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德育管理

发表时间:2021/8/18   来源:《未来教育家》2021年7月第7期   作者:刘晓燕
[导读] 班主任想要在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做好自身的示范作用,还要班主任加强与学校、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德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实验小学        215300
      【摘要】:结合多年班主任管理经验,对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做简要阐述,希望能为同行教师提供指导作用。
      【关键词】:德育安全、班主任、人文关怀、有效途径、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生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
       1、关爱学生,有利于实现人文关怀
       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人道主义关怀,对每个学生都予以人文关怀,让学生能感受到来自于教师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爱护。特别是那些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的学生,从小情感的缺失造就了其脆弱敏感的内心,班主任给予其足够的关怀与呵护,多对学生的发光点进行鼓励与表扬,往往能取到很好的效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其变得更加开朗自信,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班主任还扮演着连接两端的桥梁角色,从而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沟通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传达给家长的同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在与家长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 
       2.改变单向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在新时期就需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一种和谐欢乐的课堂气氛,逐渐的把课堂转变为一个展现和提高学生情感的平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学习游戏的环节,从而提升学生德育的实践效果。
       3.在教育学生时使用利导思维。
       利导思维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就是说当面对困难时积极地去面对问题,尽量把问题往好的方面想,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在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与压力,包括父母长辈对学生的期待以及学生对自身发展的要求等,这些内在的与外在的压力使得学生多少在情绪上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压抑,因此教师更应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好利导思维,引导学生心理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班主任实现德育管理的途径
       1.保持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教育以及教育对象应该持有一颗包容的心。在学校里教师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体,也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保持着一颗良好的心态,以积极阳光的正面形象面对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了解学生身上的缺点外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身上的优点,积极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身上的优点,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2.教师需要传递自己身上的正能量。
       正能量是相对于负能量而言的,每个教师的身上都具有正能量,阳光、积极、乐观、健康等都是一种正能量,教师应该把这些身上的正能量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3.充分发挥班会的作用。
       班会是一个班级进行集体德育的良好形式,班主任在召开班会时及时地总结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召开的班会可以根据不同的阶段确定不同的主题。 
       三、倡导学校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想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应该积极地倡导学校开展和发扬优秀的德育活动,为班主任开展学生德育活动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此外,教师还应当利用各种形式的班级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对各种行为习惯,思想品质有更为直观的认识。教师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主题班会,以友爱、团结、勤学、踏实等不同的主题为例,引导小学生在不同的主题班会上学到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同时欢迎学生家长一同参与到主题班会之中,让学生能够从学校、家庭等不同的场合中都认识到,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能够让自己更为快乐的成长。教师利用多种形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保证小学生能够从一个更为良好的环境下,获得身心的健康成长。可以逐步的培养小学生养成爱国、诚信、友爱等精神品质,高效的开展和落实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班主任想要在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管理,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做好自身的示范作用,还要班主任加强与学校、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德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班主任做好学生德育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时一事就能完成的,因此班主任除了要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学生外,还要做好长期的工作准备。小学生的道德是从无到有的,因此,班主任对小学生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班主任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将日常的德育工作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始终,得到各科教师的配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入手开展和落实德育工作,才能引导学生走正确的品德之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