程主要包括影像金字塔的创建、特征检测、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图像相似度计算、带着POS数据的平差调整。二次平差,是指带着像控点的平差,平差的结果是将POS下的虚拟坐标系转换到像控点坐标系下,使生产的实景三维模型具有准确的坐标。
        2.2建筑位移变形
        位移变形严重威胁房屋建筑的应用安全,要求在项目建设中,应合理使用检测技术,实现建筑位移、沉降等变形情况的监测,以减少建筑安全漏洞,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现阶段,连续性测量、周期性测量是建筑工程位移变形情况测量的两种基本形式,前者以建筑物的位移变形为监测对象,在特定时间段内,对建筑物进行连续的不间断测量,完成测量后,所测量的数据会通过曲线的形式进行呈现。在周期性测量中,受测量时间间断性影响,测量结果会通过折线的形式进行表达。项目实践中,选择合理的测量方式,可实现工程位移变形情况的有效测量。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沉降监测中,一般选择周期性的测量手段,合理设置测量点位,实现建筑物沉降情况的精测量。在测量技术设备选择中,全站仪设备的应用较多。(1)水准基点布置。水准基点是建筑工程项目测量的基础点,要求在测量中注重观测水准基点布置,确保基准点的固定性、稳定性和安全性。(2)合理设置监测时间。为保证监测点设置的准确性,需合理控制全站仪监测点位的位置和数量,并对监测时间进行系统控制。如建筑物的沉降具有长期性、周期性的特征,故在实际监测中,可按照周、月、季度的顺序开展建筑物沉降情况的监测,并做好数据记录,提升建筑沉降监测的效率和精度。(3)校准设备。在全站仪等监测设备使用中,应对所有设备进行校准,提升建筑物沉降监测精度。例如,在建筑沉降实际检测中,要求观测点高程、高差闭合误差需保持在±1.0mm,测量高程的误差需保持在±0.5mm,水平位移观测点中误差不得超过±2mm,以保证项目沉降测量精度。
        2.3测量高程
        现代建筑工程不断朝着更高方向发展,在高程测量时,采用传统技术与工具进行测量,不仅作业开展难度较大,而且难以确保最终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由此可见,作为施工企业要适当提高对倾斜摄影技术的重视,以该项技术为基础,通过对全站仪、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法完成对建筑工程最高点的测量,对比测量数据,进而确保测量数据内容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建筑工程实际测量期间,为了提升测量结果精度,施工企业采用电磁波测量建筑工程最高点。具体测量期间,要采取科学方式进行多组测量,为了保证最终测量结果的精准性,要通过计算取得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在测量作业开展期间应用全站仪,要使其作用得到全面发挥,就要提高对观测内容的重视,从观测角度入手做好分析,科学选择、适当减小开展观测作业时观测点与目标观测物间距离,使最终观测结果的精准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此外,在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应用时,还要加强对采用技术的分析,对其进行适当优化、升级,提高技术的先进性,获取到高分辨率影像,提高建筑高度测量结果精确性。
        2.4外业测量流程
        外业工作以安全高效完成测区拍摄为目的,要注意遮挡物、禁飞区、风速影响、测区大小合理性等问题,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布置相控点、检查点,以保证测绘质量。外业工作与传统测绘相比看似简单了,但每一步操作都有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现场踏勘过程中,注意避开高大建构筑物,需要在绘制飞行路线时优化布置。像控点布设则要注意分布均匀,明显突出于周围地物。像控点布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业成图质量。飞行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电池剩余电量、摄像头角度、飞行速度等参数,做好应急处理。飞行即将结束时,注意落地点是否避开行人、车辆等遮挡物。
        结语
        倾斜摄影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该项技术是经过长期发展,人们不断研究而来的一种新型技术。将该技术合理应用到建筑工程测量中,可以提高数据信息的精准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应用要求,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贵勇.研究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J].低碳世界,2020,10(07):88-89.
        [2]刘亚楠.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发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2):249-250.
        [3]曹慧清.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6):199+201.
        [4]田丰.无人机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建材,2020(0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