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材料检测及影响因素 吴寅瑕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8月上15期   作者:吴寅瑕
[导读] 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愈加迅猛,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作为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直接因素,通常会在施工之前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果没有准确的检测结果,将会对施工材料性能发挥产生影响,浪费施工成本,甚至也会对建筑工程安全性与质量产生危害。

新疆天恒建筑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吴寅瑕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愈加迅猛,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材料作为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直接因素,通常会在施工之前送至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如果没有准确的检测结果,将会对施工材料性能发挥产生影响,浪费施工成本,甚至也会对建筑工程安全性与质量产生危害。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管理对检测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增强材料检测机构管理水平,确保材料检测质量。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影响因素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加科学化、智能化、多元化,只有不断提升建设质量,积极应用新型技术,才能促进建筑行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作为建筑材料检测机构,若未进行严格、高效管理,将会造成材料检测结果发生错误,如果将这些材料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材料检测机构必须做好内部管理,使检测流程更加科学、优质,才能出具权威性、精确性的检测结果,为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性与建设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1建筑材料检测影响因素
        1.1建材检测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材检测管理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为建材检测技术人员带来了更为灵活的检测工具选择,使得以往固化环境下难以完成的建材检测任务更具实现可能性。实践表明,部分建材检测机构过度侧重经济收入,未能在建材检测实践中引进信息技术,无法以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锚固承载力等各类结构实体为主要面向对象,构建专业性的检测技术模型,对检测数据信息的统筹整合相对不足,检测检测数据管理停留在低下水平。
        1.2检测环境不达标
        试检测工作所处环境会影响样品材料检测的结果,因此,验检测过程中须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果不符合标准,检测结果、样品的实际性能会存在误差,影响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进行检测工作时,应将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控制在标准的范围内,合理使用温度、湿度调节装置,再进行样品的试验检测。在实验室中不能将对环境温度敏感的设备放置在烘箱、马弗炉等温度较高的设备附近,如分析天平等设备,可在分析天平周围设置PVC罩,保持试验温度恒定,避免分析天平受外部温度的影响。进行水泥比表面积试验时,需要在室内设置除湿机,以减小误差,将室内中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3取样方式不合理
        由于我国建筑材料的种类较多,在开展材料检测的过程中,要依照其功能、强度、性能采取对应的检测方式。在进行材料取样期间要依照不同材料的取样要求,才能真正保证该结果的准确度。比如,在检测建筑中的重要材料水泥时,其取样方式要尽量避免使用抽样法,其质量检测的结果会受多方面影响,因而在完成检测后还需进行复查工作,部分施工企业对此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传统检测方式由于带有人工要素,其检测结果将难以保证,若采用信息技术则有效解决此问题,在信息系统的帮助下,检测人员可找出水泥内部的多种要素,借助专业系统的详细分析,可有效排除多项影响水泥质量的要素,质量检测工作将变得更为简单、清晰。
        2建筑材料检测措施
        2.1技术管理方法
        为避免管理工作与材料检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建筑材料检测机构应实施检测技术管理,确保材料检测结果与实际工程材料适量完全相符。材料检测机构应着力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与综合素养,增强各种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


与此同时,由于市场中不断涌现各种新型材料,传统的检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与建筑材料检测需求,因此应积极引进各种新型检测技术,从而更好地对新型材料进行准确检测,提升检测结果稳定性。检测机构还应使检测人员、设备之间获得协调配比,降低对建筑材料质量结果的影响程度,只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在检测机构中形成完善的检测技术管理工作,从根本上确保检测水平与准确性,更好地应用各种检测技术提升检测效率。
        2.2规范取样工作
        进行取样工作时,需要依据各类材料的分布位置、材料数量、材料自身的构造形式等,实现样本的合理选择。选择的样本应覆盖全部的建筑材料。以钢筋的取样为例,取样前应仔细核查钢筋的批次、牌号、质量证明文件与出厂检验报告,每60t取样一次,并针对不同型号的钢筋逐一取样。应设置一位专门的工作人员跟踪取样检测的全过程,充分了解工作各项标准与行业规范。粉煤灰的取样工作采用罐车供应时,试验人员应在罐车上、中、底各部位分别取样15个左右,确保取样具有代表性。
        2.3做好检测记录工作
        做好检测记录工作,可提高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提升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性。(1)需要规范实验室内的规章制度,明确记录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使其可按要求完成相关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干扰。(2)在试验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做好检测责任的明确工作,每项检测记录后检测人员应进行签名核对。出现较大失误时,可根据检测记录负责人员名单明确具体责任,提升检测人员对工作内容的重视程度。(3)做好检测记录校验工作,及时清除不合规数据,对遗漏内容进行补测,以提高检测内容的完整度。
        2.4引进信息技术,丰富建材检测技术手段
        搭建基于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的建材检测技术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复杂抽象的混凝土、钢筋、水泥等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过程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对其受力状态进行仿真模拟,形成相应的数据分析曲线,精准把握建材性能的各项技术参数。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自动化读取相关检测信息,提高建材检测效率,根据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输出相应的检测数据分析报告,并在相关参与方之间实现动态化的检测数据信息互联互通互享。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打造联网信息化平台,对建材检测出的不合格数据进行及时通报,实现数据高效串联。梳理总结建材检测中出现的各类常见通病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纠偏处理,对于人工操作而形成的检测误差与谬误做出修正。
        2.5改善监督水平
        当技术人员在采用信息化的检测技术时,会引进相对完整的信息控制体系,互联网系统中本身有拍摄与存盘功能,可随时监控材料检测期间的各项环节。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来说,在开展检测的过程中每项材料的检测方式、检测内容可实时保留,上级部门在进行监察时还可连入监督功能中,既能检查检测期间的数据信息,还能考察其平时的设备使用状况,了解材料最新的检测结果,有助于发现材料检测中的各类问题,在查明原因后继而能快速解决,增强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例如,某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其内部检测人员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材料检测,如图2所示,在实验室检测中总会出现各项问题,监察人员调出了检测过程,及时发现了该员工的检测问题,在保证材料检测数据的同时,改善了该公司的材料检测水平。
        结语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工程建筑数量越来越多,一些新型高效的建筑材料应运而生。施工企业应重视建筑检测工作,根据材料的性能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不断优化检测技术,使用新型检测设备,加强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准确性,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懿.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行业中的作用[J].大众科技,2014,16(10):49-50.
[2]朱威风.浅析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255.
[3]郑江华.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及质量检测优化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20,(36):107,116.
[4]许立明.建筑材料的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几个环节研究[J].四川水泥,2020(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