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颖捷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但它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包括地质、水文、气候、物种等各个方面。在生态建设的大背景下,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必须以生态效益为第一准则。本文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气候、水文、水体、地质和物种等方面做了分析,随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一、前言
水利工程承担着涵养水源、防汛抗洪、发电产能等多项任务,是我国重要建设之一。当前阶段,我国水利工程的数目逐渐增多,而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及处理措施。在现有环境下,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工作人员应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在进行施工时,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剩余的建筑废料要进行科学的处理。水利工程不仅要服务民生,更要保持环境友好,必须实现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水利工程施工对气候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大气环流效应是影响地区性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但是,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原本是陆地的区域被水体覆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地空气的潮湿度,进而改变了当地的气候状态。举个例子,三峡水库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它的修建就对当地的时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第一,空气相对湿度受到影响,春季、夏季、秋季的空气相对湿度都有增大趋势,而冬季的空气相对湿度则减少了;第二,降水量受到影响,与之前相比,当地的年平均降水量提高了3mm左右;第三,对风和雾频率的影响,风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雾日天数年平均增加2天左右,变化不大。
2、水利工程施工对水文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的另一结果就是使下游河道的流量发生改变,进而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第一,修建水利工程就一定会形成一个蓄水池,导致水位升高,水表面积增大,直接后果就是加快水的蒸发,进而影响自然界水循环。第二,进行水利施工还会显著提高岩石的透水性,从而使地下水的水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一些重要的水质参数都会受到改变,包括流量稳定性、水流流速频率、来水时间与时期和水位落差等。第三,水流的温度也会因水利工程的修建而发生改变,水体性质也会由于水库中水流的流速变化而改变。
3、水利工程施工对水体的影响
修建水利工程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会使流动着的河水停滞在水库中,而水流一旦停滞,势必会产生一些严重的影响,包括航运和水质变化。第一,在航运方面,船舶上行和下行的行驶速度会受到影响。第二,对于水质方面,水体中污染物迁移扩散的速率和水表面气液交互的速度都与水流流速有关,而水利工程的修建,会使水流速度大大降低,甚至部分区域水流停滞,这导致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大大降低。此外,水流流速的降低还会显著提高水体的透明度,这就为一些藻类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藻类的光合作用速率加快,能量供给充足,最终导致藻类大量泛滥。
4、水利工程施工对地质的影响
对于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到的机械较多,体型较大,并且对地质的改变也较大,极有可能造成山体滑坡,部分地表塌陷或者地震等地质灾害。而且在大型水利工程竣工之后,由于其蓄水池蓄水量极大,地壳承受的水体重力增加,就会在内部产生一定程度的应力,而且随着蓄水时间的增加,渗入到岩层中的水分也会越来越多,水流入岩石断层之间,就会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并且在内应力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岩石断层出现运动,最终引发地表塌陷和地震等地质灾害。
5、水利工程施工对动植物和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虽然能够防止洪水的侵害,提前拦截一部分水在水库里,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使得水流“均匀化”。但是,下游的一些更偏爱水流更急的和水位更高的鱼类可能会受到影响,如影响了鱼类的繁殖后代。
三、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积极采取降尘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粉尘产生,大量的粉尘不仅不利于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还会对生态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降尘工作。第一,做好施工现场的洒水工作。为了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施工人员可以定时进行施工现场洒水。针对扬尘严重的情况,施工人员可以适当增加洒水的次数,保证不会破坏大气环境,提高施工现场空气的质量。第二,避免高空抛物产生的扬尘。施工人员可以借助起吊工具将垃圾从高处运送到地面,以免高空抛物产生大量的扬尘。
2、减少噪声污染
第一,引进先进的环保型机械设备。施工单位可以结合施工具体的需求,引进噪声小的环保型机械设备,确保施工不会产生大量的噪音。第二,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时保养与维修。机械设备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出现螺丝松动等问题,从而导致使用时的噪声变大。因此,施工单位应该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好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有效降低设备使用时的噪音。第三,做好机械设备的定时润滑工作,减少设备零部件摩擦产生的噪音。第四,控制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施工。
3、使用生态石笼新技术
水利工程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大量的钢筋以及混凝土,这就导致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本比较高,并且很多资源会被大量浪费。生态石笼技术弥补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其使用的灵活性比较高,并且相比于传统的技术该技术的使用成本比较低。生态石笼技术的针对性比较强,可以根据需要保护的区域制定不同的保护措施。同时,生态石笼的性状并不是单一的,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性状。常用的形状有拧花型、六角型等。技术人员必须充分考虑石头的性状,保证生态石笼的透气性以及强度等都能达到预期的水平。利用生态石笼这一新技术于水利工程建设之中,有助于更好地展开对水利工程周围水生态环境展开保护。
4、植被生态护坡植物固土技术
在生态护坡技术下,最关键的是对河流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植物固土法同样是一种有效的生态护坡技术,由于一些植物的根系比较发达,能够在生长过程中利用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进行固定,因此,植物固土法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坡周围水土流失的可能性,使周围土壤的性质等特性得到很大改善。植物群落固土处理技术应用中,关键在于选择植物,尽可能选择根系较发达的植被。
5、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会或多或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了降低影响,施工单位可以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通过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抵抗能力,避免生态环境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尽管水利工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在进行水利工程修建的过程中,必须把生态友好摆在第一位,进行各项施工前都要做好实地调研,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熊振宇,宋丹丹.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分析[J].河南科技,2018,(10):88-89.
[2]王廣昌.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1):155-157.
[3]李宝英.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