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东
身份证号:11022819851211****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不但能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而且还能预防洪涝灾害,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文章首先围绕水闸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其次探究了其施工与管理的必要性,最后研究了其施工关键技术并提出了管理有效对策,旨在改善施工过程,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施工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库、堤坝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也在突飞猛进,其中,水闸作为主要构筑物,是制约水利水电工程稳定运营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实现对水闸施工技术的有效管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市政工程建设行业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1.水闸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作用分析
就现阶段而言,在不同水利设备中的运用水闸能发挥不同作用,经过全面总结可知,其作用通常体现在以下3方面。
首先,将水闸布置在梁道或者大坝等建筑物中,能为上游取水和行船提供较大便利。其次,使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能有效避免洪涝灾害。最后,充分发挥水闸作用,能平均协调水道水量。
总的来讲,我国地域辽阔,河道众多,水能储存量较大,而要提高这些能量的利用率,就需要创建水利工程。而水利水电工程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就是水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不但要关注其作用的发挥效果,还要以此为前提进一步提高其质量,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意义重大。
2.水闸施工技术难点
(一)基础施工
第一步,按照先下后上、先重后轻的原则,进行围堰退填及后续压实以及填筑处理;第二步,闸塘开挖前,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沟、集水坑,采用降水垄沟或潜水泵明排形式,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平衡及基坑降排水处理。基础施工的技术难点在于提前做好稳定性验算、严格控制基坑排水速度、两侧对称填土平衡等环节,有效避免发生超挖现象,确保水闸与护坡具备通水条件。
(二)金属结构施工、门槽预埋件安装
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与技术标准进行作业,做好安装程序、材料样品检测与复测等工作,是金属结构施工难点;而制定合适的加工工艺,动态观测焊接中材料变形情况,并采取及时矫正措施,是门槽预埋件安装环节的技术难点所在。
(三)混凝土施工
根据设计要求,对水闸项目中的闸墩模板、闸底板、消力池进行分缝分块的混凝土浇筑,其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混凝土配比工作、依照相应的规定振捣,及时进行底板浇筑的模板振动处理,确保模板表面光滑平整、杜绝褶皱和凹坑等,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刚度使用要求,是水闸工程施工质量达标的关键。
3.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
3.1结构工程
对于一项工程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整个工程的框架结构,在我国进行水闸施工建设时,其主体结构都是由金属材料构建的,因此,整个金属框架结构的设计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工程的质量。混凝土的浇注需要结合金属框架来进行,如果没有金属材料的内在支撑,混凝土也不能够达到较强的坚固程度和耐压程度。因此,在对技术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依照相关的规定进行,不能抱有差不多就可以的想法,并且施工进程各项内容都要坚决按照工程设计实施,选取采购的金属材料必须与所需的外观、尺寸、材质完全吻合型,以确保结构工程的质量。
3.2导流工程
为了使整个施工过程在干地上进行,要进行导流工程。导流工程的良好实施能够保证水闸工程正常安全的进行。由于我国地域面积大,各地区地形特点存在较大差异,河流地貌更是多种多样,每一个流域设置的水闸类型也变化多样,因此对导流工程的要求也有明显的不同。在对此项工程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多方因素考虑,对地形的特点、流域的特征、水土环境的不同都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再去制定相应的方案。
3.3开挖工程
在对水闸进行建设时,其基础工作是最先要进行的一步。也就是对水闸建立地点所需断面的挖掘。万事开头难,这项工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对开挖工程进行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当地的环境进行。此项工程耗费时间长、工程量非常巨大,地下存在的一些不可见因素使其施工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性,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较高。因此为了使施工过程更加顺利,并且给后续工程的实施打下更好的基础。在进行此项工程时,必须要对各项数据严格把关,同时现场的工作指挥人员要更加灵活地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确保开挖工程的顺利实施。
3.4混凝土工程
除开挖工程之外,混凝土工程也非常重要。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其不仅作为水闸工程主体材料,也能够使水闸的建设具有更加坚固的特点。并且混凝土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的也极其广泛。因此,要想建设更优质的工程,就必须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更加精细严谨的检查,确保其所用材料有较高品质。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来的,因此,各种材料的所用配比用量更要精确标准。不仅要对用料本身进行精确把控,同样也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要求。混凝土的浇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气候、水土等多种条件的影响。所以,要综合考虑到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全面考量,找到最适宜的方法和浇筑时间,确保工程的质量。
4.水闸施工管理有效对策
4.1重视人才的培养
就我国现阶段水闸施工管理工作而言,其最为关键的内容便是重视人才的培养。站在施工角度分析,施工人员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基本因素,即其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水闸施工监管质量。鉴于此,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势在必行。培养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人才,通常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方面,定期施工人员组织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其深刻了解施工的相关制度,并且在灌输理论时,可融入一些思政教育,以此提高其思想认识。这样一来,便会形成实事求是、严于律己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加强施工人员业务技能锻炼,让其提高综合实力。简单来讲,就是让施工人员积极参与组织的培训活动和技能锻炼,从中开阔视野,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施工各个环节都能有序进行。另外,施工人员自身也要有提升自我的意识,积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工艺,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和作用,确保水闸施工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
4.2加强施工现场监管
首先,积极检查现场环境。通过大量实践表明,气候环境的转变和地质氛围是施工质量的主要影响要素,因此加强现场检测,能高效避免有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选择和其相对应的防范对策,从而提高现场监管。
其次,监管施工器械。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科学地应用器械。要想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性,必须要加强此方面的管理工作。
最后,要严格控制人员工作秩序。加强秩序监管,不但能保证施工过程井井有条,还能提高现场监管质量和水平。
4.3提高安全认识,注重安全监管
水闸施工质量离不开安全认识与安全监管的支持,因此在实际监管过程中要及时去除不良因素。针对此方面工作来讲,通常采取以下两种手段。
(1)加大施工监督力度,实时向有关部门和人员上报有概率出现的风险要素,同时实施防范对策。(2)通过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来提高其本身的安全认知。要想确保施工安全,安全认知是基础,采取外部监督与内部自我安全的防范相结合的形式,共同提高监管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水闸施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人员必须要对其有正确认识。在实践中加强技术分析和研究,在管理中以人才的培养、施工现场监管等方面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庭.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9):169.
[2]李超,解银全.水闸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6):287.
[3]史平廉.刍议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